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877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1
本申请涉及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及系统,将相机拍摄范围转换为第一图形映射于GIS地图上,计算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通过判断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来判定相机拍摄范围与待举证图斑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执行拍摄动作,增加了举证影像有效性,大大提高了拍摄举证影像的拍摄效率。摄效率。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自然资源调查举证
,特别是涉及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和行业对各种资源、资产和空间范围内容进行调查、监测、举证等工作日益频繁。在自然资源的实地调查工作中,通常先由外业工作人员使用移动智能设备以图斑为目标,实地拍摄举证影像,然后将举证影像上传,再由内业工作人员进行资料审核,最终将审核结果上报给主管部门。传统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采用的是举证软件APP来拍摄,该软件通过集成智能拍照设备基础的相机拍照功能进行拍摄举证影像。
[0003]然而,传统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具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不能准确定位移动设备或无人机相机拍摄的影像是否有效覆盖到要调查举证的目标图斑区域。这会导致许多目标图斑区域外的影像大量存在,从而使得举证影像的有效性低,导致重新拍摄的次数较多,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不能准确定位移动设备或无人机相机拍摄的影像是否有效覆盖到要调查举证的目标图斑区域的问题,提供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0007]获取相机参数和拍摄方位参数,依据所述相机参数和拍摄方位参数计算第一图形所有顶点的坐标;所述第一图形为相机拍摄范围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映射的图形;
[0008]将所述第一图形所有顶点的坐标导入移动终端的GIS地图,以将所述第一图形在GIS地图中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的外边框显示为第一颜色的实线边框;
[0009]将待举证图斑所有顶点的坐标导入移动终端的GIS地图,以将待举证图斑在GIS地图中显示;待举证图斑的外边框显示为第二颜色的实线边框;
[0010]计算所述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判断所述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是否小于待举证图斑面积的第一预设百分比;
[0011]若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图形面积的第一预设百分比,则控制相机进入可拍摄状态;
[0012]控制相机执行拍摄动作,将拍摄得到的图像作为举证影像。
[0013]本申请还包括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系统,包括:
[0014]相机;
[0015]处理终端,与所述相机通信连接,用于执行如前述内容提及的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
[0016]移动终端,与所述处理终端通信连接;
[0017]服务器,与所述处理终端通信连接。
[0018]本申请涉及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及系统,将相机拍摄范围转换为第一图形映射于GIS地图上,计算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通过判断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来判定相机拍摄范围与待举证图斑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执行拍摄动作,增加了举证影像有效性,大大提高了拍摄举证影像的拍摄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中第一图形和相机放置点的位置关系图。
[0021]图3为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图形面积的第一预设百分比时的用户端GIS地图示意图。
[0022]图4为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图形的第一预设百分比时的用户端GIS地图示意图。
[0023]图5为第一图形与第二图形的重叠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图形面积的第二预设百分比时的用户端GIS地图示意图。
[0024]图6为追踪点在相机预览窗口中的显示情况示意图。
[0025]图7为追踪点在GIS地图中的显示情况示意图。
[0026]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举证影像的拍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8]本申请提供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的应用于任何种类的自然资源的实地调查工作,自然资源种类包括但不仅限于山川,河流,森林,动物栖息地,以及名胜古迹。
[0029]此外,本申请提供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不限制其执行主体。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系统。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所述举证影像的拍摄系统中的处理终端。
[0030]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包括如下S100至S620:
[0031]S100,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0032]具体地,本申请的目的是想将相机拍摄范围(即相机预览窗口所覆盖的范围)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联动展示。因此,首先建立一个作为基准的三维空间坐标系。
[0033]S200,获取相机参数和拍摄方位参数,依据所述相机参数和拍摄方位参数计算第一图形所有顶点的坐标;所述第一图形为相机拍摄范围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映射的图形。
[0034]具体地,相机参数是相机本身的硬件参数,相机参数可以包括光圈大小、镜头焦
距、相机盲区数据的一种或多种。
[0035]拍摄方位参数则是与相机所处的位置,角度相关的参数。拍摄方位参数可以包括相机放置点坐标、方位角、拍摄空间位置、以及俯仰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6]请参考图2。相机放置点为0点,确定0点坐标后,以0点为起点,做一条射线OE。射线OE的绘制方向由方向角决定,因为方向角决定了相机的拍摄角度。假设正北方向是参考方向,如果方向角是0度的话,那么OE就是正北方向,如图2所示。垂直OE射线的有近端线段CD和远端线段AB两条线段,它们分别是相机可以拍摄到的最近距离和最远距离。近端线段CD和远端线段AB两条线段的长度均和相机盲区数据有关。
[0037]那么近端线段CD和远端线段AB之间的距离FE的长度以就可以得出。
[0038]例如,CD的长度为10米,AB的长度为80米,FE的长度为70米。但是要注意的是,实际拍摄中,FE的实际长度会受俯仰角的大小影响。俯仰角会使得相机镜头上仰或下俯。经过申请人经过有限次实验验证,当俯仰角为0度时,FE的实际长度就是70米。当俯仰角为45度时,FE的实际长度就变为10米。因此,可以得出FE的实际长度=FE在俯仰角为0度时的实际长度

(4/3)
×
俯仰角。
[0039]进一步地,可以根据FE的实际长度,计算出A点的坐标和B点的坐标。根据相机盲区数据和O点的坐标可以得到OF的长度,最终可以计算出C点和D点的坐标。
[0040]此时,A点,B点,C点和D点的坐标就全部得出,A点,B点,C点和D点围成的封闭图形就是第一图形,也就是相机拍摄范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获取相机参数和拍摄方位参数,依据所述相机参数和拍摄方位参数计算第一图形所有顶点的坐标;所述第一图形为相机拍摄范围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映射的图形;将所述第一图形所有顶点的坐标导入移动终端的GIS地图,以将所述第一图形在GIS地图中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的外边框显示为第一颜色的实线边框;将待举证图斑所有顶点的坐标导入移动终端的GIS地图,以将待举证图斑在GIS地图中显示;待举证图斑的外边框显示为第二颜色的实线边框;计算所述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判断所述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是否小于第一图形面积的第一预设百分比;若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图形面积的第一预设百分比,则控制相机进入可拍摄状态;控制相机执行拍摄动作,将拍摄得到的图像作为举证影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是否小于第一图形面积的第一预设百分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图形与待举证图斑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一图形面积的第一预设百分比,则控制相机进入不可拍摄状态;在GIS地图上显示第一移动提示标识;所述第一移动提示标识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图形靠近所述待举证图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相机进入不可拍摄状态包括:控制GIS地图中显示的虚拟拍摄按钮进入不可点击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相机进入不可拍摄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GIS地图中显示的第一图形的外边框由第一颜色的实线边框转变为第三颜色的虚线边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证影像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相机执行拍摄动作,将拍摄得到的图像作为举证影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举证影像拍摄完毕后,获取举证影像的相机参数、拍摄方位参数和拍摄时间节点;将举证影像、拍摄时间节点、举证影像的相机参数以及举证影像的拍摄方位参数相对应的存储于服务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证影像的拍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生杨江川左志杰冯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今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