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00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架矫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行走机构、横梁、导轨、滑块、压头、升降机构、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杠杆原理,驱动机构驱动横梁一端升降,对车架局部向下施压或者通过吊绳对车架局部向上提拉,通过外力促使汽车车架的局部产生形变,以此完成矫形工作,减少了大量人工,避免了重复切割、焊接导致的车架不美观、存在焊接质量缺陷的隐患。质量缺陷的隐患。质量缺陷的隐患。

A press down and pull up integrated orthopedic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ca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架矫形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客运汽车的底盘车架是由众多型材焊接拼装而成,通常将整个车架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独立的部分拼装完成后再焊接为一个整体,焊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尺寸、平面度等方面的误差,需要人工用平尺进行检验,并通过切割重新焊接来达到矫形的目的,这种矫形方式工作效率低,且要耗费大量人工,重复切割、焊接导致车架不美观,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容易存在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汽车车架矫形方法效率低、容易存在质量缺陷,提供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行走机构、横梁、导轨、滑块、压头、升降机构、底座;
[0005]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底部通过行走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支座上端与横梁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座中心设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由升降机构驱动垂直升降,所述中心杆的顶端和横梁通过带腰孔的耳板连接,所述横梁底部安装有压头,所述压头和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压头设有用于下压的施压面和用于固定吊绳的悬挂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所述中心杆的中下部的主体为丝杠结构,中心杆所述减速机驱动中心杆垂直升降。
[0007]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包括方管、导轨、滑块、安装板;所述方管为横梁的主体部分,所述方管下方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为平板形,其两边超出方管侧面,所述滑块有两块,为C字形,将导轨左右两端抱紧,所述滑块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压头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
[0008]进一步地,为了加强横梁的负载能力,所述导轨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梁。
[0009]进一步地,为了限制滑块的行程,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安装有限位挡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头的悬挂臂为十字形结构,所述悬挂臂的末端向上翘起,所述悬挂臂的十字形分别与横梁平行、垂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施压面上设有垫片。
[0012]进一步地,所述垫片材料为铜或硬质塑料。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利用杠杆原理,升降机构驱动横梁一端升降,对车架局部向下施压或者通过吊绳对车架局部向上提拉,通过外力促使汽车车架的局部产生形变,以此完成矫形工作,减少了大量人工,避免了重复切割、焊接导致的车架不美观、存在焊接质量缺陷的
隐患。
[0015]2、本技术的升降机构采用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中心杆中心杆垂直升降,再加上杠杆的作用,可以提供较大的工作载荷,矫形更容易实现。
[0016]3、本技术所述压头的悬挂臂为十字形结构,末端向上翘起,方便悬挂吊绳,构成汽车车架的型材通常都是横向或者纵向布置,对横向的型材矫形时,吊绳挂在悬挂臂纵向的两头,对纵向的型材矫形时,吊绳挂在悬挂臂横向的两头,方便对于工作车架低于预设高度的局部进行矫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I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为升降机构处的半剖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

A剖视图。
[0021]图中:1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201中心杆;3行走机构;4横梁;401耳板;402方管;403导轨;404滑块;405安装板;406加强梁;407限位挡板;5压头;501施压面;502悬挂臂;503垫片;6升降机构;601电机;602减速机;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包括第一支座1、第二支座2、行走机构3、横梁4、导轨403、滑块404、压头5、升降机构6、底座7;
[0024]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底部通过行走机构3可移动的设置在底座7上,所述第一支座1上端与横梁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座2中心设有中心杆201,所述中心杆201由升降机构6驱动垂直升降,所述中心杆201的顶端和横梁4通过带腰孔的耳板401连接,所述横梁4底部安装有压头5,所述压头5和横梁4滑动连接,所述压头5设有用于下压的施压面501和用于固定吊绳的悬挂臂502。
[0025]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电机601、减速机602所述中心杆201的中下部的主体为丝杠结构,所述中心杆201减速机602驱动中心杆201垂直升降。
[0026]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横梁4包括方管402、导轨403、滑块404、安装板405;所述方管402为横梁4的主体部分,所述方管402下方固定安装有导轨403,所述导轨403为平板形,其两边超出方管402侧面,所述滑块404有两块,为C字形,将导轨403左右两端抱紧,所述滑块404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405的上表面,所述压头5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405的下表面。
[0027]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加强横梁4的负载能力,所述导轨403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梁406。
[0028]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限制滑块404的行程,所述加强梁406的两端安装有限位挡板407。
[0029]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吊绳悬挂,所述压头5的悬挂臂502为十字形结构,所述悬挂臂502的末端向上翘起,所述悬挂臂502的十字形分别与横梁4平行、垂直。
[0030]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压头5压伤车架表面,所述施压面501上设有垫片503,所述垫片503材料为铜或硬质塑料。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2]本技术在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片平尺对车架上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检测到车架的局部位置高于标准高度,移动压头5至局部高点的上方,则升降机构6驱动中心杆201下降,通过杠杆原理,促使的压头5的施压面501对车架向下压,将车架的局部高点矫正至合适位置,中心杆201若检测到车架局部位置低于标准的高度,则在压头5的悬挂臂502挂上吊绳,吊绳从车架的局部低点的下方兜起,升降机构6驱动中心杆201抬升,吊绳将车架局部低点矫正至合适高度,重复此步骤,直至所有部位均矫正完成。
[0033]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具有工作效率高,矫形后质量缺陷少的优点。
[00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座(1)、第二支座(2)、行走机构(3)、横梁(4)、导轨(403)、滑块(404)、压头(5)、升降机构(6)、底座(7);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底部通过行走机构(3)可移动的设置在底座(7)上,所述第一支座(1)上端与横梁(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座(2)中心设有中心杆(201),所述中心杆(201)由升降机构(6)驱动垂直升降,所述中心杆(201)的顶端和横梁(4)通过带腰孔的耳板(401)连接,所述横梁(4)的初始位置为水平,所述横梁(4)底部安装有压头(5),所述压头(5)和横梁(4)滑动连接,所述压头(5)设有用于下压的施压面(501)和用于固定吊绳的悬挂臂(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电机(601)、602减速机(602);所述中心杆(201)的中下部的主体为丝杠结构,中心杆201所述减速机(602)驱动中心杆(201)垂直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压、上拉一体式客运汽车车架矫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包括方管(402)、导轨(403)、滑块(404)、安装板(40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爱林孟亮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威马悦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