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化草地补播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9523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退化草地补播生态修复方法。包括:1)补播草种选择;2)肥料施用;3)免耕补播;4)播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深根型与浅根型、喜光型与避光型牧草进行搭配混播,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牧草品种在不同演替阶段的产量优势,以及在水分和养分利用方面的互补性,促进退化草地改良后的高产与稳产,提高牧草营养价值和品质。采用免耕补播,翻耕深度仅位于土壤表层,且随着补播的完成,紧跟着由镇压的过程,既保证了种子的有效着床,又将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减小到最小。另外,对于部分退化严重,原生植被覆盖度小的区域,覆盖草帘,有效改善土壤墒情,降低夏季高温对补播牧草幼苗的高温伤害,显著提高补播幼苗成活率。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化草地补播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退化草地补播生态修复方法,属于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地上播种一些适应性强、饲用价值高的牧草,以改善草地植物群落结构、恢复局部裸地和退化地、增加地表覆盖度、促进退化草地的进展演替,同时提高牧草的产量与优良牧草比例,这是退化草地恢复与改良的一项重要的半人工、近自然的恢复措施。补播是改良退化草地的有效途径,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天然草地补播改良工作都极为重视,同时因操作简单、投入少、见效快而备受关注。
[0003]以往的实践中,退化草原补播多采用以深耕翻或浅耕翻的方式。由于深耕翻或浅耕翻容易导致表层土壤结构破坏,造成地表蒸发增加,引起地表沙化,不利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另外,在实践中,如果补播草种选择、补播时间和技术掌握不恰当,容易造成补播草种生态萌发率低,幼苗枯死,补播的成效不够显著,因此在推广应用中受到限制。此外,加强播后的管理与合理利用也是退化草地补播修复成败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我国北方退化草地补播生态修复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退化草地补播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0006]1)补播草种选择
[0007]首先,根据适应性、利用目的、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或已育成品种进行补播;
[0008]其次,草种选择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深根型与浅根型、喜光型与避光型原则搭配混播;
[0009]再次,根据不同的退化程度,选择相应的草种搭配进行混播;
[0010]2)肥料施用
[0011]根据退化状况,选择对应的肥料及施肥量进行养分的补充;
[0012]3)免耕补播
[0013]根据补播区域的地形条件和区域大小确定补播方式:对于地势平坦机械容易到达地块,采用免耕补播的方式;对于地形复杂机械不易作业或面积较小的地块采用人工撒播或条播,人工撒播后用耙子把种子均匀覆土,还进行镇压;
[0014]根据待修复样地退化程度和草种的适生条件,确定播量;
[0015]在原生植被生长较弱且雨季来临前补播;
[0016]对于重度退化或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在播种后设置草帘;
[0017]4)播后管理
[0018]对补播后区域进行围封管理,当年禁牧,等2年后进行秋季割草或冬季放牧。
[0019]上述方法步骤1)中,用于中度退化草地混播的草种为生态适应性广和饲用价值高
的豆科与禾本科植物;用于重度退化草地混播的草种为一年生和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植物;
[0020]多年生植物苗期生长缓慢,持续时间长,伴播生长迅速的一年生植物则既可起到迅速形成产量的作用,也可增加覆盖度的作用防止风蚀、水蚀等对草地的破坏,为多年生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退化草地的高产和稳产;
[0021]常用的一年生植物包括青莜麦、青谷子、一年黑麦草、箭筈豌豆等。
[0022]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肥料可选择复合肥、有机肥、腐殖酸肥和尿素;
[0023]其中,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物理性状好、见效快等优点。在适宜时间施肥,可快速解决植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植物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24]有机肥和腐殖酸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富含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为植物提供全面营养,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有机肥和腐殖酸肥见效慢,可根据实际需求择优选择;
[0025]尿素一般有需要时追肥使用;
[0026]一般禾本科牧草为主的草地需要多施些氮肥,豆科牧草为主的草地需要多施些磷、钾肥;
[0027]如割草地施用无机肥料,春季追肥每公顷施45

60kg氮、30

40kg五氧化二磷、30

45kg氧化钾,可同时施入或直接施用一定比例的复合肥;秋季追肥磷、钾肥为主,每公顷约施25

30千克五氧化二磷、30

45千克氧化钾;
[0028]无机肥料、颗粒有机肥和腐殖酸肥一般利用免耕机进行沟施,特殊地形机械不易操作的地块或小面积少量施肥可采用人工撒施、穴施等方法;粉末状有机肥和腐殖酸肥可采用撒肥机撒施。
[0029]上述方法步骤3)中,播种量控制在1~3kg/亩;
[0030]补播的时间是草地修复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原生植被少、生长弱的时间段进行补播有利于补播物种竞争资源以及快速生长。
[0031]补播时间要考虑适于种子萌发和萌发后幼苗生长。具体补播时间根据当地气候状况,春季一般在每年4月底~5月初,有些地方由于试验地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将补播时间定在雨季进行。
[0032]依据种子的大小,将大小一致、差异小的种子进行均匀混合后一起播种,差异较大的种子分开播种;
[0033]一般小粒种子播深1~2cm,大粒种子播深3~5cm,行距20~30cm。
[0034]补播过程中,将种子箱和化肥箱分开,避免因为种子和肥料间隔太近造成烧种、烧苗的现象,提高补播牧草的出苗率和幼苗成活率。
[0035]对于重度退化或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在播种后设置单层的草帘,以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夏季高温对补播植物幼苗的伤害,起到保护幼苗的作用;同时,草帘腐烂分解后,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改善土壤的孔隙度和通气性。
[0036]出苗阶段对补播恢复成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刚补播的幼苗嫩弱,经不起牲畜的践踏,要加强围封管理,当年必须禁牧,等2年后才可进行秋季割草或冬季放牧,要给牧草2
~3个季节的连续生长时期;对于补播后的打草场,保留打草带,并保持合适的留茬高度。
[003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退化草地补播修复方法。
[003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退化草地补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质量比1:1:1的杂花苜蓿、羊草和冰草作为补播物种,施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作为底肥,采用免耕补播机进行补播作业,播种后覆盖草帘,即可。
[0039]上述方法中,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5kg/亩;
[0040]播种量为2.5kg种子/亩。
[004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42](1)补播草种的选择:选择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深根型与浅根型、喜光型与避光型牧草进行搭配混播,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牧草品种在不同演替阶段的产量优势,以及在水分和养分利用方面的互补性,促进退化草地改良后的高产与稳产,提高牧草营养价值和品质。
[0043](2)免耕补播:以往退化草地改良实践和标准规范中,多采用深耕翻或浅耕翻,翻耕深度在10~30厘米,恰好是干旱和半干旱区草原植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化草地补播生态修复方法,包括:1)补播草种选择首先,根据适应性、利用目的、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或已育成品种进行补播;其次,草种选择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深根型与浅根型、喜光型与避光型原则搭配,模拟原生植被各自在草群中的占比进行混播;再次,根据不同的退化程度,选择相应的草种搭配进行混播;2)肥料施用根据退化状况,选择对应的肥料及施肥量进行养分的补充;3)免耕补播根据补播区域的地形条件和区域大小确定补播方式:对于地势平坦机械容易到达地块,采用免耕补播的方式;对于地形复杂机械不易作业或面积较小的地块采用人工撒播或条播,人工撒播后用耙子把种子均匀覆土,还进行镇压;根据待修复样地退化程度和草种的适生条件,确定播量;在原生植被生长较弱且雨季来临前补播;对于重度退化或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在播种后设置草帘;4)播后管理对补播后区域进行围封管理,当年禁牧,等2年后进行秋季割草或冬季放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于中度退化草地混播的草种为豆科与禾本科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扬鲁小名白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