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添发专利>正文

磁动力回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26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以永磁铁为动力源的机械回转装置。主要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主转子和协力转子,两者通过固定在各自心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两种转子上都装有永磁铁,并且,该装置还包含一组刹车机构。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定子”和转子都是回转体,就可方便地选择其中适合之心轴作为动力输出轴,而且,对于不同的动力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单组、串联或并联组合方式,使得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是一种以永磁铁为动力的机械回转装置。现代人类文明生活离不开各种动力,而各种动力的产生又与各种能源的有效利用休戚相关。自然界能提供的能源,诸如煤炭、石油等已越来越少,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开发不同的新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来替代煤炭、石油以供应人类的不同需求。然而,水能、风能等能源都因有特定场所与目标的限制而无法普及化地供应或使用,尤其无法使之成为可活动式地使用;太阳能则因日光因素而在使用上受到相当地限制。据各国专利文献报导,研究利用永磁铁使机械设备不停地运转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如日本专利昭59-156170、59-220085、60-113678,中国专利85108086.0、86197148.0、8620110.0都作了报导,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磁体间同性相斥产生推力、异性相吸产生拉力的原理设计而成。基本结构是由一个静止的外套(定子)和一个转体(转子)组成,在外套和转体上各以一定方式布置有若干永磁体,则处在外套和转体上的磁体间因极性不断变换而不断产生使转子转动的力矩。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另一种结构的以磁力作动力源的机械回转装置,使定子和转子都成为回转体,两者作相反方向之相对回转运动,而可选择其中适合之转轴为输出动力轴,并配置一刹车装置控制其转动与停止,以使装置更趋实用。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于回转装置壳体中设置有两种转子-带有输出心轴的主转子和协助主转子转动的协力转子,两者通过固定在各自心轴上的齿轮互相啮合联接。主转子和协力转子上外缘之相应位置处都装有用永磁铁制成的磁块,则当主转子和协力转子上的磁块转动至位于同极性相斥范围时便产生推动力,从而推动转子转动,而当转至异极性之相吸范围时,吸力即拉动转子转动。为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充分的运用价值,本专利技术还包含一组能控制回转装置转动或停止的刹车机构。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或动力要求,主转子与协力转子两者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排列方式,例如,当主转子为单数个时,协力转子可为单数个或复数个,但当协力转子个数在两个以上时,这些协力转子必须以相等间距均布于主转子外缘;当协力转子为单个数时,主转子可为单数个或复数个,同样,当主转子个数在两个以上时,这些主转子也必须以相等间距排列于协力转子外缘。又如,主转子与协力转子之组成可为单一组或多组串联、并联结构。所谓串联结构,即在同一心轴上串接数个主转子,相对应地在另一同一心轴上串接数个协力转子,使成为上下多层叠置串接结构;所谓并联结构,即在两组由单一主转子分别与复数协力转子所构成之组合中,利用另一协力转子把它们并联成联动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转子结构系由外缘罩、罩盖、磁块、磁块固定座、心轴及齿轮组成,其中外缘罩、罩盖及磁块固定座用非导磁性材料制成,磁块固定在磁块固定座之沟槽中,并使外缘罩套合于磁块固定座外,而罩盖则固定于其两端口,心轴设置在磁块固定座之中心,该心轴之一端固定一齿轮。本专利技术中的协力转子系由与主转子结构相同的外缘罩、罩盖、磁块、磁块固定座、心轴及齿轮组成。固定在该协力转子心轴一端的齿轮与主转子一端的齿轮相啮合,并且,为保证回转装置运转的精确性和平稳,必须保证各齿轮之外径与其相应的转子外径相一致,并使两啮合齿轮具有精确的啮合性能。一般情况下主转子之外径应相等或大于协力转子的外径。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固定在磁块固定座沟槽中的磁块可以有多种方式磁块在主转子上的固定方式可以使其作用面平行于主转子之圆周面,也可以使其作用面垂直于圆周面,即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转子上之磁块其作用范围可在平行于圆周面至垂直于圆周面之90度角度范围内作为其作用区,最佳的固定方式是依据主转子与协力转子两者周径比率不同而选择其最大动能的倾斜角度位置固定,即主转子上之磁块的安装位置最好具有一倾斜角度,其斜角大小以主转子与协力转子的周径比而定。磁块在协力转子上的固定方式为使其作用面垂直于转子圆周(亦即磁块平行于圆周方向固定)。并且使主转子上之磁块数量相等或多于协力转子上之磁块数量,又,使在主转子上各磁块位置中心点之圆周距相等,此时,在排列位置上需使主转子上之磁块与协力转子上之磁块持有一角位差(亦即使主转子上之磁块在等回转时落后于协力转子上磁块一小段距离)。再者,主转子与协力转子上各磁块固定时必须使内、外面之磁极皆为同极对应。本专利技术中所包含的刹车机构可以是装在回转装置壳体外侧的利用磁力的移动式磁块刹车机构,或装在回转装置壳体内部的固定式磁块刹车机构;也可以是装在动力输出轴上的刹车碟。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动力回转装置的“定子”和转子都是回转体,就可方便地选择其中适合之转轴作为动力输出轴,而且,对于不同的动力需求和使用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单组、串联或并联组合方式,使得使用更为方便、广泛。本专利技术中的磁块刹车机构既能使本装置变得更有实用价值,而且结构也较简单。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主转子的构造纵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主转子的构造横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协力转子的构造纵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协力转子的构造横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协力转子的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之磁块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磁块固定方式之一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磁块固定方式之二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磁块固定方式之三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刹车方式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种刹车方式之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刹车机构分解之一的示意图。图13为图11所示刹车机构分解之二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以串联方式组合之实施例例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以并联方式组合之实施例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之主转子如图1、图2所示。由图见,主转子的结构是,在以非导磁性材料制成之磁块固定座3中央置一心轴1,并以一键2结合定位,于其边缘则取依圆周比率计算倾斜角度之等间距位置上设置多对磁块5,并以固定塞9定位后再于外侧套一外缘罩6,于罩体两端口再覆以一罩盖7使结合为一体,并于心轴1下端固定一齿轮8。由图3、图4所示之协力转子构造图可见,其中除了磁块12系平行于圆周方向排列定位外,其余包括磁块固定座11、心轴10、外缘罩13、罩盖14及齿轮15等结构及其配合均与上述主转子相同。上述两种转子相互结合状态如图5所示,由图见,主转子17和协力转子18装在同一个壳体16中。本实施例中,协力转子18有两只,对称地布在主转子17外缘。为使转子旋转顺畅,在主转子17和两协力转子18之心轴1、10上下两端套有轴承19、20。为保证磁块等圆周距排布之各转子的精确回转,对设置在心轴1和10下端的齿轮8和15必须保证其外径与各转子外径相等和具有良好的啮合性能。固定在主转子17和协力转子18上之磁块5和12除具有图2、图4所示的弧形外,还可制成如图6所示的多种形状,如正方形磁块21,长方形磁块22,圆板形磁块23或重叠磁块24,并且,不论应用何种形状之磁块,其固定于主、协力转子上之内、外面时,必须使其磁极为同极对应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由图4见,固定在协力转子18上之磁块12有两对,对称地并依弧面平行于转子圆周方向安装在磁块固定座沟槽中由图2和图9见,固定在主转子17上之磁块有三对,以120度均布在主转子17磁块固定座沟槽中,磁块5在沟槽中具有一适当的倾斜角度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定子和转子上各以一定方式布置有若干永磁体的磁动力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装置壳体16中设置有带有输出心轴的主转子17和协助主转子转动的协力转子18两种转子,两者通过固定在各自心轴1和10上的齿轮8和15互相啮合联接;主转子17和协力转子18外缘之相应位置处都有装用永磁铁制成的磁块5和12;并且,还包含一组能控制回转装置转动或停止的刹车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添发
申请(专利权)人:周添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