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00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头颈部训练机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使用者将头盔佩戴在头上,水平轴加载件设置在头盔上,冠状轴加载件设置在水平轴加载件上,矢状轴加载件设置在冠状轴加载件上,拉力传递组件设置在矢状轴加载件上,能够将外部施加的拉力传递到矢状轴加载件上,通过矢状轴加载件接受到的拉力,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颈部施加水平轴上的角向加速度过载、冠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以及矢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而且通过调整水平轴加载件、冠状轴加载件以及矢状轴加载件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施加各个角度的加速过载冲击,最大程度模拟真实运动环境,使得训练效果较好。得训练效果较好。得训练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头颈部训练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一些特殊的运动环境会具有持续高载荷、高载荷增长率、高角加速度以及高认知负荷特性,如赛车手等所处的训练或比赛环境。这种运动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普遍有颈部疼痛的症状。而根据国内的调查报告,在特殊运动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以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最常见,总发病率为62.5%,而间隙狭窄,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发病率分别为28.1%,34.4%,14.5%,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各项X线病理改变都有所增加。
[0003]在对颈部有高过载冲击的运动环境下工作的工作人员颈椎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运动环境中高过载环境导致的颈部骨骼肌肉系统急性损伤和慢性退变。人体的颈部主要由两大部分力学支撑结构,一为颈部肌肉和韧带构成的软组织,二为椎体和椎间盘构成的脊柱结构。脊柱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和支撑身体结构以支持身体的运动。当为脊柱提供支撑的软组织结构疲劳,虚弱或损伤时,脊柱成为一种被动结构,损伤的风险就会增大。此类急性损伤主要是高过载条件对颈部的牵拉超出了颈椎的肌肉和韧带所能承受极限而引起的急性软组织损伤。而慢性退变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多次承受被动冲击或主动剧烈牵拉,导致颈椎间盘瞬时压力增大引起椎间盘变性或突出等退行性改变,或引起颈椎椎体的增生、变形、生理曲度改变等情况。
[0004]导致此类急性和慢性损伤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自身内部因素两类。其中,高过载环境是最主要的外部致伤因素。而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对头颈部的伤害较大,需要头颈部肌肉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耐力和爆发力来对抗多轴向加速过载带来的伤害。目前,针对加速过载冲击的训练尚不成熟,在单次训练中只能施加一个方向上的加速过载冲击,而无法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不能模拟真实的运动环境,训练效果较差,使得工作人员即使经过训练也无法避免在真实运动环境中受到头颈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用于模拟让使用者的头颈部受到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运动环境,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用于使用者佩戴在其头部;水平轴加载件,设置在头盔上,用于施加水平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冠状轴加载件,设置在水平轴加载件上,用于施加冠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矢状轴加载件,设置在冠状轴加载件上,用于施加矢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拉力传递组件,设置在矢状轴加载件上,用于将拉力传递到矢状轴加载件上,使矢状轴加载件、冠状轴加载件以及水平轴加载件产生角向加速度。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水平轴加载件为环状滑轨,套设在头盔上。
[0008]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冠状轴加载件具有两个直线轨道和一个弧形轨道,两个直线轨道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滑动安装在环状滑轨上,两个直线轨道对称设置,弧形轨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直线轨道的另一端上。
[0009]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矢状轴加载件为长弧形轨道,其对应圆周直径大于弧形轨道,矢状轴加载件通过第二连接件滑动安装在弧形轨道上。
[0010]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拉力传递组件具有牵引环以及牵引绳,牵引环固定在长弧形轨道的一端,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牵引环上。
[0011]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因为使用者将头盔佩戴在头上,水平轴加载件设置在头盔上,冠状轴加载件设置在水平轴加载件上,矢状轴加载件设置在冠状轴加载件上,拉力传递组件设置在矢状轴加载件上,能够将外部施加的拉力传递到矢状轴加载件上,通过矢状轴加载件接受到的拉力,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颈部施加水平轴上的角向加速度过载、冠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以及矢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而且通过调整水平轴加载件、冠状轴加载件以及矢状轴加载件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对运动,能够施加各个角度的加速过载冲击,最大程度模拟真实运动环境,从而基于本模拟平台开展生理机制研究和生理机能训练。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能够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模拟真实运动环境,提升训练效果,避免训练后的工作人员在真实运动环境中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省略头盔、牵引绳后的过载冲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与水平轴加载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0016]图4是第二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作具体阐述。
[0018]<实施例>
[0019]本实施例详细阐述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以下简称过载冲击机构)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式。
[0020]本实施例以使用者的上下左右前后为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前方以及后方。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过载冲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省略
头盔、牵引绳后的过载冲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如图1及图2所示,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 100(以下简称机构100)包括头盔10、水平轴加载件20、冠状轴加载件30、矢状轴加载件40以及拉力传递组件50。
[0023]头盔10用于使用者将其佩戴在头部。
[0024]水平轴加载件20为环状滑轨,套设固定在头盔10上,其环状所对应的平面为水平面,或者与水平面之间略有夹角。
[0025]冠状轴加载件30具有两个直线轨道31、弧形轨道32以及第一连接件33。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与水平轴加载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0027]两个直线轨道3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33安装在水平轴加载件20上,且两个直线轨道对称设置。
[0028]如图2、3所示,水平轴加载件20具有外环21、内环22以及连接环23。其中,外环21呈环形条状,位于内环22的外侧且其直径略大于内环22;内环22固定套设在头盔10上;连接环23连接在二者之间,使得水平轴加载件20的截面(即与其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呈工字型。另外,本实施例中外环21与内环22的宽度相同。
[0029]第一连接件33的上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用于模拟让使用者的头颈部受到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运动环境,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用于所述使用者佩戴在其头部;水平轴加载件,设置在所述头盔上,用于施加水平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冠状轴加载件,设置在所述水平轴加载件上,用于施加冠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矢状轴加载件,设置在所述冠状轴加载件上,用于施加矢状轴上的角向加速过载;拉力传递组件,设置在所述矢状轴加载件上,用于将拉力传递到所述矢状轴加载件上,使所述矢状轴加载件、所述冠状轴加载件以及所述水平轴加载件产生角向加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头颈部施加多轴向加速过载冲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水平轴加载件为环状滑轨,套设在所述头盔上。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颜小赛朱磊唐勇徐立刘龙刚孙久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