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1581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通过将结构层施工完成后,对结构层内部进行抹灰作业,形成室内抹灰层;经检查确认窗框洞口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后,将铝合金窗框安装于结构施工预留的洞口内,铝合金窗框与抹灰层预留的洞口之间间隙控制在10~15mm,并用保护膜包裹成品窗框;再使用喷枪在室外向间隙中打入聚氨酯发泡胶,使其完全填满缝隙;最后进行室外真石漆施工,室外墙面找平完成后,分别喷涂底漆、真石漆、罩面漆,待罩面漆完全干燥后,撕下窗框保护膜,并在窗框与抹灰层的接缝处打中性硅酮耐候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本方法先施工内部抹灰,安装窗框后再施工外部抹灰,因此不用预留窗框洞口,施工更加简便高效。施工更加简便高效。施工更加简便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传统施工方法为窗框内外同时施工,外部施工需要租赁吊篮,窗框内外同时施工使得施工周期相对较长,租赁吊篮的费用相对比较昂贵。传统施工方法为先完成内外抹灰后再安装窗框,因此需要预留窗框洞口,对抹灰层厚度要求较高,而且也制约了铝合金窗框的安装效率。同时窗框安装完成,内外粉刷收口时容易对窗框造成损伤、污染或移动,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吊篮租赁成本,施工简便高效,同时也避免了抹灰的水泥砂浆对铝合金窗框的腐蚀和污染。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5]A.将结构层施工完成后,对结构层内部进行抹灰作业,形成室内抹灰层;
[0006]B.经检查确认窗框洞口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后,将铝合金窗框安装于结构施工预留的洞口内,铝合金窗框与室内抹灰层预留的洞口之间间隙控制在10~15mm,并用保护膜包裹铝合金窗框;
[0007]C.在室外向间隙中打入聚氨酯发泡胶,使其完全填满缝隙;
[0008]D.聚氨酯发泡胶固化后,继续对结构层外部进行抹灰作业,形成室外抹灰层;
[0009]E.进行室外真石漆施工,室外墙面找平完成后,分别喷涂底漆、真石漆、罩面漆,待罩面漆完全干燥后,撕下窗框保护膜,并在铝合金窗框与室外抹灰层侧接缝处打中性硅酮耐候胶。
[0010]前述的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中,所述的室内抹灰层在施工时应提前根据铝合金窗框尺寸预留洞口。
[0011]前述的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中,所述的聚氨酯发泡胶必须充填饱满,溢出铝合金窗框外的聚氨酯发泡胶应在固化前塞进缝内。
[0012]前述的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中,所述的中性硅酮耐候胶在打胶前应将窗框保护膜撕开,并将铝合金窗框与室内抹灰层和室外抹灰层的接缝周边清理干净。
[0013]前述的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检查确认窗框洞口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洞口宽度、高度允许偏差为
±
5.0mm;洞口对角线长度差允许偏差为≤5.0mm;洞口侧边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1000mm小于等1.5mm、且总体≤2mm;洞口中心线与基准线偏差≤5.0mm;洞口下平面标高允许偏差为
±
5.0mm。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先施工窗框内部抹灰部分,窗框安装完成后,再租赁吊篮进行外部施工,降低了租赁吊篮费用,节约了施工成本。再者本方法先施工内部抹灰,安装窗框后再施工外部抹灰,因此不用预留窗框洞口,施工更加简便高
效。同时施工过程中窗框保护膜也避免了抹灰的水泥砂浆对铝合金窗框的腐蚀和污染。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结构层,2

室内抹灰层,3

室外抹灰层,4

中性硅酮耐候胶,5

聚氨酯发泡胶,6

铝合金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9]A.将结构层1施工完成后,对结构层1内部进行抹灰作业,形成室内抹灰层2;
[0020]B.经检查确认窗框洞口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后,将铝合金窗框6安装于结构施工预留的洞口内,铝合金窗框6与室内抹灰层2预留的洞口之间间隙控制在10~15mm,并用保护膜包裹铝合金窗框6;
[0021]C.在室外向间隙中打入聚氨酯发泡胶5,使其完全填满缝隙;
[0022]D.聚氨酯发泡胶3固化后,继续对结构层1外部进行抹灰作业,形成室外抹灰层3;
[0023]E.进行室外真石漆施工,室外墙面找平完成后,分别喷涂底漆、真石漆、罩面漆,待罩面漆完全干燥后,撕下窗框保护膜,并在铝合金窗框6与室外抹灰层3侧接缝处打中性硅酮耐候胶4。
[002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仅限于封堵铝合金材质的窗框缝隙,不适用于其余材质的窗框。
[0025]室内抹灰层2在施工时应提前根据铝合金窗框6尺寸预留洞口。
[0026]表1窗框预留洞口完成面偏差要求
[0027]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工具1洞口宽度、高度
±
5.0钢尺2洞口对角线长度差≤5.0钢尺3洞口侧边垂直度≤1.5/1000且≤2靠尺4洞口中心线与基准线偏差≤5.0钢尺5洞口下平面标高
±
5.0钢尺
[0028]聚氨酯发泡胶5必须充填饱满,溢出铝合金窗框6外的聚氨酯发泡胶5应在固化前塞进缝内。
[0029]中性硅酮耐候胶4在打胶前应将窗框保护膜撕开,并将铝合金窗框6与室内抹灰层2和室外抹灰层3的接缝周边清理干净,避免影响中性硅酮耐候胶4的耐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A.将结构层(1)施工完成后,对结构层(1)内部进行抹灰作业,形成室内抹灰层(2);B.经检查确认窗框洞口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后,将铝合金窗框(6)安装于结构施工预留的洞口内,铝合金窗框(6)与室内抹灰层(2)预留的洞口之间间隙控制在10~15mm,并用保护膜包裹铝合金窗框(6);C.在室外向间隙中打入聚氨酯发泡胶(5),使其完全填满缝隙;D.聚氨酯发泡胶(3)固化后,继续对结构层(1)外部进行抹灰作业,形成室外抹灰层(3);E.进行室外真石漆施工,室外墙面找平完成后,分别喷涂底漆、真石漆、罩面漆,待罩面漆完全干燥后,撕下窗框保护膜,并在铝合金窗框(6)与室外抹灰层(3)侧接缝处打中性硅酮耐候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窗框洞口缝隙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抹灰层(2)在施工时应提前根据铝合金窗框(6)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徐吉王文敬邱智昊程家鹏班建军刘天杰何芝翠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建设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