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13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包括三通连接头、外筒、盖子和内筒,所述盖子固定盖合在所述外筒的敞口上,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顶部伸出所述盖子一部分,所述内筒顶部和所述盖子顶部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内筒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三通连接头包括竖直段、横向段Ⅰ和横向段Ⅱ,所述竖直段套在所述内筒顶部和所述盖子顶部,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内筒顶部卡接且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头能够在所述盖子的顶部旋转,所述内筒的周向面上设有进水孔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水体与过滤颗粒体充分混合,提高了对水体的过滤效果,出水更健康和卫生。卫生。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


[0001]本技术属于过滤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健康饮食及饮水也成为人们比较重视的方面,更多家庭选择在家中的饮水设备和水源之间安装过滤器,将水体进行过滤后再进行烧开饮用。有的过滤器内会装有过滤颗粒体,对水体进行过滤及杀菌,但是水体只是与这些过滤颗粒体接触了一下就被输送走,对水体的过滤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解决了目前水体与过滤器中的过滤颗粒体没有充分混合,水体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包括三通连接头、外筒、盖子和内筒,所述盖子固定盖合在所述外筒的敞口上,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顶部伸出所述盖子一部分,所述内筒顶部和所述盖子顶部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内筒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三通连接头包括竖直段、横向段Ⅰ和横向段Ⅱ,所述竖直段套在所述内筒顶部和所述盖子顶部,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内筒顶部卡接且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头能够在所述盖子的顶部旋转,所述横向段Ⅰ内设有隔板Ⅰ,且所述隔板Ⅰ位于所述竖直段右侧,且所述隔板Ⅰ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通道Ⅰ和竖直通道Ⅰ,所述横向通道Ⅰ在隔板Ⅰ右端设有进水孔Ⅰ,所述竖直通道Ⅰ在所述隔板Ⅰ底部设有出水孔Ⅰ,所述出水孔Ⅰ位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所述内筒的周向面上设有斜向的进水孔Ⅱ,所述横向段Ⅱ内设有隔板Ⅱ,所述隔板Ⅱ位于所述竖直段的左侧,所述隔板Ⅱ上设有横向通道Ⅱ,所述横向通道Ⅱ分别在所述隔板Ⅱ的右端和左端设有进水孔Ⅲ和出水孔Ⅱ。
[0005]进一步的,所述盖子顶部内壁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筒顶部限位的限位部Ⅰ,所述外筒底部内壁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筒底部限位的限位部Ⅱ。
[000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Ⅰ包括设置在所述盖子顶部的内壁的若干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另一端抵在所述内筒顶部外壁,所述内筒底部抵接在所述限位部Ⅱ的顶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段底部内壁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弧段Ⅰ,所述盖子顶部外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段Ⅱ,且所述盖子上设有凸台,所述弧段Ⅱ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方,所述弧段Ⅱ与所述凸台具有间隙,所述盖子顶部外壁靠近所述弧段Ⅱ一端设有竖直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段Ⅱ和所述凸台上表面抵接,所述弧段Ⅰ能够在所述间隙中滑动,每个所述弧段Ⅰ被相应的所述限位条挡住。
[0008]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段Ⅰ上设有与所述横向段Ⅰ旋转连接的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内壁设有螺纹,所述横向段Ⅱ上设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壁设有螺纹。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弧段Ⅰ和所述弧段Ⅱ的长度相等,所述弧段Ⅰ在所述间隙中滑动的空间余量是弧段Ⅰ的长度的一半。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水源经外筒进入内筒后,外筒内还在进入水,因为外筒内水流的冲击,内筒相对外筒旋转,从而使得先前进入内筒内的水与过滤颗粒体充分混合,对水体进行过滤、杀菌,经过滤的水从内筒的顶部的开口出来,然后从内筒的顶部开口出去,送入使用设备中,而且为了使得进入内筒的水体与过滤颗粒体充分混合,内筒在外筒的旋转方式是先旋转一定角度,然后再回转相同的角度,内筒做循环往复的弧形旋转运动,进入外筒的水为内筒的循环往复的弧形旋转运动提供动力,本技术将水体与过滤颗粒体充分混合,提高了对水体的过滤效果,出水更健康和卫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的俯视图;
[0014]图3为图2在A

A方向上的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的主视图;
[0016]图5为图4在B

B方向上的剖视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内筒的立体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盖子的立体图;
[0019]图8为本技术三通连接头的立体图;
[0020]图9为本技术限位部Ⅱ的立体图。
[0021]上述附图中,10、三通连接头;20、外筒;30、盖子;40、内筒;50、过滤颗粒体;11、竖直段;12、横向段Ⅰ;13、横向段Ⅱ;60、隔板Ⅰ;70、隔板Ⅱ;61、横向通道Ⅰ;62、竖直通道Ⅰ;63、进水孔Ⅰ;64、出水孔Ⅰ;41、进水孔Ⅱ;71、横向通道Ⅱ;72、进水孔Ⅲ;73、出水孔Ⅱ;80、限位部Ⅰ;90、限位部Ⅱ;111、弧段Ⅰ;31、弧段Ⅱ;32、凸台;33、间隙;34、限位条;1、六角螺母;2、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1

9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包括三通连接头10、外筒20、盖子30和内筒40,盖子30固定盖合在外筒20的敞口上,内筒40设置在外筒20内,内筒40内塞满过滤颗粒体50,内筒40的顶部伸出盖子30一部分,内筒40顶部和盖子30顶部之间具有缝隙,内筒40顶部设有开口,三通连接头10包括竖直段11、横向段Ⅰ12和横向段Ⅱ13,竖直段11套在内筒40顶部和盖子30顶部,竖直段11与内筒40顶部卡接且连通,三通连接头10能够在盖子30的顶部旋转,横向段Ⅰ12内设有隔板Ⅰ60,且隔板Ⅰ60位于竖直段11右侧,且隔板Ⅰ60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通道Ⅰ61和竖直通道Ⅰ62,横向通道Ⅰ61在隔板Ⅰ60右端设有进水孔Ⅰ63,竖直通道Ⅰ62在隔板Ⅰ60底部设有出水孔Ⅰ64,出水孔Ⅰ64位于内筒40和外筒20之间,内筒40的周向面上设有斜向的进水孔Ⅱ41,横向段Ⅱ13内设有隔板Ⅱ70,隔板Ⅱ70位于竖直段11的左侧,隔板上Ⅱ设有横向通道Ⅱ71,横向通道Ⅱ71分别在隔板上Ⅱ的右端和左端设有进水孔Ⅲ72和出水孔Ⅱ73。
[0024]水源与横向段Ⅰ12的开口连通,经横向段Ⅰ12开口、进水孔Ⅰ63、横向通道Ⅰ61、竖直
通道Ⅰ62、出水孔Ⅰ64进入外筒20内,外筒20内的水再经进水孔Ⅱ41进入到内筒40内,同时外筒20内还会进入水,因为外筒20内水流的冲击,内筒40相对外筒20旋转,从而使得先前进入内筒40内的水与过滤颗粒体50充分混合,对水体进行过滤、杀菌,经过滤的水从内筒40的顶部的开口出来,然后经进水孔Ⅲ72、横向通道Ⅱ71和出水孔Ⅱ73出去,最后从横向段Ⅱ13阀开口送入到使用设备中。
[0025]盖子30顶部内壁设有用于对内筒40顶部限位的限位部Ⅰ80,外筒20底部内壁设有用于对内筒40底部限位的限位部Ⅱ90。限位部Ⅰ80包括设置在盖子30顶部的内壁的若干限位筋,限位筋另一端抵在内筒40顶部外壁,内筒40底部抵接在限位部Ⅱ90的顶端。限位部Ⅰ80将内筒40顶部限位在限位筋之间,防止内筒40旋转的时候窜动,而限位部Ⅱ90既为内筒40作底部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连接头(10)、外筒(20)、盖子(30)和内筒(40),所述盖子(30)固定盖合在所述外筒(20)的敞口上,所述内筒(40)设置在所述外筒(20)内,所述内筒(40)的顶部伸出所述盖子(30)一部分,所述内筒(40)顶部和所述盖子(30)顶部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内筒(40)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三通连接头(10)包括竖直段(11)、横向段Ⅰ(12)和横向段Ⅱ(13),所述竖直段(11)套在所述内筒(40)顶部和所述盖子(30)顶部,所述竖直段(11)与所述内筒(40)顶部卡接且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头(10)能够在所述盖子(30)的顶部旋转,所述横向段Ⅰ(12)内设有隔板Ⅰ(60),且所述隔板Ⅰ(60)位于所述竖直段(11)右侧,且所述隔板Ⅰ(60)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通道Ⅰ(61)和竖直通道Ⅰ(62),所述横向通道Ⅰ(61)在隔板Ⅰ(60)右端设有进水孔Ⅰ(63),所述竖直通道Ⅰ(62)在所述隔板Ⅰ(60)底部设有出水孔Ⅰ(64),所述出水孔Ⅰ(64)位于所述内筒(40)和所述外筒(20)之间,所述内筒(40)的周向面上设有斜向的进水孔Ⅱ(41),所述横向段Ⅱ(13)内设有隔板Ⅱ(70),所述隔板Ⅱ(70)位于所述竖直段(11)的左侧,所述隔板Ⅱ(70)上设有横向通道Ⅱ(71),所述横向通道Ⅱ(71)分别在所述隔板Ⅱ(70)的右端和左端设有进水孔Ⅲ(72)和出水孔Ⅱ(7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滤材效率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30)顶部内壁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筒(40)顶部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华卜为俊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芯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