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191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中,在加入样本之前检测吸光度A0,将其与标准加样量下测得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样本加样量是否正常。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准确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时误报结果的风险。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时误报结果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化检测
,尤其涉及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体外诊断涉及血液的检测通常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进行。通常,检测试剂通常包括R1试剂和R2试剂。其中,所述R1试剂(也被记做Reagent 1)中含有实现待测靶标检测试剂反应所需的缓冲液。所述R2试剂(也被记做Reagent 2)中含有待测靶标浓度判定试剂主要组分以及待测靶标检测试剂的必需反应组分。所述待测靶标浓度判定试剂主要组分为包被有待测靶标抗体或抗原的胶乳颗粒。
[0003]根据实际检测需要,除R1试剂和R2试剂外,用于血液诊断的试剂还可以包括多种试剂。例如,除R1、R2试剂外,还包括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种、9种或10种试剂。所述试剂为反应所需的缓冲液、金属离子溶液、盐离子溶液、包被抗原或抗体微球的悬液、保护剂溶液、酶溶液、表面活性剂溶液等。
[0004]全自动、半自动及手动测试过程中由于自动化仪器的加样模块偶发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试剂存在气泡/粘稠度高等原因会出现加入试剂量异常(低于或高于目标量),会导致报告错误的测试结果,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最终对病患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0005]但目前,对于胶乳免疫比浊检测方法学,加入试剂量异常判断方法目前尚未见系统性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
[0007]在所有的试剂混合前,致敏胶乳颗粒与待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抗体不会接触,反应液呈均匀胶体状态,在选定入射光波长及选定胶乳颗粒粒径组合下,所能检测到的吸光度与反应液中胶乳颗粒的浓度呈正比。在单次测定中如果由于试剂量移取误差过大导致所加入胶乳颗粒浓度低于标准浓度(对应胶乳试剂加入量不足),则吸光度低于预设值范围;如果高于标准浓度(对应胶乳试剂加入量过多),则吸光度高于预设值范围。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其包括:
[0009]将试剂混合后检测吸光度A0,A0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A0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预设值范围为(A
标准
×
下浮指数)~(A
标准
×
上浮指数);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A
标准
为标准加样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所述标准加样条件是指确定加样量无误的条件。A
标准
为多次标准加样后测得的平均值。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浮指数为80%~99%,所述上浮指数为101%~120%。实施例中,所述下浮指数为85%~97%,所述上浮指数为103%~1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浮
指数为90%~95%,所述上浮指数为105%~110%。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浮指数为90%、91%、92%、93%、94%或95%。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浮指数为105%、106%、107%、108%、109%、1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浮指数和下浮指数可以根据不同检测的需要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A
标准

±
5%为可接受误差范围进行方法学验证,即上浮指数为105%,下浮指数为95%。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试剂为免疫比浊法检测所需试剂,所述加液量异常为后添加的试剂加液量不足或过量。
[0014]以试剂数量为2为例,两试剂记为R1试剂和R2试剂,将R1试剂和R2试剂混合后,检测吸光度A0;A0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A0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
[0015]以试剂数量为3为例,三个试剂分别被即为R1、R2和R3。将R1试剂和R2试剂混合后,检测吸光度A0‑1,A0‑1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需补加试剂,A0‑1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继续加入试剂R3,检测吸光度A0‑
2,
A0‑2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需补加试剂,A0‑2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
[0016]以试剂数量为4为例,四个试剂分别被即为R1、R2、R3和R4。将R1试剂和R2试剂混合后,检测吸光度A0‑1,A0‑1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需补加试剂,A0‑1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继续加入试剂R3,检测吸光度A0‑
2,
A0‑2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需补加试剂,A0‑2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继续加入试剂R4,检测吸光度A0‑
3,
A0‑3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需补加试剂,A0‑3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
[0017]依次类推,在添加多个试剂的情况下,每次添加完试剂都对吸光度进行检测,并与预设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加液量是否异常,如异常则补加试剂,如正常则进行下一个检测步骤。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样品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将试剂混合后检测吸光度A0,
[0019]A0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加入待测样本,检测吸光度A1,继续孵育后读取吸光度A2,采用标准曲线法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样本中待测靶标的浓度;
[0020]A0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则检测停止。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样品的检测方法中,加液量是否异常的判断方法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一致。
[0022]以检测试剂数量为2为例,两试剂分别记做R1和R2。
[0023]所述R1试剂包括缓冲液A;所述R2试剂中包括包被有待测靶标抗体或抗原的胶乳颗粒和缓冲液B。
[0024]所述缓冲液A和缓冲液B独立的选自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吗啉乙磺酸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焦磷酸缓冲液、3

(N

吗啉代)丙磺酸缓冲液、1,4

哌嗪二乙磺酸缓冲液。
[0025]所述R1试剂中还包括钾盐、钠盐、氰基化合物或表面活性剂中至少一种或两者以上的组合;
[0026]所述R2试剂中还包括稳定剂,所述稳定剂选自海藻糖或蔗糖中至少一种或两者以上的组合。
[0027]在检测中,试剂的添加顺序包括:
[0028]I)、将R1预先添加在检测容器中,由设备将R2试剂加入R1试剂中。则R2加入R1后,检测A0,判断加样量是否正常。
[0029]II)、将R1和R2分别向样本中添加,再进行混合,则混合后检测A0,判断是否异常。
[0030]III)、将R2预先添加在检测容器中,由设备将R1试剂加入R2试剂中。则R1加入R2后,检测A0,判断加样量是否正常。
[0031]根据本领域试剂容错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免疫比浊试剂加液量是否异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试剂混合后检测吸光度A0,A0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A0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范围为(A
标准
×
下浮指数)~(A
标准
×
上浮指数);所述A
标准
为标准加样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所述下浮指数为80%~99%,所述上浮指数为101%~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为免疫比浊法检测所需试剂,所述加液量异常为后添加的试剂加液量不足或过量。4.一种样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试剂混合后检测吸光度A0,A0值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正常,加入待测样本,检测吸光度A1,继续孵育后读取吸光度A2,采用标准曲线法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样本中待测靶标的浓度;A0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则判断为加液量异常,则检测停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范围为(A
标准
×
下浮指数)~(A
标准
×
上浮指数);所述A
标准
为标准加样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所述下浮指数为

10%~

1%,所述上浮指数为1%~10%。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0值不在预设值范围内包括:A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继全汪长海李宗祥周倩戴斌
申请(专利权)人: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