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水下数据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79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架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结构,用于布设水下数据中心,包括:舱本体,呈半圆柱状;第一舱室,设于舱本体内,第一舱室的一面由舱本体的平面侧壁组成,第一舱室内用于安装工作设备;第二舱室,设于舱本体内,第一舱室与第二舱室之间相互隔离,第二舱室上设有注入口和排出口,注入口与排出口处均安装有阀门组件。通过设置第二舱体实现舱本体的自主沉浮,能够极大地降低水下数据中心的安装打捞回收维护作业的施工难度,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工成本。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水下数据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架构
,具体涉及一种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水下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0002]陆地数据中心占地大,能耗高,消耗大量淡水。而数据中心的主要用户都集中在中国沿海的发达城市。这些城市的土地资源是稀缺昂贵的。所有新建的陆地数据中心都在远郊,导致数据延时高。
[0003]随着技术发展,水下数据中心孕育而生。水下数据中心不消耗淡水,用海水冷却;不需要高能耗的冷机空调制冷,节约电能;不占用陆地土地资源;紧贴沿海发达城市,数据延时低。
[0004]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数据中心总体结构解决方案是服务器与配电设备放置在圆柱形罐体内,在罐体顶部布置海水冷却管路系统,整体式的防护罩将其覆盖保护。沉入水下时,罐体的浮力大于重力,需要安装在重型底座上才能沉入水下。大型防沉板基础安装在水下,罐体和底座落座在防沉板基础上。在水下安装时首先安装防沉板基础,然后安装罐体和底座及其附属海水管路,最终安装防护罩。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使用浮吊、驳船等特种工程船,施工时间长,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数据中心进行海上安装打捞回收维护作业施工困难,施工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水下数据中心。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舱体结构,用于布设水下数据中心,包括:
[0007]舱本体,呈半圆柱状;
[0008]第一舱室,设于舱本体内,第一舱室的一面由舱本体的平面侧壁组成,第一舱室内用于安装工作设备;
[0009]第二舱室,设于舱本体内,第一舱室与第二舱室之间相互隔离,第二舱室上设有注入口和排出口,注入口与排出口处均安装有阀门组件。
[0010]可选地,还包括设于舱本体内的第三舱室,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之间均相互隔离,第三舱室内用于安装冷却设备。
[0011]可选地,第三舱室与第一舱室相邻设置。
[0012]可选地,第一舱室与舱本体内壁之间铺设有控温设备,控温设备与冷却设备连通。
[0013]可选地,控温设备与第一舱室之间还设置有静电隔离层。
[0014]可选地,还包括防沉板,安装在舱本体外呈水平面的一侧,防沉板上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舱本体抵接配合。
[0015]可选地,防沉板背离舱本体的一面上安装有支撑件。
[0016]可选地,舱本体的舱壁内浇筑有混凝土层。
[0017]可选地,第二舱室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舱室之间关于舱本体的轴向的对称面对称设置。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舱体结构。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舱体结构,用于布设水下数据中心,包括:舱本体,呈半圆柱状;第一舱室,设于舱本体内,第一舱室的一面由舱本体的平面侧壁组成,第一舱室内用于安装工作设备;第二舱室,设于舱本体内,第一舱室与第二舱室之间相互隔离,第二舱室上设有注入口和排出口,注入口与排出口处均安装有阀门组件。
[0021]在海底等水下架设数据中心时,首先将数据中心的工作设备安装布设在第一舱室内,对舱体结构依次吊装布放即可完成水下数据中心的架设。通过在舱本体内分设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将第二舱体作为浮力舱,在吊装下沉时,打开注入口和排出口的阀门组件,令水进入到第二舱体内,增加舱本体的整体重量,使其大于舱本体所受到的浮力,即可使舱本体自动下沉。当需要上浮维护时,将压缩空气软管与注入口对接,打开排出口,向第二舱体内注入空气的同时排出水,当舱本体整体的重量小于浮力是即可开始上浮至海面上。通过设置第二舱体实现舱本体的自主沉浮,能够极大地降低水下数据中心的安装打捞回收维护作业的施工难度,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在舱本体沉入到水底时,第二舱体内部注满水,有效地减少了整体结构的排水量,减少配重量。通过控制舱本体的平面壁面朝下设置,使得平面与海底配合,能够增加舱本体在海底的稳定性。将第一舱室的一面由舱本体的平面壁面构成,由于工作设备多为立方体,通过将工作设备安装在平面上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降低工作设备在舱本体内的安装难度。
[00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舱体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舱本体内第三舱室,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之间均相互隔离,第三舱室内用于安装冷却设备。通过将冷却设备安装在第三舱室内,使得冷却设备与外界分离,避免海水等对冷却设备造成腐蚀,提升冷却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新,能够大大延长冷却设备的寿命。
[002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舱体结构,还包括防沉板,安装在舱本体外呈水平面的一侧,防沉板上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舱本体抵接配合。通过设置防沉板对舱本体进行支撑,避免水底不平导致舱本体发生倾斜,同时还能防止舱本体陷入到水底的淤泥中。通过设置限位凸台,使舱本体与限位凸台抵接配合,使得舱本体能够稳定在防沉板上,可以限制水下水流对舱本体冲击导致舱本体发生移动。
[0024]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舱体结构,舱本体的舱壁内浇筑有混凝土层。通过在舱本体中浇筑混凝土层,能够对舱本体的内壁进行保护,避免舱本体的侧壁被海水腐蚀,通过增加混凝土层还能增加舱本体的整体重量,提升舱本体在水下的稳定性。
[0025]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舱体结构,第二舱室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舱室之间关于舱本体的轴向的对称面对称设置。通过在舱本体内对称设置多个第二舱室,利用多个第二舱室共同工作来控制舱本体的沉浮,提高舱本体在沉浮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舱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舱体结构的侧视图。
[0029]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舱本体;2、第三舱室;3、阀门组件;4、注入口;5、第一舱室;6、隔离板;7、第二舱室;8、排出口;9、限位凸台;10、防沉板;11、地板;12、水密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布设水下数据中心,包括:舱本体(1),呈半圆柱状;第一舱室(5),设于所述舱本体(1)内,所述第一舱室(5)的一面由所述舱本体(1)的平面侧壁组成,所述第一舱室(5)内用于安装工作设备;第二舱室(7),设于所述舱本体(1)内,所述第一舱室(5)与所述第二舱室(7)之间相互隔离,所述第二舱室(7)上设有注入口(4)和排出口(8),所述注入口(4)与所述排出口(8)处均安装有阀门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舱本体(1)内的第三舱室(2),所述第一舱室(5)、所述第二舱室(7)和所述第三舱室(2)之间均相互隔离,所述第三舱室(2)内用于安装冷却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舱室(2)与所述第一舱室(5)相邻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室(5)与所述舱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康蒲定胡绍峰李杰傅荣荣李彩斌李耀兵徐坦申万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