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04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和车辆,旨在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焊接难度较高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集流片、负极集流片、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中,正极集流片和负极集流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封闭端设有分隔结构,分隔结构将壳体的封闭端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正极极柱设置在第一区域内,正极极柱用于连接正极集流片和正极连接片;负极极柱设置在第二区域内,负极极柱用于连接负极集流片和负极连接片,即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位于壳体的同一侧的不同区域内,便于锂离子电池的成组焊接。便于锂离子电池的成组焊接。便于锂离子电池的成组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众多锂离子电池结构类型中,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由于安全性能好、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的综合优势,在新能源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伴随着车用圆柱锂电池的技术升级,正在逐渐从18650、21700等小圆柱锂离子电池向体积更大、能量密度更高的4680、4690等大圆柱锂离子电池系列发展。
[0003]目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位于壳体的两端,基于安全性考虑,圆柱锂离子电池的壳体一般选用钢材质,电池成组时,连接片焊接位置一般也对应为钢材质,但是钢的熔点较高,使得钢的焊接相对铝、铜难度较高,焊接质量缺陷也相对多一些。随着大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端也有引入铝材质,改善了正极侧焊接程度,但负极端仍为壳体,成组焊接技术难点仍然存在。
[0004]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和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焊接难度较高的问题。
[0006]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集流片、负极集流片、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中,所述正极集流片和所述负极集流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封闭端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正极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正极极柱用于连接所述正极集流片和所述正极连接片;所述负极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负极极柱用于连接所述负极集流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
[0007]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外表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用于向所述壳体内注电解液。
[0008]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台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彼此连通的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用于容纳电解液。
[0009]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正极极柱包括第一横向部分、第二横向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横向部分垂直延伸的第一竖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竖向部分的连接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横向部分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部分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内表面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横向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正极集流片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横向部分的顶部与所述正极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竖向部分上,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绝缘密封所述第一竖向部分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
[0010]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竖向部分的横截面为长圆形,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长圆形;并且/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材料选自铝,所述正极连接片的材料选自铝;并且/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凸台的顶端高度。
[0011]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极极柱包括第三横向部分、第四横向部分以及从所述第四横向部分垂直延伸的第二竖向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竖向部分的连接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三横向部分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三横向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正极集流片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横向部分的顶部以及所述第四横向部分的底部分别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负极集流片连接,所述第四横向部分的顶部与所述负极连接片连接。
[0012]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二竖向部分上,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竖向部分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
[0013]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四横向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外表面之间。
[0014]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竖向部分的横截面为长圆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为长圆形;并且/或者所述负极极柱的材料选自铝,所述负极连接片的材料选自铝;并且/或者所述负极极柱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凸台的顶端高度。
[0015]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第五绝缘层和第六绝缘层,所述第五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三横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六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横向部分的侧壁上,所述第六绝缘层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五绝缘层连接,所述第六绝缘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三绝缘层连接。
[0016]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第七绝缘层,所述第七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凸台的侧壁上。
[0017]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壳体定位至电池包底盘。
[0018]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凸起或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多个定位凸起或所述多个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外部环形区域,且绕所述外部环形区域的周向设置。
[0019]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防爆阀。
[0020]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座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集流片、负极集流片、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中,正极集流片和负极集流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封闭端设有分隔结构,分隔结构将壳体的封闭端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正极极柱设置在第一区域内,正极极柱用于连接正极集流片和正极连接片;负极极柱设置在第二区域内,负极极柱用于连接负极集流片和负极连接片。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位于壳体的两端进行焊接的技术方案,本
专利技术在壳体的封闭端设有分隔结构,以将壳体的封闭端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使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互不影响,并将正极极柱设置在第一区域内,将负极极柱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即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位于壳体的同一侧,便于锂离子电池的成组焊接。
[0023]进一步地,壳体的封闭端外表面形成有凸台,凸台的顶部设有注液孔,通过注液孔能够向壳体内注电解液,充分利用了凸台结构,使得壳体的封闭端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0024]更进一步地,凸台的内部具有与壳体的内部彼此连通的容纳腔室,将壳体外部空间优化到壳体内部,相当于增大了壳体内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通过容纳腔室能够存放更多的电解液,增加电解液的注入量,更好地补充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的消耗的电解液,从而延长了锂离子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集流片、负极集流片、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其中,所述正极集流片和所述负极集流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封闭端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正极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正极极柱用于连接所述正极集流片和所述正极连接片;所述负极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负极极柱用于连接所述负极集流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外表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用于向所述壳体内注电解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彼此连通的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用于容纳电解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包括第一横向部分、第二横向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横向部分垂直延伸的第一竖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竖向部分的连接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横向部分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部分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内表面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横向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正极集流片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横向部分的顶部与所述正极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竖向部分上,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绝缘密封所述第一竖向部分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部分的横截面为长圆形,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长圆形;并且/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士哲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