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限同专利>正文

全封闭自消式组合无耗能动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96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此动力机是利用磁体间相互作用力制成。-在技术上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将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置于全封闭的磁管中与半固定于其中的动磁体相作用以产生动力。其特征在于:磁管分为横剖面相同的内外两个区域(用磁管壁隔离),C/(L↓[1]+L↓[2])个规格相同的组合磁体分别置于其中并固定相互位置,C/2(L↓[1]+L↓[2])个动磁体于内外两个区域间往返运动;保证在动磁体于一个区域中与其间的组合磁体相作用的同时为另一个区域的组合磁体的运动让出空间……如此反复进行,从而在整体上构成无耗能的运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全封闭的磁场中的磁体作用力制成的无耗能动力机。全封闭自消式无耗能动力机(00121187.0)的缺陷在于L区域占总区域一半的比重,即运动时只有一半路程真正做功;而要克服各自无法持续提供动力的缺陷必须将若干运动主体相互连接相互弥补则势必增大空间浪费。本专利技术采用“运动主体的自身组合”使此方案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制造方案(一)当动磁体发生位移时,磁管内部与组合磁体作用的磁场减弱直至消失而出现于管外部的磁场却无法被利用。本方案在动磁体的运动区域设置两个横剖面相同的磁管及各自运动于同一磁管中的组合磁体,使动磁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会为组合磁体提供动力。其技术要求为Ⅰ、磁管壁在整体上是内部磁力线闭合的环状磁体(附图说明图1),将磁管分为横剖面相同的内外两个区域,由静止壁、内外旋转壁及动磁体的一部分组成(图2),其间隙皆取无摩擦时的最小值。Ⅱ、内旋转壁安装于旋转轴上,旋转轴之位置与静止壁相固定;外旋转壁安装于轴承内环上,轴承外环之位置与静止壁相固定;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规格相同)分别于两个区域中安装于各自的旋转壁上,与磁管内壁的间隙同样取无摩擦时的最小值。Ⅲ、动磁体的功能是一、在(图3)所示的顶部位置与内区域中的组合磁体相作用使之带动旋转轴旋转同时为外区域中的组合磁体的通过让出空间;二、运动至(图4)所示的底部位置为内区域的组合磁体的通过让出空间同时与外区域的组合磁体作用使之带动外旋转壁(轴承内环)旋转;三、无论在其运动范围的任何位置上,都会保证磁管壁是完整的环状磁体且始终为组合磁体提供动力。具有(图5)所示的形状特征,内部磁力线弧度与磁管壁内之磁力线弧度相似(图6)。Ⅳ、两个区域中的组合磁体之数量相等且总体上为动磁体的两倍;动磁体呈等分圆周分布,所有的组合磁体在整体上等分圆周。由于动磁体及组合磁体都等分周围,所以整个磁管上各处的运动过程皆同时进行。实施例1两个区域中的组合磁体的极性相同,其运动方向一致;实施例2不同区域中的组合磁体之极性相异,其运动方向相反。制造方案(二)本方案的目的是消除动磁体于磁管中所受组合磁体的反作用力。实施例1内部磁场方向相同的磁管组共同使用完整的动磁体,而与动磁体相作用的不同磁管的相同区域的组合磁体对外显的极性彼此相反(图7)。实施例2不同磁管的相同区域的组合磁体极性相同;管壁内磁场方向彼此相反的磁管组合一起,将磁极方向彼此相反的动磁体相互固定(图8)。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方式,都使两种性质的磁管交叉组合,最外侧的两个磁管性质相同。不同磁管的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的内旋转壁安装于同一个旋转轴上,另一个方向运动的内旋转壁都固定于这个旋转轴上的轴承上(图9),将每相邻的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内旋转壁用齿轮连接起来以保证运动的一致;外旋转壁之间同样用齿轮连接(图10)。制造方案(三)1、在静止壁上安装齿轮以固定动磁体的位置,于中部齿轮旁边安置可带动其旋转的齿轮(或齿轮组)H(图11);在动磁体上固定磁极方向相反的磁体E、F,其间隙位于动磁体的中部位置(图11);在磁管组的两侧于内旋转壁所在的旋转轴上安装旋转环,环上包括可带动齿轮旋转的齿状带AA′、CC′以及可和E、F相作用的磁体BB′、DD′(图12)。当内区域的组合磁体运动接近动磁体时,旋转环上的齿状带AA′开始触动齿轮(齿轮组)H使整个中部齿轮旋转以带动动磁体向底部运动,动磁体到达底部时,AA′离开H同时环上的磁体BB′开始与E、F相作用(与E相吸,与F相斥;磁体之间不接触)以固定动磁体的位置(图13);继续旋转当内区域之组合磁体越过动磁体之位置时,旋转环上的CC′触动H的另一端使中部齿轮反向旋转同时BB′与E、F分离,直至动磁体回到原位,CC′离开H,磁体DD′与E、F相作用以固定其位置(图14)……按此规律进行。2、最外侧的磁管的内旋转壁与外旋转壁各自用齿轮与旋转环相连接,从而整体上的运动保持一致。3、磁管组上以圆心为对称的每组两个动磁体用(图15)所示的装置相连接(除去两个动磁体之连线垂直于重力方向的一组)以化解其重力,此装置安装于上述旋转环的外侧;除去以圆心为对称的两个动磁体之连线平行于重力方向的一组,皆各自使用(图16)的方式用磁体消除其重力。按照上述要求,磁管上动磁体之数量应取偶数值。※每个磁管中需要组合磁体C/(L1+L2)个,即需要动磁体C/2(L1+L2)个(C为内区域的周长;L1、L2分别为动磁体及组合磁体的长度)。则内区域中相邻的两个组合磁体之间的距离为2L1+L2,外区域中两个组合磁体之间的距离大于2L1+L2。由公式y=-L(X-C/2L)2+C2/4L可知,在每一个区域中,当L区域与其之间的距离等长时,总功率为最大值(C为整个区域的周长;L的含义为当每个组合磁体从一个动磁体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时,所做的功与这个动磁体往返一次的消耗相等的运动区域的长度)。-假设C与L取定值。独立地分析,虽然内外两个区域长度不等而各自中的L区域的长度及数量相同以至无法同时满足上述的配置,但由于动磁体本身运动所需消耗的组合磁体的运动路程同时影响着两个区域,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将此路程表现为二者的长度之差。当内区域之组合磁体恰好完全越过动磁体之位置时,处于底部位置的动磁体与外区域的组合磁体尚存在一定距离,于此段路程动磁体要完成从底部回至顶部的运动(图17);当外区域之组合磁体恰好完全越过动磁体的位置时,处于顶部位置的动磁体与内区域的组合磁体之间存在同样的距离,于此区间动磁体将完成由顶部回至底部的运动(图18)。此区域称之为过渡区。于过渡区中动磁体对组合磁体的作用力不会减小,由于此时动磁体处于内区域的两个组合磁体之间,所以统称为内区域的作功;而外区域的作功路程恰好也占其一半的比重;内外区域同时满足了对C/2L的配置。事实上,包括过渡区的作功在内的所谓“内区域的作功”大于真正的内区域一半路程的作功,因为过渡区的作功主体的一半属于外区域的组合磁体,而外区域的作功路程稍长。当磁管中的磁力线完全处于平行状时,动磁体往返一次的消耗可以仅看作是克服其惯性的作功,可用上述过渡区的作功中多出的部分来弥补。※两种磁体的规格取F/(L1+L2)的最大值。其中,F为每一个组合磁体于动磁体的平行磁力线区的受力(即动磁体完全处于一个区域中对其间的每一个组合磁体的作用力)。F/(L1+L2)的最大值即(F×数量)的最大值即总功率的最大值。※中部齿轮与齿轮(齿轮组)H的转速之比为a/b的值(图19)。其中,中部齿轮是指与动磁体直接作用的部分,齿轮(齿轮组)H是指直接与旋转环上的齿状带接触的部分。权利要求1.全封闭自消式组合无耗能动力机,利用全封闭的磁场中的磁体作用力制成,其技术特征在于Ⅰ、磁管壁在整体上是内部磁力线闭合的环状磁体(图1),将磁管分为横剖面相同的内外两个区域,由静止壁、内外旋转壁及动磁体的一部分组成(图2);Ⅱ、内旋转壁安装于旋转轴上,旋转轴之位置与静止壁相固定;外旋转壁安装于轴承内环上,轴承外环之位置与静止壁相固定;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规格相同)分别于两个区域中安装于各自的旋转壁上;Ⅲ、动磁体的功能是一、在(图3)所示的顶部位置与内区域中的组合磁体相作用使之带动旋转轴旋转同时为外区域中的组合磁体的通过让出空间;二、运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封闭自消式组合无耗能动力机,利用全封闭的磁场中的磁体作用力制成,其技术特征在于:Ⅰ、磁管壁在整体上是内部磁力线闭合的环状磁体(图1),将磁管分为横剖面相同的内外两个区域,由静止壁、内外旋转壁及动磁体的一部分组成(图2);Ⅱ、内旋转 壁安装于旋转轴上,旋转轴之位置与静止壁相固定;外旋转壁安装于轴承内环上,轴承外环之位置与静止壁相固定;两端显同极的组合磁体(规格相同)分别于两个区域中安装于各自的旋转壁上;Ⅲ、动磁体的功能是:一、在(图3)所示的顶部位置与内区域中的组合 磁体相作用使之带动旋转轴旋转同时为外区域中的组合磁体的通过让出空间;二、运动至(图4)所示的底部位置为内区域的组合磁体的通过让出空间同时与外区域的组合磁体作用使之带动外旋转壁(轴承内环)旋转;三、无论在其运动范围的任何位置上,都会保证磁管壁是完整的环状磁体且始终为组合磁体提供动力;具有(图5)所示的形状特征,内部磁力线弧度与磁管壁内之磁力线弧度相似(图6);Ⅳ、两个区域中的组合磁体之数量相等且总体上为动磁体的两倍;动磁体呈等分圆周分布,所有的组合磁体在整体上等分圆周; Ⅴ、两个区域中的组合磁体极性相同,其运动方向一致;或两个区域中的组合磁体极性相异,运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限同
申请(专利权)人:吴限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N[中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