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204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包括主体、弹板和线束收卷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线束收卷机构,且线束收卷机构的外侧处设置有弹板,所述主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辅助旋钮,所述线束收卷机构包括储存空间、塑胶杆和线束主体,所述储存空间的内部中端活动设置有塑胶杆,且塑胶杆的外壁处设置有线束主体。该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利用嵌合的方式,来保证外壳组装处的连接紧密,利用外侧旋转钮,可将线束进行旋转收纳,收拢在外壳内部空间内,并配合两端的弹板,来对线束进行固定,以防止线束松动,保证整个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整洁,极大的保证用户使用体验。用户使用体验。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配件
,具体为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今通信设备检测系统是需要将设备与电源进行连接,因此需要使用适配器进行转接,适配器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件接口设备,允许硬件或电子接口与其它硬件或电子接口相连,也可以是信息接口,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
[0003]市场上的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都是采用外壳和线束一体化结构,线束连接在外壳外部,在进行收纳时,都是将线束缠绕外壳处进行储存,不仅线束进行出现凌乱情况,还易造成端口处折裂情况,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都是采用外壳和线束一体化结构,线束连接在外壳外部,在进行收纳时,都是将线束缠绕外壳处进行储存,不仅线束进行出现凌乱情况,还易造成端口处折裂情况,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包括主体、弹板和线束收卷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线束收卷机构,且线束收卷机构的外侧处设置有弹板,所述主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辅助旋钮,所述线束收卷机构包括储存空间、塑胶杆和线束主体,所述储存空间的内部中端活动设置有塑胶杆,且塑胶杆的外壁处设置有线束主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外壳、检修槽、嵌合盖板、加固栓、防火垫层和变压控制板,所述外壳的内部上端开设有检修槽,且检修槽的内侧处嵌合有嵌合盖板,所述嵌合盖板和外壳连接处设置有加固栓,所述外壳的内壁处设置有防火垫层,且防火垫层的内侧卡合有变压控制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通过检修槽和嵌合盖板之间尺寸相互嵌合,且外壳通过加固栓和嵌合盖板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通过防火垫层和变压控制板之间构成包裹结构,且外壳通过防火垫层之间相胶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空间和塑胶杆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塑胶杆和辅助旋钮构成固定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空间和线束主体构成包裹结构,且线束主体缠绕于塑胶杆外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板沿储存空间的中轴线处呈对称状结构,且弹板设置有两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利用嵌合的方式,来保证外壳组装处的连接紧密,利用外侧旋转钮,可将线束进行旋转收纳,收拢在外壳内部空间内,并配合两端的弹板,来对线束进行固定,以防止线束松动,保证整个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整洁,极大的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0013]1.本技术,以通过检修槽嵌合式连接的外壳和嵌合盖板,来保证整个适配器的连接稳定,并使嵌合盖板和辅助旋钮顶端呈同一水平面,减少适配器突起处,减少受损几率,延长使用寿命,并配合外壳内侧的防火垫层,来提高该适配器的安全性能。
[0014]2.本技术,以外壳中内嵌的储存空间,作为线束的储存处,利用内部中端的塑胶杆,来利用塑胶杆旋转来带动线束主体进行旋转,从而将线束主体在塑胶杆进行缠绕,来逐渐将线束主体收纳在储存空间内,减少线束主体的占据面积,并配合两端的弹板,来对线束主体进行固定,以防止线束主体松动,保证整个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整洁,极大的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体;101、外壳;102、检修槽;103、嵌合盖板;104、加固栓;105、防火垫层;106、变压控制板;2、弹板;3、线束收卷机构;301、储存空间;302、塑胶杆;303、线束主体;4、辅助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包括主体1、弹板2和线束收卷机构3,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线束收卷机构3,且线束收卷机构3的外侧处设置有弹板2,主体1包括外壳101、检修槽102、嵌合盖板103、加固栓104、防火垫层105和变压控制板106,外壳101的内部上端开设有检修槽102,且检修槽102的内侧处嵌合有嵌合盖板103,嵌合盖板103和外壳101连接处设置有加固栓104,外壳101的内壁处设置有防火垫层105,且防火垫层105的内侧卡合有变压控制板106。外壳101通过检修槽102和嵌合盖板103之间尺寸相互嵌合,且外壳101通过加固栓104和嵌合盖板103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外壳101通过防火垫层105和变压控制板106之间构成包裹结构,且外壳101通过防火垫层105之间相胶结。储存空间301和塑胶杆302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塑胶杆302和辅助旋钮4构成固定结构,以通过检修槽102嵌合式连接的外壳101和嵌合盖板103,来保证整个适配器的连接稳定,并使嵌合盖板103和辅助旋钮4顶端呈同一水平面,减少适配器突起处,减少受损几率,延长使用寿命,并配合外壳101内侧的防火垫层105,来提高该适配器的安全性能。
[0020]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主体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辅助旋钮4,线束收卷机构3包括储存空间301、塑胶杆302和线束主体303,储存空间301的内部中端活动设置有塑胶杆302,且塑胶杆302的外壁处设置有
线束主体303。储存空间301和线束主体303构成包裹结构,且线束主体303缠绕于塑胶杆302外侧。弹板2沿储存空间301的中轴线处呈对称状结构,且弹板2设置有两组,以外壳101中内嵌的储存空间301,作为线束的储存处,利用内部中端的塑胶杆302,来利用塑胶杆302旋转来带动线束主体303进行旋转,从而将线束主体303在塑胶杆302进行缠绕,来逐渐将线束主体303收纳在储存空间301内,减少线束主体303的占据面积,并配合两端的弹板2,来对线束主体303进行固定,以防止线束主体303松动,保证整个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整洁,极大的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0021]综上,该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使用时,首先用户先将变压控制板106放置于外壳101的检修槽102内侧处,来使变压控制板106和防火垫层105相贴合,之后将嵌合盖板103覆压在外壳101上端处来进行固定,同时使辅助旋钮4和塑胶杆302进行固定连接,之后通过外侧的线束主体303,来进行一系列关于通信的检测作业,当使用完成后,用户直接旋转外侧的辅助旋钮4,来带动塑胶杆302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塑胶杆302外侧缠绕固定的线束主体303进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包括主体(1)、弹板(2)和线束收卷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线束收卷机构(3),且线束收卷机构(3)的外侧处设置有弹板(2),所述主体(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辅助旋钮(4),所述线束收卷机构(3)包括储存空间(301)、塑胶杆(302)和线束主体(303),所述储存空间(301)的内部中端活动设置有塑胶杆(302),且塑胶杆(302)的外壁处设置有线束主体(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通信设备检测系统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外壳(101)、检修槽(102)、嵌合盖板(103)、加固栓(104)、防火垫层(105)和变压控制板(106),所述外壳(101)的内部上端开设有检修槽(102),且检修槽(102)的内侧处嵌合有嵌合盖板(103),所述嵌合盖板(103)和外壳(101)连接处设置有加固栓(104),所述外壳(101)的内壁处设置有防火垫层(105),且防火垫层(105)的内侧卡合有变压控制板(106)。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寰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