一种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34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行走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等速半轴,等速半轴包括等速万向节和中间轴,中间轴至少部分连接至第一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包括星形套,中间轴与星形套之间设置为键连接,中间轴上设置有第一挡圈槽,星形套上设置有第二挡圈槽;等速万向节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挡圈槽和第二挡圈槽内的轴向挡圈,且轴向挡圈设置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朝向外部延伸的撑开口,等速半轴在极限工况下出现损害时,能够快速的对等速半轴内部进行拆卸维修或者零部件的更换,能够减低全地形车的维修和更换成本。修和更换成本。修和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的等速半轴。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如其英文名称“All Terrain Vehicle(适合所有地形的车辆)”,相较于普通车辆,能够在各种恶劣的地形包括但不限于沙滩、山林、沙漠甚至溪流等地形中驾驶,以其超越普通车型的抓地力和越野性能展示出优良的机动性能和娱乐性能,且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在极限地形下完成进行物品和人员的运输。
[0003]基于前文所述的极限驾驶环境,全地形车在行使的过程中,传动系中的一些轴线的夹角和距离会随着行走组件的跳动、转向而产生改变,为了解决这些轴之间的动力传输问题,就需要应用到万向传动装置。
[0004]在现有技术中,等速半轴中一般设置有两个等速万向节,使用一个伸缩型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靠近驱动桥输入动力以驱动行走组件,以及一个固定型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靠近行走组件输出动力。基于全地形车越野性能的需求,两个等速万向节均能够实现轴与等速万向节之间的上下摆动,能够在满足在传递轴向运动的同时不对行走组件的跳动和转向产生干扰。
[0005]然而当全地形车在以上条件驾驶时,等速万向节上承受的应力远大于在一般道路上行使时所承受的应力,结构强度降低和枢转运动量降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等速万向节容易出现损坏,因此全地形车具备修理或更换内部零部件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对等速万向节的便捷组装拆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6]已有的快速组装拆卸方法是在星形套内花键安置钢丝挡圈槽的朝向拆卸方向的槽口设置组装辅助倒角,实现等速万向节的快速拆卸,但是这种装配方式承载的轴向载荷不能太大,否则存在脱出的风险,反之则难以拆卸,加之制造过程精度难以把控,造成拆卸力不稳定,影响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维修方便的全地形车。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行走组件;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行走组件与车架组件之间的等速半轴,等速半轴包括等速万向节和中间轴,中间轴至少部分连接至第一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包括星形套,中间轴与星形套之间设置为键连接,中间轴上设置有第一挡圈槽,星形套上设置有第二挡圈槽;等速万向节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挡圈槽和第二挡圈槽内的轴向挡圈,且轴向挡圈设置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撑开口。
[0010]进一步地,星形套上设置内花键,中间轴与星形套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中间轴连接至星形套时,外花键与内花键啮合。
[0011]进一步地,外花键上设置有第一挡圈槽;内花键上设置有第二挡圈槽,第二挡圈槽的槽深设置为内花键齿的齿顶开设至齿根并沿星形套的径向向外部进一步延伸,且延伸槽深大于或者等于轴向挡圈沿径向延伸的宽度。
[0012]进一步地,轴向挡圈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轴向挡圈未安装至等速半轴时为第一状态,轴向挡圈安装至等速半轴时为第二状态,等速半轴处于第一状态时内圈直径设置为小于或等于第一挡圈槽的直径。
[0013]进一步地,外花键上设置有第一挡圈槽,内花键上设置有第二挡圈槽,第一挡圈槽的槽深设置为外花键的齿顶开设至齿根并向中间轴的径向向轴心延伸,且延伸槽深大于或等于轴向挡圈沿径向延伸的宽度。
[0014]进一步地,轴向挡圈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轴向挡圈未安装至等速半轴时为第一状态,轴向挡圈安装至等速半轴时为第二状态,轴向挡圈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外圈直径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二挡圈槽的直径。
[0015]进一步地,轴向挡圈的开口的弧长与轴向挡圈的周长之比大于等于0.08且小于等于0.3。
[0016]进一步地,撑开口设置为朝向远离中间轴轴心方向的两根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0017]进一步地,星形套上设置有拆卸槽,拆卸槽的深度设置为由星形套靠近中间轴的一端沿星形套的轴向向第二挡圈槽延伸的长度,在一个垂直于中间轴的轴向的投影面捏,拆卸槽沿中间轴的轴向在投影面内的投影面积为S1,撑开口沿中间轴的轴向在投影面内的投影面积为S2,其中,S1大于S2。
[0018]进一步地,延伸部的长度不超过拆卸槽边缘。
[001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等速半轴在极限工况下出现损害时,能够快速的对等速半轴内部进行拆卸维修或者零部件的更换,能够减低全地形车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的立体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动力传输机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的等速半轴和驱动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的等速半轴的第二安装部与中间轴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5为图3中的等速半轴的第一等速万向节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的等速半轴的中间轴与第一星形套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中的第一星形套的轴向视图;
[0027]图8为图4中的等速半轴的中间轴与第一星形套之间的拆卸示意图;
[0028]图9为图3中的等速半轴的第一等速万向节与中间轴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3中的驱动桥组件与等速半轴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如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全地形车100,其包括驱动组件11、传动组件12、行走组件13、车身覆盖件14和车架组件10。其中,车身覆盖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0上;驱动组件11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0上,并通过传动组件12驱动行走组件13。为了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其中,行走组件13包括设置在前侧的两个前行走轮131和设置在后侧的两个后行走轮132。驱动组件11与传动组件12连接,将驱动组件11产生的驱动力传输至传动组件12。传动组件12包括驱动桥组件121和等速半轴15,驱动桥组件121还包括前驱动桥121a和后驱动桥121b,前驱动桥121a通过传动轴连接至驱动组件11,后驱动桥121b通过传动轴连接至驱动组件11。通过上述设置,将驱动组件11产生的驱动力进一步传输至传动组件12。驱动桥组件121通过等速半轴15连接至行走组件13,进一步将驱动力传输至行走组件1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驱动组件11设置为马达。可以理解,驱动组件11还可以设置为电机或其他具有驱动力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等速半轴15可以设置有四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组件上;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组件;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与所述车架组件之间的等速半轴,所述等速半轴包括等速万向节和中间轴,所述中间轴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速万向节包括星形套,所述中间轴与所述星形套之间设置为键连接,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第一挡圈槽,所述星形套上设置有第二挡圈槽;所述等速万向节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圈槽和所述第二挡圈槽内的轴向挡圈,且所述轴向挡圈设置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撑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套上设置内花键,所述中间轴与所述星形套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中间轴连接至所述星形套时,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花键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挡圈槽;所述内花键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挡圈槽,所述第二挡圈槽的槽深设置为所述内花键齿的齿顶开设至齿根并沿所述星形套的径向向外部进一步延伸,且延伸的深度于或者等于所述轴向挡圈沿径向延伸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挡圈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轴向挡圈未安装至所述等速半轴时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轴向挡圈安装至所述等速半轴时为所述第二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等速半轴的内圈直径设置为小于或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福英梁建武冯广轩侯佳卉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