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07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改善了从圆管两端朝空腔中浇注时浇注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桁架以及混凝土板,所述桁架的底部埋设于混凝土板内部,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所述上弦杆上开设有供填充料注入的浇注口,所述上弦杆内部具有供填充料填充的空腔,所述浇注口与空腔相通。本申请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对上弦杆空腔内部进行浇注,提高上弦杆空腔中浇注的浇注效果,从而提高上弦杆的结构强度,缩短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的制作工期。桁架叠合板的制作工期。桁架叠合板的制作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在建筑行业内大量使用,这种产品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湿作业步骤及施工模板、脚手架的用量,减少人工消耗、降低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0575625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桁架,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所述上弦杆是圆筒形的钢管。所述上弦杆的钢管内腔中浇注填充料。硬质填充料中预埋桁架第一预应力钢筋,桁架第一预应力钢筋的长度方向与上弦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0004]上文提及的专利中,上弦杆的钢管外直径为45mm,钢管壁厚为12mm,钢管的空腔内穿入直径为5.6mm的预应力钢筋,还要在空腔内浇注填充料。填充料从钢管两侧向空腔内浇注的过程中,钢管两侧同时要进行封堵防止漏浆,由于空腔内穿设有预应力钢筋,故钢管两侧一般封堵不密,容易漏浆。此外,从钢管两侧向空腔内浇注容易使空腔内的填充料不密实,使空腔内容易存在空隙,导致预应力钢筋与周边的填充料握裹力较差,即使使用微膨胀高强砂浆进行浇注也难以保证,后续对预应力钢筋施加预应力后可能达不到叠合板应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从圆管两端朝空腔中浇注时浇注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包括桁架以及混凝土板,所述桁架的底部埋设于混凝土板内部,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所述上弦杆上开设有供填充料注入的浇注口,所述上弦杆内部具有供填充料填充的空腔,所述浇注口与空腔相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弦杆顶部开设有浇注口,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往上弦杆空腔中浇注填充料,且浇注填充料能够提高上弦杆的结构强度,从浇注口进行浇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上弦杆的两端进行封堵防漏,并且能够提高浇注效果,使浇注后的填充料更加密实,降低浇注后填充料出现空隙的概率,同时还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上弦杆的受力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空腔中浇注填充料。
[0009]可选的,所述空腔中穿设有用于提高上弦杆结构强度的第一预应力钢筋。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预应力钢筋与填充物之间具有较强的握裹力,能够进一步提高上弦杆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上弦杆的受力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空腔中穿设第一预应力钢筋。
[0011]可选的,所述上弦杆朝两侧均延伸有腹杆,所述腹杆朝靠近混凝土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腹杆向下延伸的同时向外倾斜,所述腹杆远离上弦杆的一端埋设于混凝土板中,所
述混凝土板中埋设有若干用于提高混凝土板结构强度的第二预应力钢筋,所述腹杆与第二预应力钢筋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上弦杆与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混凝土板自身的结构强度。
[0013]可选的,所述浇注口位于上弦杆远离混凝土板的一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混凝土板以及上弦杆能够同时进行浇注,缩短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的制作工期。
[0015]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由钢管制成,所述浇注口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浇注口设置于上弦杆的中间位置,且若干浇注口沿上弦杆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便于取材,浇注口的位置便于浇注,且浇注的同时不干涉上弦杆两端的封堵防漏。
[0017]可选的,所述上弦杆由钢管对半切割后拼接制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对半切割后自动形成浇注口,无需另外开设浇注口,同时能够减少钢管的用量。
[0019]可选的,所述上弦杆由角钢制成。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钢便于取材,且角钢本身的开口即为浇注口,无需另外开设,缩短了上弦杆加工的时间,同时降低了上弦杆的加工成本。
[0021]可选的,所述上弦杆由槽钢制成。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钢与角钢同样便于取材,且自身自带浇注口,能够缩短上弦杆加工的时间并降低上弦杆的加工成本,此外还能够提高周边填充料对第一预应力钢筋的稳固效果,同时提高第一预应力钢筋与周边填充料之间的握裹力。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1.通过浇注口将填充料浇注进入上弦杆的空腔中,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浇注,同事方便工作人员于上弦杆的两端进行封堵,使填充料于空腔中更加密实,减少空隙的出现,提高第一预应力钢筋与周边填充料之间的握裹力,从而提高上弦杆空腔中的浇注质量;
[0025]2.混凝土板与上弦杆空腔内部同时浇注成型,能够缩短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的制作工期,同时第一预应力钢筋以及若干第二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同时施加预应力,使整体受力更均衡,不存在因为板面板底单侧张拉而导致另一侧开裂的问题,提高其整体质量;
[0026]3.上弦杆可根据受力情况选择是否浇注填充料以及是否穿设第一预应力钢筋,使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的制作过程更加灵活,使施工工时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叠合板的剖视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弦杆为圆管制成时的剖视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弦杆为半圆管制成时的剖视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弦杆为角钢制成时的剖视图;
[0031]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弦杆为槽钢制成时的剖视图;
[0032]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弦杆中不穿设第一预应力钢筋时的剖视图;
[0033]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弦杆中既不穿设第一预应力钢筋也不浇注填充料时的剖
视图;
[0034]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弦杆浇注口朝下时的剖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桁架;11、上弦杆;111、空腔;112、浇注口;12、腹杆;13、第一预应力钢筋;2、混凝土板;3、钢筋结构;31、第二预应力钢筋;32、第二横向钢筋;33、第一横向钢筋;4、填充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
[0038]参照图1,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包括桁架1以及混凝土板2,桁架1的底部埋设于混凝土板2中使桁架1与混凝土板2形成连接。
[0039]混凝土板2为板状结构,混凝土板2内部具有钢筋结构3,混凝土板2由专门的混凝土模具中浇注制成。桁架1底部与混凝土板2内部的钢筋结构3连接后,往混凝土模具中浇注填充料4形成混凝土板2。
[0040]参照图1和图2,桁架1包括上弦杆11、第一预应力钢筋13以及腹杆12,上弦杆11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贯穿有供第一预应力钢筋13穿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以及混凝土板(2),所述桁架(1)的底部埋设于混凝土板(2)内部,所述桁架(1)包括上弦杆(11),所述上弦杆(11)上开设有供填充料(4)注入的浇注口(112),所述上弦杆(11)内部具有供填充料(4)填充的空腔(111),所述浇注口(112)与空腔(11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1)中穿设有用于提高上弦杆(11)结构强度的第一预应力钢筋(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11)朝两侧均延伸有腹杆(12),所述腹杆(12)朝靠近混凝土板(2)的方向延伸,且所述腹杆(12)向下延伸的同时向外倾斜,所述腹杆(12)远离上弦杆(11)的一端埋设于混凝土板(2)中,所述混凝土板(2)中埋设有若干用于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姝翁锦华蔡成楠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