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化池的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30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化池的曝气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是由进气主管、排气管、弯头、三通接头、进气短管组成的框架,排气管上设置由气孔组成的排气组,所述气眼直径大于现有微孔曝气装置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在处理污水时气孔堵塞,也避免因孔径过大而造成能源浪费,组装形式也可以降低检修时间,增加了处理的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效率。

An aeration device for biochemical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化池的曝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化池的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多种菌株,分解存在于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在此过程中,由于很多菌株属于好氧菌,需要大量氧气供给才能存在于体积庞大的污水中,因此需要利用曝气装置。曝气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0003]现有的管式曝气器,结构较为复杂,分为若干组单独的短管,这些短管等间距安装在另外在其上方设置的支撑管上进行曝气,整套装置的重量相对较大,耗费的管材较多。曝气管两端悬空,抗水流和冲击性相对较差,两端的压盖容易掉落且不容易进行清理,更换时需要耗费较大的劳动成本。
[0004]而盘式微孔曝气器制造相较于管式的更加复杂,充氧部位有限,容易出现积泥的情况,并且配气系统复杂,空气阻力损失较大,能耗较高;而在通气量过大的时候,盘式微孔曝气器的压环容易被吹掉。
[0005]微孔管式曝气器采用导气槽,使曝气器内部的布气迅速均匀,从而使曝气膜管受力均匀,延长了曝气膜管寿命和释放气泡的均匀性,提高了曝气效果;导气槽为狭窄的凹槽,其上的橡胶膜管区域不开曝气孔,停止供气时,橡胶膜紧贴住导气槽,从而防止了污水倒灌的发生。
[0006]然而微孔的孔径较小,在处理含有Na2SO4的污水时,在生化池内温度降低时,Na2SO4会析出而堵住气眼,微孔堵塞后曝气装置出氧不均匀,堵塞微孔周围的悬浮体也不会随着氧气的排出而上浮下沉,可能会积累在池底,影响局部微生物发挥作用,使污水中的待处理成分不能被完全分解,延长了污水处理时间。而对于孔径较大的曝气孔,其堵塞概率很小,但气孔变大会导致输出氧气的总量变大,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化池的曝气装置,能减少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曝气孔堵塞,防止出氧不均匀、维修耗时等情况发生。
[0008]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生化池的曝气装置,是由进气主管、排气管、弯头、三通接头、进气短管组成的框架,所述进气主管上设有进气口,进气主管的两端连接弯头,弯头经若干进气短管与三通接头的主管连接,三通接头的分支管与排气管连接,每根所述排气管一侧的表面上开设由气眼组成的排气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眼的直径为1~2mm,每个所述排气组中设置有2~5个气眼,均匀分布在排气管上排气组的区域内。
[0010]为了保证目标区域内的排气量,所述排气管上的每个所述排气组之间的间隔为400~500mm。
[0011]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上的每个所述排气组之间的间隔为450mm。
[0012]所述进气主管、进气短管、弯头、三通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以保证连接的紧密程度,以及拆卸的便捷度。
[0013]为了向排气管中输入充足的氧气,所述三通接头为异径三通,所述进气主管的直径为排气管直径的1.5~2倍。
[0014]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的数量为8~10根。
[0015]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待处理样品,每根所述排气管上设置3

10个排气组。
[0016]利用本技术,可以根据生化池的大小组装不同结构的曝气装置,同时可以根据检测出需要微生物分解的污水总量来判断所需排气管的数量,并根据数量涉及曝气装置;此外,排气管上设置的排气组孔径大于微孔曝气装置,可以减少堵塞情况出现,也防止因排气组的孔径
[0017]组装形式的曝气装置也可以在部件出现堵塞或老化的情况后随时更换,节约了因维修设备而延误的作业时间,加快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本技术所述的曝气装置是以闭合的形态组合的,可以保证产生的气泡集中出现在目标位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生化池的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

进气主管,2

排气管,3

弯头,4

进气短管,5

三通接头,6

排气组,7

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的曝气装置由两根进气主管1、九根排气管2、四个弯头3、二十根进气短管4以及十八个三通接头5组成。
[0025]所有管道的材质为UPVC,进气主管1直径为62mm,其上设置有进气口7,进气主管1的两端连接弯头3,弯头3的直径为63mm,弯头3经一个直径与其相同的进气短管4与三通接头5的主管连接,三通接头5的分支管与排气管2连接,排气管2的直径为32mm,每根排气管2的上表面开设由气眼组成的六个排气组6。气眼的直径为1mm,每个排气组6中设置有四个气眼,均匀分布在排气管2上排气组6的区域内,排气管2上的每个排气组6之间的间隔为450mm,可以保证目标区域内的排气量。进气主管1、进气短管4、弯头3、三通接头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以保证连接的紧密程度,以及拆卸的便捷度。三通接头5使用了异径三通,主管道直径63mm、分支管直径42mm,可以向排气管2中输入充足的氧气。
[0026]安装时,先根据生化池的尺寸及污水中需要微生物分解的有害成分的含量,确定使用含有六个排气组6的排气管2,先在进气主管1两端连接弯头3,弯头3的另一端口连接进气短管4,短管另一侧交替连接三通接头5和进气短管4,在两边都设置完第九个三通接头5和第十根近期短管后,向相对的两个三通接头5中间连接排气管2,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化池的曝气装置,是由进气主管、排气管、弯头、三通接头、进气短管组成的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进气主管上设有进气口,进气主管的两端连接弯头,弯头经若干进气短管与三通接头的主管连接,三通接头的分支管与排气管连接,每根所述排气管一侧的表面上开设由气眼组成的排气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眼的直径为1~2mm,每个所述排气组中设置有2~5个气眼,均匀分布在排气管上排气组的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上的每个所述排气组之间的间隔为400~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振光余占胜何元喜田树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振钢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