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13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和吊装装置,底座包括两个纵底板,纵底板上设置有脚轮,支撑座设置于两个纵底板之间,包括下撑架、撑梁和上撑架,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撑架和上撑架,下撑架和上撑架分别开设下吊装孔和上吊装孔,下吊装孔、撑梁和上吊装孔共同组成吊装空间,吊装装置设置于上撑架上,包括升降轴、钢丝绳、吊钩和升降驱动装置,钢丝绳绕设于升降轴,吊钩设置于钢丝绳端部,升降驱动装置能驱动升降轴转动以使钢丝绳收放于升降轴以控制吊钩的升降,且吊钩在升降过程中穿设吊装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墩顶平台吊装装置,使用时可直接置于墩顶平台上,不受桥下净空要求的限制。空要求的限制。空要求的限制。

A lifting device for pier top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外高速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吨位整孔预制箱梁不断涌现,箱梁在架设前需要完成墩顶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的安装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由工程人员从地面向墩顶输送工程物资以进行施工工作,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工程人员操纵吊车等工程机械直接向墩顶平台吊运工程物资,但这种方法在遇到地基基础差、地面空间小以及存在不满足桥下净空要求等问题时无法给吊车等体积较大的工程机械提供必要的安装及起吊空间,因此在应用上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桥墩位于地基基础差、地面空间小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工程机械进行起吊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包括:
[0006]底座,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纵底板,所述纵底板上设置有脚轮;
[0007]支撑座,设置于两个所述纵底板之间,所述支撑座包括下撑架、撑梁和上撑架,所述下撑架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纵底板连接,所述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撑架和所述上撑架,所述下撑架开设有下吊装孔,所述上撑架开设有上吊装孔,所述下吊装孔、所述撑梁和所述上吊装孔共同组成吊装空间;
[0008]吊装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撑架上,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升降轴、钢丝绳、吊钩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撑架,所述钢丝绳绕设于所述升降轴,所述吊钩设置于所述钢丝绳端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升降轴转动以使所述钢丝绳收放于所述升降轴以控制所述吊钩的升降,且所述吊钩在升降过程中穿设所述吊装空间。
[0009]可选地,所述上撑架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支架,所述升降轴位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所述升降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和驱动握把,所述升降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连接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升降轴共轴设置,所述驱动握把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
[0011]可选地,所述连接孔开设有键槽,所述驱动轴设置有与所述键槽匹配连接的连接键。
[0012]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升降轴,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轴共轴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纵底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脚轮,且每个所述纵底板背向所述连接板一端的端
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脚轮。
[0014]可选地,所述脚轮被设置为万向脚轮。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凸出设置有推拉杆。
[0016]可选地,两个所述纵底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纵底板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支撑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筋沿所述纵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墩顶平台吊装装置,使用时将该墩顶平台吊装装置置于墩顶平台,装置整体体积小,不占用桥下空间,不受桥下净空要求的限制,通过在纵底板上设置脚轮,可以使装置整体实现灵活移动,当进行吊装时控制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轴转动以使钢丝绳收放于升降轴以控制吊钩的升降,进而吊取工程物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此外将支撑座设置在两个纵底板之间,使得纵底板能够对吊装装置进行稳定的支撑,通过在下撑架开设下吊装孔,上撑架开设上吊装孔,下吊装孔、撑梁和上吊装孔能够共同组成吊装空间,即吊装空间的位置也位于两个纵底板之间,当吊钩穿设吊装空间进行工程物资的吊取时,使得装置整体的受力点能够位于两个纵底板之间,进一步保证吊装装置吊取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墩顶平台吊装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墩顶平台吊装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支撑座的结构主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支撑座的结构俯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主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侧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00、底座;110、纵底板;120、脚轮;130、连接板;140、推拉杆;150、支撑筋;
[0029]200、支撑座;210、下撑架;220、撑梁;230、上撑架;231、支架;
[0030]300、吊装装置;310、升降轴;320、钢丝绳;330、吊钩;340、驱动轴;350、驱动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参照图1至图2所示,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包括底座100、支撑座200和吊装装置300,其中底座100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纵底板110,纵底板110上设置有脚轮120,支撑座200设置于两个纵底板110之间,支撑座200包括下撑架210、撑梁220和上撑架230,下撑架210 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纵底板110连接,撑梁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纵底板(110),所述纵底板(110)上设置有脚轮(120);支撑座(200),设置于两个所述纵底板(110)之间,所述支撑座(200)包括下撑架(210)、撑梁(220)和上撑架(230),所述下撑架(210)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纵底板(110)连接,所述撑梁(22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撑架(210)和所述上撑架(230),所述下撑架(210)开设有下吊装孔,所述上撑架(230)开设有上吊装孔,所述下吊装孔、所述撑梁(220)和所述上吊装孔共同组成吊装空间;吊装装置(300),设置于所述上撑架(230)上,所述吊装装置(300)包括升降轴(310)、钢丝绳(320)、吊钩(330)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轴(310)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撑架(230),所述钢丝绳(320)绕设于所述升降轴(310),所述吊钩(330)设置于所述钢丝绳(320)端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升降轴(310)转动以使所述钢丝绳(320)收放于所述升降轴(310)以控制所述吊钩(330)的升降,且所述吊钩(330)在升降过程中穿设所述吊装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架(230)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支架(231),所述升降轴(310)位于两个所述支架(231)之间,所述升降轴(31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所述支架(23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顶平台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40)和驱动握把(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海何骏李晓龙闻斯洋沈伟吕丕根李建龙赵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