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式静电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62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摩擦式静电产生装置,涉及一种粉末喷涂用的静电喷枪。其技术方案为:套筒穿设于一呈中空状的静电管中,并在套筒内设置一静电轴,套筒内部表面呈起伏的弯曲面,而静电轴外表面亦形成与套筒弯曲面相对应的弯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粉末间的摩擦,使粉末不需要另外其它的设备而使其带有静电,涂覆效果亦大大地加强,静电管可用绝缘材料制成,降低了静电产生装置的成本。(*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末喷涂用的静电喷枪。目前粉末喷涂用的静电喷枪大都是采用在静电管的一端使粉末带有电荷,从其另一端喷出,使粉末涂覆到欲遮盖的金属板上的方式进行喷涂,但均存在有静电管容易被粉末阻塞,枪体老化,喷出的粉末被碳化等缺陷,其原因皆因粉末从初始状就带有电荷所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式静电产生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套筒穿设於一呈中空的静电管中,并在套筒内设置一静电轴,套筒内部表面呈起伏的弯曲面,而静电轴外表面亦形成与套筒弯曲面相对应的弯曲面。本技术利用粉末间的摩擦,使粉末不需要另外其它的设备而使其带静电,涂覆效果亦大大地改善,静电管可用绝缘材料制成,降低了静电产生装置的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附图3为静电轴20外形图。见附图1、2、3,本技术包括静电管10、静电轴20、套筒30、喷头44及头部12。套筒30置於呈中空状的静电管10中,且套筒30内亦插置有静电轴20,喷头44及头部12分别固接于静电管10的两端,呈中空状的头部12外缘有一平面13,把手15通过螺钉紧固于平面13上,静电管10通过固定销18固定於头部12上,导电柱19通过螺钉固定于头部12的外缘,头部12内依序置有呈环状的锥套33及铜套32,其中铜套32与导电柱19接触,用以配合静电轴20产生静电,头部12前端套接有一呈中空状的延伸管40,延伸管40设有一输入管41,用以输入粉末,延伸管40的周缘有一喷入孔42,用以供气体喷入带动粉末。静电管10外周缘一端有一呈L形的凹槽11,当静电管10套入头部12时,可由头部12上的导电柱19嵌入凹槽11,静电管10另一端依序设有垫圈34及套头35,套头35后端的连接部36穿过垫圈34以及静电管10的后端,从其后端穿出,用以防止气体及粉末泄漏,套筒30端部固定有一止挡圈31,用以防止静电轴20滑动。套筒30的内部表面呈起伏弯曲面300,而静电轴20表面亦形成与套筒30弯曲面300相对应的弯曲面22,其中套筒30弯曲面300最低点线与静电轴20弯曲面22的最高点线保持有一适当距离。当使用本技术时,令粉末通过套筒30与静电轴20间时,由于套筒30内部与静电轴20表面形成的弯曲面300、22,而使两者间通道呈曲折状,粉末互相碰撞之间与静电轴20的碰撞之间,摩擦产生静电,令粉末带有电荷,使将从喷头44喷出的粉末附着于欲覆盖的金属板上。权利要求1.摩擦式静电产生装置,包括静电管(10)、静电轴(20)、套筒(30)、喷头(44)及头部(12),套筒(30)置於呈中空状的静电管(10)中,且套筒(30)内亦插置有静电轴(20),喷头(44)及头部(12)分别固接于静电管(10)的两端,其持征在于套筒(30)的内部表面呈起伏弯曲面,而静电轴(20)表面亦形成与套筒(30)弯曲面(300)相对应的弯曲面(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式静电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30)弯曲面(300)最低点线与静电轴(20)弯曲面的最高点线保持有一适当距离。专利摘要摩擦式静电产生装置,涉及一种粉末喷涂用的静电喷枪。其技术方案为套筒穿设于一呈中空状的静电管中,并在套筒内设置一静电轴,套筒内部表面呈起伏的弯曲面,而静电轴外表面亦形成与套筒弯曲面相对应的弯曲面。本技术利用粉末间的摩擦,使粉末不需要另外其它的设备而使其带有静电,涂覆效果亦大大地加强,静电管可用绝缘材料制成,降低了静电产生装置的成本。文档编号H02N1/00GK2618365SQ03225019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邱碧娃 申请人:东莞正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擦式静电产生装置,包括静电管(10)、静电轴(20)、套筒(30)、喷头(44)及头部(12),套筒(30)置於呈中空状的静电管(10)中,且套筒(30)内亦插置有静电轴(20),喷头(44)及头部(12)分别固接于静电管(10)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套筒(30)的内部表面呈起伏弯曲面,而静电轴(20)表面亦形成与套筒(30)弯曲面(300)相对应的弯曲面(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碧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正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