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62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产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筒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进料口边缘处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出料管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搅拌筒的顶面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搅拌筒的顶面并延伸进入搅拌筒内部后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有多个搅拌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点位的上下刮动,减小刮动距离,有利于减小混合物对多点刮动机构的阻力,并且通过搅拌杆联动传动机构带动内齿轮转动,使得多点刮动机构与混合物的转动方向相同,有利于在多点刮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进一步减小混合物对多点刮动机构的阻力。进一步减小混合物对多点刮动机构的阻力。进一步减小混合物对多点刮动机构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混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关生产混合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12024344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设备,包括物料破碎设备和制浆搅拌槽,物料破碎设备安装在进料漏斗内;所述的物料破碎设备包括电机、小皮带轮、传动皮带、大皮带轮、破碎搅拌轴和搅龙。
[0004]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固体粉末和液体进行混合搅拌,在加入液体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筒内壁上的固体粉末容易沾粘在搅拌筒的内壁上,但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杆多是不与搅拌筒的内壁接触的,在搅拌过程中,搅拌筒内壁上沾粘的固体粉末,难以及时与液体混合溶解,不利于快速生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筒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进料口边缘处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出料管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搅拌筒的顶面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搅拌筒的顶面并延伸进入搅拌筒内部后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有多个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侧壁和搅拌筒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所述搅拌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搅拌筒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搅拌筒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和搅拌杆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当搅拌杆转动时,所述搅拌杆联动传动机构带动内齿轮转动;所述内齿轮的底面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安装条,两个所述安装条的底端共同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搅拌杆的外侧,所述安装条靠近搅拌筒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多点刮动机构,当所述内齿轮转动时,所述多点刮动机构在搅拌筒的内壁表面进行多点上下刮动。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固定在搅拌杆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搅拌筒的内顶面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外侧共同套设有同步带,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内齿轮的下方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用于对下方的混合物进行遮挡,所述遮挡机构包括遮挡板、下料口,所述遮挡板的顶面与内齿轮的底面滑动接触,所述遮挡板的顶面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在搅拌筒的内顶面上,
所述下料口开设在遮挡板的顶面上,所述下料口和进料口之间共同固定连通有连接管。
[0009]优选的,所述多点刮动机构包括T型槽,所述T型槽开设在安装条的靠近搅拌筒一侧的外壁上,所述T型槽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条,所述T型条为柔性材质,所述T型条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端部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搅拌筒的内壁相接触,并且所述刮板的四边均开设有斜面,所述T型条的顶端固定有推动条,所述推动条的顶端滑动贯穿内齿轮后延伸出去,所述T型条的底端固定有滑动条,所述安装条的底端内部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T型槽内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条插设在让位槽内部,所述内齿轮的上方设置有引导机构,当内齿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引导机构联动推动条上下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环,所述引导环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搅拌筒的内顶面上,所述引导环的底端内环面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引导环进行定位,所述引导环的侧壁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由多个水平设置的S型槽连通组成,所述引导槽内部滑动设置有引导销,所述引导销的一端贯穿引导槽后固定在推动条的侧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定位槽,所述固定块固定在遮挡板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和凹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定位槽开设在引导环的侧壁上,所述定位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贯穿凹槽后插设在定位槽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内齿轮上设置有插接机构,所述插接机构用于将内齿轮和引导环插接定位,所述插接机构包括固定条、引导条,所述固定条固定于内齿轮的顶部且位于引导环的外壁与搅拌筒内壁之间,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外部贯通的通孔,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引导环的一侧固定有插接杆,所述滑块远离引导环的一侧固定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和插接杆均滑动贯穿对应的通孔,所述滑块靠近引导环的一侧和滑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插接杆的外侧,所述引导条固定在搅拌筒的侧壁上,所述引导条靠近定位块的一端开设有引导面。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搅拌筒的侧壁进行冲洗的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储液箱、储液槽、增压槽、连通槽、出液孔,所述储液槽开设在内齿轮的顶面上,所述储液槽的顶部密封转动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顶面和搅拌筒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多个L型杆,所述增压槽开设在T型条的内部,并且所述增压槽的一侧与T型槽连通,所述储液箱套设固定在搅拌筒的外壁上,所述储液箱的顶面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储液箱的内壁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固定有硬管,所述硬管贯穿搅拌筒、密封环后延伸进入储液槽内部,所述储液槽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弹性管,所述弹性管的底端贯穿T型条并延伸进入增压槽内部,所述弹性管与T型条滑动密封,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增压槽相连通,所述增压槽的内部设置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一侧固定在T型槽的内壁上,所述引导块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推动销,所述引导块和推动销滑动连接的位置均开设有斜面,所述推动销的外侧滑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连通槽的内壁上,所述推动销远离引导块的一侧固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远离引导块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中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的边缘处固定有拉拽弹簧,所述拉拽弹簧远离透水孔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套上,所述出液孔贯穿开设在连通槽的上下两端。
[0014]优选的,所述出液孔内部设置有对出液孔进行单向密封的单向排液机构,所述单向排液机构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滑动密封设置在出液孔内部,所述密封塞靠近连通槽的一端固定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外侧滑动套设有定位网板,所述定位网板固定在出液孔的内壁上,所述延伸杆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定位网板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延伸杆的外侧。
[0015]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温度感应器,所述加热板固定在搅拌筒的内壁内部,所述温度感应器固定在遮挡板的底面上,所述加热板、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包括搅拌筒(1),所述搅拌筒(1)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搅拌筒(1)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出料管(3),所述进料口(2)边缘处铰接有密封门(4),所述出料管(3)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的顶面上固定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搅拌筒(1)的顶面并延伸进入搅拌筒(1)内部后固定有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上固定有多个搅拌叶(8),所述搅拌杆(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定位环(9),所述定位环(9)的侧壁和搅拌筒(1)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多个连接杆(10),所述搅拌筒(1)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搅拌筒(1)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搅拌筒(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内齿轮(11),所述内齿轮(11)和搅拌杆(7)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当搅拌杆(7)转动时,所述搅拌杆(7)联动传动机构带动内齿轮(11)转动;所述内齿轮(11)的底面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安装条(12),两个所述安装条(12)的底端共同固定有连接环(13),所述连接环(13)套设在搅拌杆(7)的外侧,所述安装条(12)靠近搅拌筒(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多点刮动机构,当所述内齿轮(11)转动时,所述多点刮动机构在搅拌筒(1)的内壁表面进行多点上下刮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和第三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4)套设固定在搅拌杆(7)上,所述第二齿轮(15)转动连接在搅拌筒(1)的内顶面上,所述第二齿轮(15)和第一齿轮(14)的外侧共同套设有同步带(17),所述第三齿轮(16)与第二齿轮(15)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6)与内齿轮(11)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11)的下方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用于对下方的混合物进行遮挡,所述遮挡机构包括遮挡板(18)、下料口(19),所述遮挡板(18)的顶面与内齿轮(11)的底面滑动接触,所述遮挡板(18)的顶面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柱(20),所述连接柱(20)的顶端固定在搅拌筒(1)的内顶面上,所述下料口(19)开设在遮挡板(18)的顶面上,所述下料口(19)和进料口(2)之间共同固定连通有连接管(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刮动机构包括T型槽(22),所述T型槽(22)开设在安装条(12)的靠近搅拌筒(1)一侧的外壁上,所述T型槽(22)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条(23),所述T型条(23)为柔性材质,所述T型条(23)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端部固定有刮板(25),所述刮板(25)与搅拌筒(1)的内壁相接触,并且所述刮板(25)的四边均开设有斜面,所述T型条(23)的顶端固定有推动条(26),所述推动条(26)的顶端滑动贯穿内齿轮(11)后延伸出去,所述T型条(23)的底端固定有滑动条(27),所述安装条(12)的底端内部开设有让位槽(28),所述让位槽(28)与T型槽(22)内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条(27)插设在让位槽(28)内部,所述内齿轮(11)的上方设置有引导机构,当内齿轮(11)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引导机构联动推动条(26)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环(29),所述引导环(29)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搅拌筒(1)的内顶面上,所述引导环(29)的底端内环面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引导环(29)进行定位,所述引导环(29)的侧壁上开设有引导槽(30),所述引导槽(30)由多个水平设置的S型槽连通组成,所述引导槽(30)内部滑动设置有引导销(31),所述引导销(31)的一端贯穿引导槽(30)后固
定在推动条(26)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智能制造用生产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32)、定位槽(33),所述固定块(32)固定在遮挡板(18)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块(3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4),所述凹槽(3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35),所述定位块(35)和凹槽(34)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峰王雨舟葛云涛叶晓明李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