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01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及装置,包括过滤器盒、过滤器芯、弧形风门框、弧形带齿风门和风门传动方轴;弧形风门框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内侧与过滤器盒连接,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杆;两弧形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相连,两弧形杆的中部通过分隔杆连接,该分隔杆将弧形风门框划分为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两弧形杆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滑槽;弧形杆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置有传动齿轮;弧形带齿风门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和导向柱;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导向柱与滑槽相适配;风门传动方轴与传动齿轮联接,通过传动齿轮带动弧形带齿风门在弧形风门框内滑动。形带齿风门在弧形风门框内滑动。形带齿风门在弧形风门框内滑动。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irculating air inlet filtering mechanism and device fo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系统
,具体来讲是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汽车驾驶室因车身前脸钣金已开口,导致空调本体外进风口位置已确定。因此,空调本体外循环进风口需要用已经在前脸确定的开口作为接口。为了解决客户要求在本体前面外进风及同时能够内进风循环并要求增加空调过滤,并且过滤器芯能够更换拆装清理方案设想,避免更改驾驶室模具及驾驶室内风道、仪表及其他部件,减低成本,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为此新设计开发了本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及装置,能够满足客户在本体前面设置外循环进风口的要求,同时能够实现内外循环进风控制并能过滤内外进风。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器盒和过滤器芯,还包括弧形风门框、弧形带齿风门和风门传动方轴;所述过滤器芯通过滤芯弹簧卡安装于过滤器盒;所述弧形风门框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与过滤器盒连接,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杆;两弧形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相连,两弧形杆的中部通过分隔杆连接,该分隔杆将弧形风门框划分为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两弧形杆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滑槽;弧形杆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弧形带齿风门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和导向柱;所述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导向柱与滑槽相适配;所述风门传动方轴与传动齿轮联接,通过传动齿轮带动弧形带齿风门在弧形风门框内滑动。
[000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装配插脚,分隔杆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条;内进风口内设置有加强支撑。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带齿风门的背面设置有加强沉槽,齿条上设置有第一防呆结构。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器盒和弧形风门框上端设置有用于夹持滤芯弹簧卡上端的卡槽,过滤器盒和弧形风门框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滤芯弹簧卡下端的卡紧部。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器盒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撑,所述立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弧形风门框的螺孔;两立撑之间设置有滤网栅格。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齿轮内设置有与风门传动方轴相适配的方孔;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座相适配的轴肩和卡爪。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的第二防呆结构。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如上述的汽车空调本
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且箱体开设有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内循环进风口与内进风口相对,外循环进风口与外进风口相对。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执行器,所述执行器设置在箱体外侧,且执行器的驱动端通过传动轴与风门传动方轴联接。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执行器相适配的卡紧凸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风门传动方轴相适配的四爪轴套结构,且四爪轴套结构的外侧面设置有增强法兰。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技术中,新的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装置,很好解决了客户要求的在空调本体前脸设置外循环进风口及同时实现内外循环进风控制并过滤。
[0016]2、本技术中,充分利用弧形风门机构空间内的空间安装过滤器芯,节约了空间,减小了本体体积。
[0017]3、本技术中,采用齿轮传动机构,1个弧形风门,用一个执行器驱动,可实现内外循环进风模式转换控制。避免了增加新的机构控制内进风控制。减少了机构,简化了本体复杂性,提升了本体运行可靠性。
[0018]4、本技术中,新控制结构的定型,可以作为通用结构应用于其它空调本体结构,结构原理可以作为本公司设计标准和范例。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风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带齿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0030]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
过滤器盒;11

立撑;12

滤网栅格;13

螺孔;
[0033]2‑
过滤器芯;21

滤芯弹簧卡;22

卡槽;23

卡紧部;
[0034]3‑
弧形风门框;301

安装板;302

弧形杆;303

连接杆;304

安装座;305

分隔杆;306

内进风口;307

外进风口;308

滑槽;309

加强支撑;310

密封条;311

装配插脚;
[0035]4‑
弧形带齿风门;41

加强沉槽;42

导向柱;43

齿条;44

第一防呆结构;
[0036]5‑
风门传动方轴;51

传动齿轮;511

方孔;512

第二防呆结构;513

轴肩;514

卡爪;
[0037]6‑
箱体;61

内循环进风口;62

外循环进风口;
[0038]7‑
执行器;71

传动轴;711

四爪轴套结构;712

增强法兰;713

卡紧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器盒(1)和过滤器芯(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风门框(3)、弧形带齿风门(4)和风门传动方轴(5);所述过滤器芯(2)通过滤芯弹簧卡(21)安装于过滤器盒(1);所述弧形风门框(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板(301),所述安装板(301)的内侧与过滤器盒(1)连接,安装板(301)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杆(302);两弧形杆(30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303)相连,两弧形杆(302)的中部通过分隔杆(305)连接,该分隔杆(305)将弧形风门框(3)划分为内进风口(306)和外进风口(307);两弧形杆(302)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滑槽(308);弧形杆(302)与安装板(301)之间设置有安装座(304),安装座(304)内设置有传动齿轮(51);所述弧形带齿风门(4)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43)和导向柱(42);所述齿条(43)与传动齿轮(51)啮合,所述导向柱(42)与滑槽(308)相适配;所述风门传动方轴(5)与传动齿轮(51)联接,通过传动齿轮(51)带动弧形带齿风门(4)在弧形风门框(3)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01)的底部设置有装配插脚(311),分隔杆(305)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条(310);内进风口(306)内设置有加强支撑(30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带齿风门(4)的背面设置有加强沉槽(41),齿条(43)上设置有第一防呆结构(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盒(1)和弧形风门框(3)上端设置有用于夹持滤芯弹簧卡(21)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德国张宁刘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派恩汽车铝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