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宏昇专利>正文

永久磁能动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590 阅读:10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久磁能动力机,特点为它包括外机壳、缸体和磁性外转子,曲轴连接有连杆,曲轴上的连杆内置在设在缸体内的与连杆等同数目的缸内,内置在缸体内与连杆同数目的缸内的连杆其前端设有磁性活塞,缸体外套有其圆周上相间隔一等分空隔且磁铁N极和磁铁S极相间分布的磁性外转子,曲轴上设有的齿轮经传动齿轮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设有的变速齿轮啮合。具有无损耗、无噪音及无污染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机。现有的动力机,如柴油机、汽油发动机等均采用燃油的动力机,因而必须消耗油料,且动力机除本身会损耗外,还产生噪音及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磁力推动的、无噪音及无污染的永久磁能动力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结构特点为它包括外机壳、缸体和磁性外转子,曲轴连接有连杆,曲轴上的连杆内置在设在缸体内的与连杆等同数目的缸内,内置在缸体内与连杆同数目的缸内的连杆其前端设有磁性活塞,缸体外套有其圆周上相间隔一等分空隔且磁铁N极和磁铁S极相间分布的磁性外转子,曲轴上设有的齿轮经传动齿轮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设有的变速齿轮啮合。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点在于外机壳中心内置一根曲轴,曲轴上依次连接有四根连杆,四根连杆中头两根和后两根各为一组,每一组连杆其头部分别装有同磁性活塞且成180度夹角排列能形成往复运动,四根连杆成90度分布且各自能在外机壳内的缸体内成90度分布的缸上作往复运动,在与四个缸口相对的外机壳周围套有磁性外转子,磁性外转子沿圆周上相对机壳方向等分设置有5个的磁铁N极及相应个数的5个的磁铁S极且磁铁N极和磁铁S极相间隔一等分空隔排列,曲轴上设有的齿轮经传动齿轮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设有的变速齿轮啮合。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点在于缸体由上缸壳和下缸壳相罩而固定构成,缸体内腔等分分布有八个缸,八个缸内置八根连杆,八根连杆转动连接在曲轴上,曲轴位于缸体轴中心,八根连杆中头四根为一组,后四根为另一组,曲轴制成两曲,每曲上转动连接四根连杆,每根连杆前端上转动连接有磁性活塞,前端连接有磁性活塞的八根连杆其前端的磁极依序按磁极NNSSNNSS或SSNNSSNN或NSSNNSSN或SNNSSNNS圆周分布在缸体内腔等分分布的八个缸内,缸体外套有磁性外转子,磁性外转子沿圆周上相对缸体方向分20等分设置有5个磁铁N极及相应个数的5个磁铁S极,且磁铁N极和磁铁S极相间隔一空等分安置,曲轴上设有的齿轮经传动齿轮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设有的变速齿轮啮合。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点在于磁性外转子中相间隔一等分空隔分布的磁铁N极和磁铁S极中的相邻磁铁N极和磁铁S极之间的等分空隔内设置有线圈;一环形发电线圈位于外机壳和磁性外转子之间且固定于外机壳上,环形发电线圈切割转动的磁性外转子的磁场产生的电流输送至磁性外转子中的每个线圈中而使线圈的两端产生与相邻磁铁同极性的磁场。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点在于磁性外转子的圆周上分布的磁铁,每块磁铁的N极和S极之间设有的凹槽内设置有线圈;一环形发电线圈位于外机壳和磁性外转子之间且固定于外机壳上,环形发电线圈切割转动磁性外转子的磁场产生的电流输送至磁性外转子中的每个线圈中而使线圈的两端产生与相邻磁铁同极性的磁场。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点在于内置在缸体内与连杆同数目的缸内的连杆其前端设有磁性活塞,每根磁性活塞的两端N极和S极之间设有的凹槽内设置有线圈;一环形发电线圈位于外机壳和磁性外转子之间且固定于外机壳上,环形发电线圈切割转动磁性外转子的磁场产生的电流输送至缸体内的每个连杆前端的磁性活塞的线圈中而使线圈的两端产生与相邻磁铁同极性的磁场。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在磁性外转子上通过螺丝固定有变速齿轮,变速齿轮位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曲轴上设有的齿轮经两个传动齿轮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的变速齿轮啮合,传动齿轮转轴固定于传动齿轮架上,传动齿轮架固定于上缸壳上,外机壳罩住缸体及磁性外转子而固定于下缸壳上。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点在于环形发电线圈由三个独立的线圈绕组构成,三个独立的线圈绕组各输出一相电流形成三相电流,三相电流中的一相电流供照明和信号用,另外两相经二极管合并为一相经变阻器进入外机壳上设有的入线盒;入线盒内设有滚珠轴承槽内置滚珠轴承,滚珠轴承其后设有压力弹簧和弹簧固定板;磁性外转子的外围上设有环形槽内套有绝缘垫和滚珠轴承道,线圈入线一端连接在滚珠轴承道;外机壳上的入线盒内设有的滚珠轴承在磁性外转子的外围上设有的滚珠轴承道滚动,环形发电线圈切割转动磁性外转子的磁场产生的电流通过滚珠轴承在滚珠轴承道上的滚动而把电流输送至磁性外转子中的每个线圈中。所述的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点在于环形发电线圈由三个独立的线圈绕组构成,三个独立的线圈绕组各输出一相电流形成三相电流,三相电流中的一相电流供照明和信号用,另外两相电流经二极管合并为一相电流经变阻器和外机壳上设有的入线盒接入缸体内设有的滚珠轴承道上;每个连杆前端的磁性活塞上设有的槽内置有滚珠轴承和其后设有的压力弹簧及弹簧固定板;每个连杆前端的磁性活塞上设有的滚珠轴承在缸体内设有的滚珠轴承道上滚动;线圈入线一端连接在滚珠轴承上;固定于外机壳的环形发电线圈切割转动磁性外转子的磁场产生的电流通过在滚珠轴承道上滚动的滚珠轴承而把电流输送至每个连杆前端的磁性活塞的线圈中。本技术由于采用曲轴上的连杆内置在设在缸体内的与连杆等同数目的缸内,内置在缸体内与连杆同数目的缸内的连杆其前端设有磁性活塞,缸体外套有其圆周上相间隔一等分空隔且磁铁N极和磁铁S极相间分布的磁性外转子,曲轴上设有的齿轮经传动齿轮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设有的变速齿轮啮合。因而构成曲轴上的连杆头部装有的磁性活塞与磁性外转子圆周上相间排列的磁铁N极和磁铁S极由于同性磁铁相斥和异性磁铁相吸的原因而产生一拉一推的力量,触使曲轴上的连杆在缸体的缸内作往复运动,使所连接的曲轴作转动,曲轴转动180度推动经传动齿轮形成啮合的磁性外转子转动1/10周,使连杆头部装有的磁性活塞与相对的磁性外转子圆周上的磁铁N极和磁铁S极发生磁场变化而改变磁性活塞运动方向,达到推动曲轴转动的目的。另外,在磁性外转子中的磁铁N极和磁铁S极之间装上线圈,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的N极对准磁铁N极以及S极时准磁铁S极,通过控制通入线圈的电流大小而控制线圈的磁场的大小,使原有的磁性外转子中的磁铁N极和磁铁S极的磁场附加上一个可变大小的同极性磁场,达到可变速推动曲轴转动的目的。具有无损耗、无噪音及无污染的特点,可作为汽车、摩托车等机械的动力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八连杆曲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缸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磁性外转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曲轴齿轮、传动齿轮和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设有的变速齿轮传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磁性外转子的磁极分布与缸体内的八连杆曲轴的连杆及其磁性活塞的磁极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外机壳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传动齿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的连杆前端连接的磁性活塞所采用的磁铁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与本技术的原理相关的四连杆曲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图18为与本技术的原理相关的四连杆曲轴的连杆头部装有的磁性活塞与磁性外转子的磁极运动原理示意图。图19为图4的磁性外转子中相间隔一等分空隔分布的磁铁N极和磁铁S极中的相邻磁铁N极和磁铁S极之间的等分空隔内设置有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4的磁性外转子的圆周上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久磁能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机壳(1)、缸体(6)和磁性外转子(4),曲轴(8)连接有连杆(9),曲轴(8)上的连杆内置在设在缸体(6)内的与连杆等同数目的缸内,内置在缸体内与连杆同数目的缸内的连杆其前端设有磁性活塞,缸体(6)外套有其圆周上磁铁N极和磁铁S极之间相间隔一等分空隔的且磁铁N极和磁铁S极相间分布的磁性外转子(4),曲轴上设有的齿轮经传动齿轮与磁性外转子的内圆周上设有的变速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宏昇
申请(专利权)人:俞宏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