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36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包括呈“椅子”式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长方体框架和固接于长方体框架顶部一个边框上的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的两根竖直边框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轴,且第一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滑轮,长方体框架的顶部与长方形框架相互垂直的两个边框上均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共同设置有一根移动轴,移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槽,所述移动轴的两端还设置有滑动设置于滑槽边框处的滑块,滑块与长方形框架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通过调整中间移动滑轮的位置改变电缆下放的减速量。从而保证电缆的敷设质量,又能降低工耗,提高施工速度,方便施工。方便施工。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层电缆垂直敷设,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自下而上”式,一种为“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为沿敷设路径分布众多人员合力提拉电缆,这在楼层不高(10层以下)和电缆截面不大的情况下仍可实行;遇楼层较高(20~30层)时采用电动卷扬机的钢丝绳向上牵引。前者难保证施工安全,后者由于钢绳牵引电缆,随着电缆上升而重量增加,受力点及上部缆体受力增大,会造成电缆结构变形损伤的问题。采用“自上而下”方式为先整盘电缆吊运上高层,利用高位势能能把电缆有上往下输送敷设,采用“自上而下”的敷设方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电缆自重带来的巨大重力加速度。现有技术中也有设计电缆敷设缓冲阻尼器的结构,但是该结构为固定结构,无法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电缆施放减速量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移动导轮位置可改变电缆施放减速量。保证电缆的敷设质量,又能降低工耗,提高施工速度,方便施工。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包括呈“椅子”式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长方体框架和固接于长方体框架顶部一个边框上的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的两根竖直边框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轴,且第一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滑轮,与长方形框架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长方体框架两根竖直边框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轴,且第二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滑轮;所述长方体框架的顶部与长方形框架相互垂直的两个边框上均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共同设置有一根移动轴,移动轴上转动连接移动滑轮,移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槽,所述移动轴的两端还设置有滑动设置于滑槽边框处的剖面呈“L”形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靠近长方形框架的移动轴的一侧,且所述滑块与长方形框架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
[0005]工作原理:将电缆施放装置固定于高层建筑狭小电井楼板上,电缆在下放过程中,让电缆分布顺次绕过第一固定滑轮、移动滑轮和第二固定滑轮,滑轮承担了电缆重力的水平分力,由于电缆体的刚柔性,在其被弯曲和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于滑轮,同时由于电缆护套是交联聚乙烯材质,正好增大其与导轮内槽接触的摩擦系数。这样,通过电缆在滑轮上的转动摩擦,从而有效地衰减了下放电缆的重力加速度,通过伸缩机构调整中间移动轴的位置,从而调整移动滑轮的位置导可改变电缆下放的减速量。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通过调整中间移动滑轮的位置改变电缆下
放的减速量。从而保证电缆的敷设质量,又能降低工耗,提高施工速度,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的正视图。
[0010]图3为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的侧视图。
[0011]图4为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的俯视图。
[0012]图中标记如下:
[0013]1‑
长方体框架,2

长方形框架,3

第一固定滑轮,4

第二固定滑轮,5

滑槽,6

移动轴,7

滑块,8

移动滑轮,9

剪式千斤顶,10

水平延伸段,11

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

4所示,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包括呈“椅子”式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长方体框架1和固接于长方体框架1顶部一个边框上的长方形框架2;长方形框架2的两根竖直边框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轴,且第一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滑轮3,与长方形框架2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长方体框架1两根竖直边框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轴,且第二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滑轮4;所述长方体框架1的顶部与长方形框架2相互垂直的两个边框上均分别开设有滑槽5,两个滑槽5之间共同设置有一根移动轴6,移动轴6上转动连接移动滑轮8,移动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槽5,所述移动轴6的两端还设置有滑动设置于滑槽5边框处的剖面呈“L”形的滑块7,所述滑块7设置于靠近长方形框架2的移动轴6的一侧,且所述滑块7与长方形框架2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
[0017]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伸缩机构为剪式千斤顶9,所述剪式千斤顶9的固定端固定于长方形框架2的边框底部,伸缩端与滑块7固接。
[0018]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滑轮3与第一支撑轴之间、第二固定滑轮4与第二支撑轴之间、移动滑轮8与移动轴6之间均分别套设有轴承。
[0019]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长方体框架1开设有滑槽5的两个边框分别沿远离长方形框架2的一端延伸形成水平延伸段10,所述水平延伸段10一方面起到平衡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用于固定和支撑。
[0020]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长方形框架2的两组竖直框架上错位分布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滑轮。
[0021]工作原理:将电缆施放装置固定于高层建筑狭小电井楼板上,电缆11在下放过程中,让电缆11分布顺次绕过第一固定滑轮3、移动滑轮8和第二固定滑轮4,滑轮承担了电缆11重力的水平分力,由于电缆体11的刚柔性,在其被弯曲和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于滑轮,同时由于电缆护套是交联聚乙烯材质,正好增大其与导轮内槽接触的摩擦系数。这样,通过电缆11在滑轮上的转动摩擦,从而有效地衰减了下放电缆11的重力加速度,通过伸缩机构调整中间移动轴的位置,从而调整移动滑轮8的位置导可改变电缆11下放的减速量。
[0022]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长方形框架2的两组竖直框架上错位分布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滑轮。针对高度较高的楼层,可增加长方形框架2上滑轮的设置数量,只要间隔错位分布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多规格电缆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椅子”式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长方体框架(1)和固接于长方体框架(1)顶部一个边框上的长方形框架(2);长方形框架(2)的两根竖直边框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轴,且第一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滑轮(3),与长方形框架(2)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长方体框架(1)两根竖直边框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轴,且第二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滑轮(4);所述长方体框架(1)的顶部与长方形框架(2)相互垂直的两个边框上均分别开设有滑槽(5),两个滑槽(5)之间共同设置有一根移动轴(6),移动轴(6)上转动连接移动滑轮(8),移动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槽(5),所述移动轴(6)的两端还设置有滑动设置于滑槽(5)边框处的剖面呈“L”形的滑块(7),所述滑块(7)设置于靠近长方形框架(2)的移动轴(6)的一侧,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伟樊培琴刘小军张松田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