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量调节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45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流量调节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装置,其中水流量调节结构包括进水座,所述进水座具有腔室,所述进水座上设有均与腔室相流体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管,设于进水座的腔室中,所述过水管的第一端的周缘位于出水孔的周缘处,所述过水管的周壁上开设有将进水孔和出水孔相流体连通的过水孔,所述过水孔沿过水管的轴向延伸;筒体,开口朝向过水管的第二端,所述筒体罩设在过水管上并能沿过水管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筒体能将过水孔的局部遮蔽;弹性件,作用于筒体上,使筒体始终保持向远离过水管的方向移动的趋势,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长度的过水孔,使得流量调节的范围大,适用的水压调节范围同样较大。用的水压调节范围同样较大。用的水压调节范围同样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流量调节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浴节水
,具体涉及一种水流量调节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水龙头、花洒或者起泡器等卫浴出水产品的内部,通常设置有流量调节结构,该流量调节结构的作用在于:当进水的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出水流量不会随水压的增加而变化,出水量基本保持恒定,因此,可确保出水产品在不同水压条件下获得相同的流量,使出水产品的出水效果稳定,确保节水及舒适性。
[0003]如专利号为CN201911258455.2(公开号为CN11078792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流量控制器及起泡器》,包括壳体和片状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壳体的顶部为开放的一端,所述片状体覆盖所述出水孔,所述片状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具有弹性的支脚,所述片状体通过所述支脚支撑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周围环绕设有用于改变壳体底部与片状体之间的距离的流量控制件,所述片状体覆盖至少部分的流量控制件。水流从上盖的过水孔进入流量控制器内,并且冲击片状体从片状体和流量控制件之间的空间流向壳体底部的出水孔,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大,片状体承受的水压逐渐变大,支脚发生弹性变形,片状体下降且与流量控制件之间的距离变小,出水流量能够保持恒定。
[0004]片状体通过四个支脚支撑在壳体内,从图中可以看出,支脚的长度较短,这样片状体和流量控制件之间的初始装配间隙就不会太大,会导致在水压较低的条件下,水流量较小。
[0005]又如专利号为CN201310701499.4(公开号为CN10380650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流量调节器》,具有环形的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的节流体,其在其本身和设置在内圆周侧和/或外圆周侧的通道壁上的调节轮廓之间限定控制缝隙,其内部的通流横截面是可变化的。但是在水压增大时,节流体变形可能会将控制缝隙完全堵死,导致水流直接无法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过水通道可调范围大的水流量调节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防止水压过大时将水流堵死的水流量调节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水流量调节结构的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流量调节结构,包括
[0010]进水座,所述进水座具有腔室,所述进水座上设有均与腔室相流体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
[00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12]过水管,设于进水座的腔室中,所述过水管的第一端的周缘位于出水孔的周缘处,所述过水管的周壁上开设有将进水孔和出水孔相流体连通的过水孔,所述过水孔沿过水管的轴向延伸;
[0013]筒体,开口朝向过水管的第二端,所述筒体罩设在过水管上并能沿过水管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筒体能将过水孔的局部遮蔽;
[0014]弹性件,作用于筒体上,使筒体始终保持向远离过水管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0015]为了便于将筒体、弹性件等设置在进水座中,所述进水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侧敞口的底座以及能拆卸地盖设在底座的敞口处的盖板,所述底座和盖板之间围成所述腔室,所述进水孔开设在盖板上,所述出水孔开设在底座的对着盖板的壁面上。这样先将筒体、弹性件设置在底座中后,再将盖板盖上。
[0016]为了便于将过水管、筒体、弹性件设置在进水座中,所述进水座包括壳体和出水板,所述壳体包括一侧敞口的底座以及能拆卸地盖设在底座的敞口处的盖板,所述底座和盖板之间围成所述腔室,所述出水板设于腔室中,所述进水孔开设在盖板上,所述出水孔开设在出水板上,所述底座的位于出水板下游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口。这样先将筒体、弹性件、出水板设置在底座中后,再将盖板盖上;在底座上开设出水口的好处在于能对水流进行流态整理。
[0017]为了在将底座安装在其他部件上后能对底座定位,所述底座的敞口端处向外延伸成型有一圈凸缘。
[0018]为了适配部件的进水通道的进水端处的锥形结构,所述凸缘的外壁面呈沿着水流方向朝向底座中心倾斜的斜面。
[0019]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水座的开设有出水孔的壁面上设有凸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的端部能与凸部相抵,且在此状态下,所述筒体仅将过水孔的局部遮蔽。
[0020]优选地,所述筒体的迎着水流的壁面呈沿水流方向逐渐扩径的锥状结构,以便缓和入口水流的冲击并引导水流,同时承受水压并传递给弹性件,以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
[0021]为了便于设置弹性件,所述过水管插装在出水孔中,所述过水孔开设在过水管的外壁面上并在轴向上贯通过水管,所述过水管中插装有与其固定相连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弹性件为能在其轴向上变形的柱体,所述弹性件一端与筒体相连,另一端安装在插孔中。安装柱的设计在于防止弹性件发生倾倒,保证筒体运动的可靠性,提高水流量调节的精度。
[0022]优选地,该水流量调节结构的各部件均为塑料件,从而使该水流量调节结构生产成本低,重量轻,同时不易腐蚀生锈,寿命较金属制控制器更长。
[0023]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上述水流量调节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底座自进水通道的进水端插入进水通道中,所述凸缘能抵挡在进水通道的进水端的外侧。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水流调节结构涉及部件少,结构简
单;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水管,在过水管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过水孔,筒体能够沿过水管的轴向移动,从而调节遮蔽的过水孔长度,在水压较低时,过水孔被遮蔽的长度较短,水流量较大,在水压较大时,过水孔被遮蔽的长度较长,适当的降低水流量,使水流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样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长度的过水孔,使得流量调节的范围大,适用的水压调节范围同样较大;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凸部,筒体在朝着过水管移动到与凸部相抵,此时筒体不能继续朝着进水管运动,且此时筒体仅将过水孔的局部遮蔽,这样以保证过水孔不会被封闭堵死以及使得出水流量达到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的剖视图;
[0032]图8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水流量调节结构包括进水座、过水管2、筒体3和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流量调节结构,包括进水座,所述进水座内部具有腔室(13),所述进水座上设有均与腔室(13)相流体连通的进水孔(122)和出水孔(1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水管(2),设于进水座的腔室(13)中,所述过水管(2)的第一端的周缘位于出水孔(112)的周缘处,所述过水管(2)的周壁上开设有将进水孔(122)和出水孔(112)相流体连通的过水孔(21),所述过水孔(21)沿过水管(2)的轴向延伸;筒体(3),开口朝向过水管(2)的第二端,所述筒体(3)罩设在过水管(2)上并能沿过水管(2)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筒体(3)能将过水孔(21)的局部遮蔽;弹性件(4),作用于筒体(3)上,使筒体(3)始终保持向远离过水管(2)的方向移动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座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一侧敞口的底座(11)以及能拆卸地盖设在底座(11)的敞口处的盖板(12),所述底座(11)和盖板(12)之间围成所述腔室(13),所述进水孔(122)开设在盖板(12)上,所述出水孔(112)开设在底座(11)的对着盖板(12)的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座包括壳体(1)和出水板(5),所述壳体(1)包括一侧敞口的底座(11)以及能拆卸地盖设在底座(11)的敞口处的盖板(12),所述底座(11)和盖板(12)之间围成所述腔室(13),所述出水板(5)设于腔室(13)中,所述进水孔(122)开设在盖板(12)上,所述出水孔(112)开设在出水板(5)上,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黎敏石义杰蒋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杰敏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