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块式激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93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偏心块式激振器,包括防护罩壳、振动主轴、轴承组件、离心组件和密封件,振动主轴的两端设置有轴端挡盖;轴承组件包括轴承盖、轴承座和轴承,轴承盖、轴承座与振动主轴之间围成油腔,轴承设有两个,两个轴承之间设有注油环,轴承座上设有与注油环相通的注油孔,注油孔连通有注油杯,轴承盖的与振动主轴配合的部位设有环形密封槽;离心组件包括与振动主轴传动配合且位于轴承盖与轴端挡盖之间的偏心块,密封件包括V型密封圈和安装在环形密封槽内的O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的厚度较大的唇部与偏心块接触,厚度较小的唇部与轴承盖接触;O型密封圈的外径小于环形密封槽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废润滑油及时排出,以保证轴承的运行安全。运行安全。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心块式激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振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偏心块式激振器。

技术介绍

[0002]激振器是附加在某些设备上用以产生激励力的装置,是机械振动的重要部件。激振器还可作为激励部件组成振动机械,如振动筛、振动落砂机、振动压路机等,用以实现物料或物件的输送和筛分。目前,大多激振器使用偏心块作为激振源,利用偏心旋转块的离心力在某固定方向的分力的变化形成正弦激振力,偏心块式激振器由于结构简单,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大。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306777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新型密封结构的激振器,该激振器包括机座、机壳、传动轴、轴承、密封组件、齿轮、偏心块;密封组件包括:甩油盘、压盖、迷宫端盖、传动轴、密封橡胶圈、O 型橡胶圈、密封环、密封圈;在压盖和迷宫端盖结合部形成的外环腔室内设有靠近压盖的 O 型橡胶圈和靠近迷宫端盖的密封环, O 型橡胶圈给密封环提供向外的弹性力,密封环的内外径与外环腔室紧密接触。上述激振器通过多级密封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骨架油封,提高了设备的耐用性,激振器在长时间运行后,储油室内会存储大量的废润滑油,此时需要在储油室上设置废油排出孔,但是激振器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并不能观察到储油室内废润滑油的储存量,不能及时的将废润滑油排出,而不及时排出废润滑油会导致轴承不能很好的工作,造成轴承过早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块式激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激振器在长时间使用时,工作腔室内的废润滑油不能及时排出的技术问题。<br/>[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偏心块式激振器,包括:
[0007]防护罩壳;
[0008]振动主轴,穿设在防护罩壳上,振动主轴的与防护罩壳相接的位置均设置有轴端挡盖;
[0009]轴承组件,设置在防护罩壳内,包括轴承盖、轴承座和轴承,轴承盖沿振动主轴的轴向设置在轴承座两端并与轴承座连接,轴承盖与振动主轴间隙配合,轴承盖的与振动主轴配合的部位设有环形密封槽;轴承设有两个,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注油环,轴承与振动主轴和轴承座连接,轴承盖、轴承座与振动主轴之间围成油腔,轴承座上设有与注油环相通的注油孔,注油孔连通有注油杯;
[0010]离心组件,包括与振动主轴传动配合且位于轴承盖与轴端挡盖之间的偏心块;
[0011]密封件,包括安装在振动主轴上的V型密封圈和安装在环形密封槽内的O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位于轴承盖与偏心块之间,V型密封圈具有两个厚度不相同且相互倾斜呈V形布置的唇部,厚度较大的唇部与偏心块接触,厚度较小的唇部与轴承盖接触;O型密封圈的
外径小于环形密封槽的外径。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偏心块式激振器在长时间使用后,过量的废润滑油会逐渐向轴承盖附近汇聚,当油腔内容纳不下时,在注油杯的压力作用下,废润滑油会通过轴承盖上的环形密封槽进而对V型密封圈厚度较小的唇部产生压力,使V型密封圈厚度较小的唇部与轴承盖之间脱离接触而溢出在防护罩壳内,工作人员看到后可以及时清理防护罩壳内的废润滑油,并及时的向油腔内注入新的润滑油,从而保证轴承正常的工作;在油腔内压力减小时,V型密封圈厚度较小的唇部又会自动压触在轴承盖上,实现油腔的密封。在O型密封圈和V型密封圈的双重密封作用下,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激振器墙体内而损坏轴承,保证轴承的工作安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偏心块设有两个,分别为主偏心块和副偏心块,主偏心块与副偏心块之间的夹角可调。
[0014]有益效果:采用两个偏心块调整夹角,能够调节离心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振动设备的振幅,以满足激振器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0015]优选的,所述主偏心块与振动主轴传动连接,副偏心块安装在主偏心块上。
[0016]有益效果:便于副偏心块在主偏心块上的位置调节。
[0017]进一步的,主偏心块和副偏心块在振动主轴的轴向上分别与振动主轴的轴肩和轴端挡盖挡止配合。
[0018]有益效果:限制主偏心块和副偏心块在旋转时在振动主轴上发生轴向移动。
[0019]进一步的,轴端挡盖一端与主偏心块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驱动源。
[0020]有益效果:保证对主偏心块和副偏心块的限制,同时作为驱动部与驱动源连接,以带动振动主轴转动。
[0021]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盖在振动主轴的轴向上与轴承挡止配合。
[0022]有益效果:防止轴承外圈相对于振动主轴发生轴向窜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偏心块式激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防护罩壳,2

轴承盖,3

轴承座,4

压圈,5

注油环,6

振动主轴,7

轴端挡盖,8

键,9

V型密封圈,10

O型密封圈,11

副偏心块,12

主偏心块,13

轴承,14

注油杯,15

钢结构高强螺栓,16

被振动部件,17

环形密封槽,18

注油孔,19

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本技术的偏心块式激振器的具体实施例: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偏心块式激振器包括防护罩壳1、振动主轴6、轴承组件、离心组件和密封件。
[0029]其中,振动主轴6穿设在防护罩壳1上,振动主轴6上设置有键8,振动主轴6的轴向两端连接有轴端挡盖7,防护罩壳1在轴端挡盖7的位置处开设有避让孔,轴端挡盖7能够连接外驱动源。
[0030]轴承组件设置在防护罩壳1内,包括轴承盖2、轴承座3和轴承13。轴承13为NJ型轴承,设置有两个,轴承13的内圈与振动主轴6连接,轴承13的外圈与轴承座3连接。两个轴承13之间设置有注油环5,注油环5与振动主轴6同轴连接,这两个轴承13对称布置在注油环5的轴向两侧。轴承盖2与振动主轴6间隙配合,沿振动主轴6的轴线方向设置在轴承座3的两端并与轴承座3连接,轴承盖2与振动主轴6配合的部位设有环形密封槽17。轴承13与对应侧的轴承盖2的内侧抵靠,在振动主轴6的轴向上,两者挡止配合,能够防止轴承13的外圈相对于振动主轴6发生轴向窜动。轴承盖2、轴承座3与振动主轴6之间围成油腔19。
[0031]防护罩壳1在上下两端用于与被振动部件16连接的位置均设有压圈4,压圈4与防护罩壳1连接在一起,使用时,轴承座3与压圈4通过钢结构高强螺栓15与被振动部件1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偏心块式激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壳;振动主轴,穿设在防护罩壳上,振动主轴的轴向两端连接有轴端挡盖;轴承组件,设置在防护罩壳内,包括轴承盖、轴承座和轴承,轴承盖沿振动主轴的轴向设置在轴承座两端并与轴承座连接,轴承盖与振动主轴间隙配合,轴承盖的与振动主轴配合的部位设有环形密封槽;轴承设有两个,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注油环,轴承与振动主轴和轴承座连接,轴承盖、轴承座与振动主轴之间围成油腔,轴承座上设有与注油环相通的注油孔,注油孔连通有注油杯;离心组件,包括与振动主轴传动配合且位于轴承盖与轴端挡盖之间的偏心块;密封件,包括安装在振动主轴上的V型密封圈和安装在环形密封槽内的O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位于轴承盖与偏心块之间,V型密封圈具有两个厚度不相同且相互倾斜呈V形布置的唇部,厚度较大的唇部与偏心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虎踞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