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24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氧舱。本申请公开一种充气氧舱,其包括可充气柱形舱体和充气支撑限位架,充气支撑限位架包括位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底部且能够支撑定位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导向限位架,所述导向限位架套设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周向外表面,所述导向限位架至少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顶部连接。通过充气支撑代替现有的配件组装,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的悬吊件和支撑支架,且材质可以选用可折叠的材质,使用时不需要铺开,直接从进气口进行充气即可自动展开,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存放、运输,安装简单,运输方便,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氧舱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充气氧舱。

技术介绍

[0002]微压氧疗在国内外已经运用的较为广泛,不仅用于养生、美容、保健,还可用于因运动引起的运动性损伤、疲劳的治疗;能调整和提高运动员的机体能力,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对运动性损伤也有很好的疗效。
[0003]现有的软体氧舱包括氧舱本体和支撑该氧舱本体的支架,将氧舱本体通过悬吊件悬吊在支架上。购买氧舱时必须配备支撑支架,并需要将氧舱本体和支撑支架安装固定。如需将氧舱转移,需将本体和支架进行拆卸,到达目的地时再进行安装。现有支架配件多,运输麻烦,并且会产生较多的运输成本;并且使用前必须派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门安装,或者查阅说明书进行安装,在运输和安装中产生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用于微压氧舱的支撑支架配件多,运输麻烦,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气氧舱,通过充气支撑代替现有的配件组装,节省了悬吊件和支撑支架,且材质可以选用可折叠的材质,使用时不需要铺开,直接从进气口进行充气即可自动展开,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存放、运输,安装简单,运输方便,成本低。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充气氧舱,其包括可充气柱形舱体和充气支撑限位架,充气支撑限位架包括位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底部且能够支撑定位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导向限位架,所述导向限位架套设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周向外表面,所述导向限位架至少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顶部连接。
[0006]使用充气氧舱时,通过增压主机首先向充气支撑限位架进行充气,当充气支撑限位架内产生气压后,支撑架沿可充气柱形舱体的轴向方向自动撑开,且导向限位架沿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径向方向自动撑开,快速地将可充气柱形舱体全方位地支撑开,以此,通过充气支撑代替现有的配件组装,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的悬吊件和支撑支架,安装方便简单且快捷,提高了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充气支撑效率,方便人员进入舱内,当充气支撑限位架中的气压超过一定数值后,增压主机切换气路,向可充气柱形舱体进行充气,开始为用户进行微压氧疗。且可充气柱形舱体和充气支撑限位架的材质可以为可折叠材质,使用时可以不需要铺开,直接从进气口进行充气即可自动展开,不使用时可以进行折叠存放和运输,安装简单,运输方便,成本低。
[0007]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充气支撑限位架包括一对分别套设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两端的所述导向限位架。导向限位架被设置成一对,导向限位架可以在可充气柱形舱体的两端沿径向方向向四周撑开,以从两端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一方面提高了充气支撑效率,另一方面增加导向限位架与可充气
柱形舱体的支撑接触面积,使得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更加稳固可靠。
[0008]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一对所述导向限位架相互平行设置。可以使得可充气柱形舱体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稳定性。
[0009]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稳定性,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一对所述导向限位架倾斜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延伸方向,且一对所述导向限位架沿底部向顶部方向彼此远离。增加了导向限位架与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接触面积,使得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更加稳固可靠,另一方面,导向限位架充气时,能够沿自身倾斜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不仅能够沿径向方向向四周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还可以辅助支撑架沿轴向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提高充气支撑效率。
[0010]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限位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A,所述夹角A的范围为:30
°
≤A≤70
°
。倾斜的一对导向限位架充气时,能够沿自身倾斜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一方面能够沿径向方向向四周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另一方面能够沿轴向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夹角A越大,沿径向方向向四周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效果越好,夹角A越小,沿轴向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效果越好,将夹角A的范围设置为:30
°
≤A≤70
°
,能够平衡两者效果,达到最佳的充气支撑效果。
[0011]为了提高一对导向限位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一对导向限位架对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效果,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气支撑限位架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导向限位架的充气连接架。由此,一方面能够加强一对导向限位架之间的连接,使得充气支撑限位架整体结构稳固,另一方面,充气连接架还能够辅助支撑架沿轴向方向撑开并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进一步提高充气支撑效率。
[0012]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同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充气连接架,且至少一个所述充气连接架在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高度的1/2

4/5高度位置。因此,根据实际使用时对结构稳固性和重起支撑效率的需求,可以设置多个充气连接架。用户进出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入口一般设置于顶部,将至少一个充气连接架设置在可充气柱形舱体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可充气柱形舱体高度的1/2

4/5高度位置,方便对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入口周围进行支撑,方便用户进出。
[0013]为方便、快速地支撑可充气柱形舱体,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所述导向限位架和所述充气连接架为一体充气结构。因此通过一个充气接口即可对支撑架、导向限位架和充气连接架同时进行充气,提高充气支撑效率。
[0014]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的连接性,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气连接架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通过热合连接结构连接;和/或所述导向限位架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通过热合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通过热合连接结构连接。因此,当可充气柱形舱体和充气支撑限位架为未充气的聚拢状态时,各个结构之间不会错位,同时便于充气时引导各个结构的成型。
[0015]在充气氧舱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为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中部形成有放置空间,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底部能够嵌合于所述放置空间。因此,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底部被支撑架环绕,有助于提高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底部的稳固性,防止可充气柱形舱体倾倒。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充气氧舱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充气氧舱一种实施例中充气支撑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充气氧舱一种实施例中可充气柱形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充气氧舱一种实施例中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充气氧舱另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充气柱形舱体;和充气支撑限位架,其包括位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底部且能够支撑定位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支撑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导向限位架,所述导向限位架套设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周向外表面,所述导向限位架至少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氧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充气支撑限位架包括一对分别套设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两端的所述导向限位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氧舱,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导向限位架相互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氧舱,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导向限位架倾斜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延伸方向,且一对所述导向限位架沿底部向顶部方向彼此远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可充气柱形舱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A,所述夹角A的范围为:30
°
≤A≤7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博王麒宇华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