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过梁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854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过梁模板,涉及可调节的过梁模板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加固钢管,避免加固后胀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大方管、小方管以及铁片,所述小方管设置在所述大方管相对应的内部,所述铁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方管和所述小方管的外壁,且大方管设置的铁片插接于小方管设置的铁片上方,所述大方管、小方管以及铁片组合形成过梁侧模。该可调节的过梁模板,通过在过梁模板的两侧和底端分别设置加固件和加固组件,实现模板可随过梁长短伸缩调节,加固自身,不需要钢管等额外料具辅助,加固牢固,不易胀模,实现构件尺寸的标准。件尺寸的标准。件尺寸的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过梁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可调节的过梁模板的
,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的过梁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门窗洞口现浇过梁的加固方法通常采用落地式的支模方式,采用钢管或者木方来支撑现浇过梁的模板。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搭设复杂,且与墙固定效果不理想,例如公告号为CN212027131 U的专利,虽然满足对过梁模板进行支撑,但是支撑之后容易出现胀模的问题,同时加固的效果不佳,太过于繁琐,影响结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过梁模板,包括大方管、小方管以及铁片,所述小方管设置在所述大方管相对应的内部,所述铁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方管和所述小方管的外壁,且大方管设置的铁片插接于小方管设置的铁片上方,所述大方管、小方管以及铁片组合形成过梁侧模;
[0004]所述过梁侧模的外部设置有型钢,所述型钢的外壁设置有加固件;
[0005]所述过梁侧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圆钢管和丝带圆钢,所述圆钢管通过螺母与所述丝带圆钢相连,且圆钢管和丝带圆钢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钢板抵触于墙体两侧,所述钢管的上方设置有加固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一手柄、第二丝杠以及第三钢板,所述第二丝杠贯穿型钢通过第三钢板与过梁侧模外壁两侧抵触相连,所述第一手柄固接于第二丝杆的一端。
[0007]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第二手柄、第二钢板、第一丝杠以及钢块,所述钢块设置在圆钢管的外部,且第一丝杠贯穿钢块通过第二钢板与过梁侧模外壁底侧抵触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加固件和加固组件设置的位置长度不超过600mm一个。
[0009]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可调节的过梁模板,通过在过梁模板的两侧和底端分别设置加固件和加固组件,实现模板可随过梁长短伸缩调节,加固自身,不需要钢管等额外料具辅助,加固牢固,不易胀模,实现构件尺寸的标准。
附图说明
[0010]图1示出了可调节的过梁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示出了图1中大方管和小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1、大方管,2、铁片,3、型钢,4、第一手柄,5、小方管,6、第一钢板,7、圆钢管,8、丝带圆钢,9、螺母,10、第二手柄,11、第二钢板,12、第一丝杠,13、钢块,14、第二丝杠,15、第三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
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过梁模板,包括大方管1、小方管以及铁片2,小方管5设置在大方管1相对应的内部,铁片2分别设置在大方管1和小方管5的外壁,且大方管1设置的铁片2插接于小方管5设置的铁片2上方,大方管1、小方管以及铁片2组合形成过梁侧模;
[0015]过梁侧模的外部设置有型钢3,型钢3的外壁设置有加固件,加固件包括第一手柄4、第二丝杠14以及第三钢板15,第二丝杠14贯穿型钢3通过第三钢板15与过梁侧模外壁两侧抵触相连,第一手柄4固接于第二丝杆14的一端;
[0016]过梁侧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圆钢管7和丝带圆钢8,圆钢管7通过螺母9与丝带圆钢8相连,且圆钢管7和丝带圆钢8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钢板6抵触于墙体两侧,钢管7的上方设置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第二手柄10、第二钢板11、第一丝杠12以及钢块13,钢块13设置在圆钢管7的外部,且第一丝杠12贯穿钢块13通过第二钢板11与过梁侧模外壁底侧抵触相连;
[0017]加固件和加固组件设置的位置长度不超过600mm一个。
[0018]在过梁模板安装的时候,首先安装底模,过梁模板底模平板由大方管1、小方管5和铁皮2组成,下有加固装置,将小方管5插入对应的大方管1内,将大方管1上的铁皮2插到小方管5上的铁皮2上方,通过插入深度实现过梁模板长度调节,对于下放的加固装置,将带丝圆钢8插入圆钢管7中,通过调整螺母9,通过减少带丝圆钢8在圆钢管7中插入的长度,在配合第一钢板6,使其顶在两侧墙体表面,通过钢板与墙体摩擦力实现两端竖向支撑,然后将钢块13移动到过梁中间位置,且钢块13连接于圆钢管7上,通过旋转手柄10,带动第一丝杠12向上移动,使第二钢板11与过梁模板的低模顶紧,实现中间模板竖向支撑。两侧模板伸缩方式与底模相同,加固时首先将侧模长度调整略长于过梁长度,然后将侧模立在底模边上,然后将由型钢3、第二丝杆14、手柄4和第三钢板15组成的加固件卡在过梁模板的侧模两侧,具体数量按沿过梁长度不超过600mm设置1个,将加固件摆放好后,通过旋转手柄4,带动第二丝杠14旋转向上移动,使第三钢板15与过梁模板的侧模顶紧,实现侧向加固,模板支设完成。
[0019]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0023]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过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方管(1)、小方管以及铁片(2),所述小方管(5)设置在所述大方管(1)相对应的内部,所述铁片(2)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方管(1)和所述小方管(5)的外壁,且大方管(1)设置的铁片(2)插接于小方管(5)设置的铁片(2)上方,所述大方管(1)、小方管以及铁片(2)组合形成过梁侧模;所述过梁侧模的外部设置有型钢(3),所述型钢(3)的外壁设置有加固件;所述过梁侧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圆钢管(7)和丝带圆钢(8),所述圆钢管(7)通过螺母(9)与所述丝带圆钢(8)相连,且圆钢管(7)和丝带圆钢(8)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钢板(6)抵触于墙体两侧,所述钢管(7)的上方设置有加固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拴陈刚张大伟杨智慧颜炳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