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844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包括外模、内模、二道模和顶模,内模嵌入外模内,内模外壁面与外模内壁面具有间隔;外模内间隔设有多根长度方向水平的横向孔柱,横向孔柱贯穿内模;二道模中部开设有与外模内腔尺寸相同的孔槽,顶模设有多根长度方向竖直且间隔分布的竖向孔柱,竖向孔柱伸入二道模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易塑形、操作方便、内部具有多维连通的孔,利于细胞爬行和增殖的优点。细胞爬行和增殖的优点。细胞爬行和增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牙齿拔除后,由于失去了生理性刺激,牙槽窝的形态会发生改变,牙槽嵴高度降低,宽度变窄,牙龈萎缩、塌陷,牙龈轮廓外形发生改变等,这种进行性、不可逆的吸收会严重影响义齿的修复,更不利于种植体的植入,也会进一步影响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牙齿拔出后牙槽窝自然愈合的过程中牙槽骨会发生严重的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等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如何有效的保留牙槽嵴在三维方向上的骨量,对种植体长期的成功率和美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位点保存是指在拔牙同时或随后,采取一定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牙槽嵴的吸收,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和良好的骨质。广义:凡是能够减缓牙槽嵴吸收的方法,均可视为位点保存。例如选择合适的拔牙时机、拔牙时尽量减少对牙槽骨的损伤(微创拔牙)、及时的软组织覆盖创口、即刻种植以及骨或骨移植材料的充填等。其中,使用骨或骨替代材料对拔牙位点进行充填的方法以其操作简便创伤小以及材料来源丰富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方法。但是目前并未有廉价且实用的充填物,而且因牙齿体积的局限,充填物体积不可过大,也使得充填物不便于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如何更为容易制造具有高效能、利于细胞爬行和增殖填充塞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包括外模、内模、二道模和顶模,内模嵌入外模内,内模外壁面与外模内壁面具有间隔;外模内间隔设有多根长度方向水平的横向孔柱,横向孔柱贯穿内模;二道模中部开设有与外模内腔尺寸相同的孔槽,顶模设有多根长度方向竖直且间隔分布的竖向孔柱,竖向孔柱伸入二道模的内腔中。
[0008]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外模内腔上部为圆柱管状,外模内腔下部为半球形的凹面体,外模与内模的间隔内填充有胶原外层以使胶原外层形成上半部为圆管状下半部为球状的中空结构。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内模为上半部是圆柱状下半部为半球状的结构,内模轴线与外模轴线重合;内模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穿孔,穿孔口径与横向孔柱外径相同,穿孔贯穿内模以使横向孔柱通过穿孔穿过内模。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外模包括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沿水平方向贴合以形成外模;横向孔柱固连在左半模上,右半模开设有孔洞以使横向
孔柱嵌入右半模。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外模顶部两侧开设有内模插槽,内模插槽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外模的长度和宽度;内模顶部两侧固连有支架,支架厚度和内模插槽深度相同,支架嵌入内模插槽内以使内模与外模连接。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支架宽度小于内模半径,支架伸出内模的竖直端面与内模插槽竖直端面均具有间隙。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胶原外层嵌入二道模内且开口端向上,胶原外层内填充有骨粉内层,顶模抵接在二道模顶部以使竖向孔柱插入骨粉内层内。
[0014]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顶模包括顶盖、插片和竖向孔柱,顶盖为方形片状结构,两块插片固连在顶盖两侧,竖向孔柱固连在顶盖底端面,竖向孔柱长度小于胶原外层内腔深度。
[0015]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二道模顶部两侧开设有浅槽,插片厚度大于顶盖厚度,插片嵌入浅槽内。
[0016]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骨粉内层顶部高度与胶原外层顶部高度相同,部分骨粉内层嵌入模孔内形成穿柱,竖向孔柱移除以使骨粉内层中部形成若干个柱状的透孔。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模具用于制造主要由胶原凝胶制成的填充塞,不仅能提高填充塞的成形效果,使填充塞在填充时更为顺滑,同时为骨粉的注入留下空间,利用支架产生的内模插槽可使骨粉与胶原外层紧密连接不易分离脱落,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外模和内模装配外部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外模和内模装配内部结构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二道模和顶模装配外部结构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二道模和顶模装配内部结构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填充塞成品结构图。
[0025]图中:1、外模;11、左半模;12、右半模;13、横向孔柱;14、内模插槽;2、内模;21、支架;22、穿孔;3、二道模;4、顶模;41、顶盖;42、插片;43、竖向孔柱;5、胶原外层;51、模孔;52、模槽;6、骨粉内层;61、穿柱;62、透孔;63、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结合图1、图4,包括外模1、内模2、二道模3和顶
模4,内模2嵌入外模1内,内模2外壁面与外模1内壁面具有间隔。外模1与内模2的间隔内填充有胶原外层5以使胶原外层5形成上半部为圆管状下半部为球状的中空结构。胶原外层5成形后从外模1移入二道模3内,并在胶原外层5中空区域填充骨粉内层6。二道模3中部开设有与外模1内腔尺寸相同的孔槽,顶模4覆盖在二道模3顶部。
[0028]其中胶原外层5主要为胶原蛋白,通过:
[0029](a)剔除牛跟腱上多余的筋膜、脂肪、肌肉等,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置于冷冻盒中进行冷冻;
[0030](b)将冷冻的牛跟腱切薄片进行翻洗至液体澄清;
[0031](c)酶解:将清洗干净的牛跟腱薄片进行酶解,充分搅拌,酶解时间不少于72h;
[0032](d)盐析:将酶解后的溶液离心,取其上清液,将上清液加入到氯化钠溶液中,析出白色絮状胶原蛋白,过滤清洗后沥干水分;
[0033](e)透析:将盐析后的材料灌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置于0.05mol/L的乙酸溶液中透析液6天;再将透析袋置于0.0005mol/L的乙酸溶液中透析5天;从第12天开始将透析袋置于0.000005mol/L的乙酸溶液中透析至pH为5~6之间,根据需要可每天换一次透析液;
[0034](6)均质:检验胶原蛋白凝胶(中间品)的固含量,按照一定的固含量比例(3.3wt%)要求加入纯化水;使用反应釜搅拌6

1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1)、内模(2)、二道模(3)和顶模(4),内模(2)嵌入外模(1)内,内模(2)外壁面与外模(1)内壁面具有间隔;外模(1)内间隔设有多根长度方向水平的横向孔柱(13),横向孔柱(13)贯穿内模(2);二道模(3)中部开设有与外模(1)内腔尺寸相同的孔槽,顶模(4)设有多根长度方向竖直且间隔分布的竖向孔柱(43),竖向孔柱(43)伸入二道模(3)的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外模(1)内腔上部为圆柱管状,外模(1)内腔下部为半球形的凹面体,外模(1)与内模(2)的间隔内填充有胶原外层(5)以使胶原外层(5)形成上半部为圆管状下半部为球状的中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模(2)为上半部是圆柱状下半部为半球状的结构,内模(2)轴线与外模(1)轴线重合;内模(2)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穿孔(22),穿孔(22)口径与横向孔柱(13)外径相同,穿孔(22)贯穿内模(2)以使横向孔柱(13)通过穿孔(22)穿过内模(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外模(1)包括左半模(11)和右半模(12),左半模(11)和右半模(12)沿水平方向贴合以形成外模(1);横向孔柱(13)固连在左半模(11)上,右半模(12)开设有孔洞以使横向孔柱(13)嵌入右半模(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原基拔牙窝填充塞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外模(1)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云宋天喜何志敏朱金亮胡艳丽胡刚仇志烨吴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