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61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包括:煤粉罐、气化反应炉、煤气烧嘴,所述煤粉罐的出料口与气化反应炉的进料口连通,气化反应炉的出气口与煤气烧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环保的智能煤制气装置。通过采用上位机(电脑)+PLC+变频+数字传输等先进技术,使操作更简便,故障直观报警提示,数字比例调节,屏幕全方位监控等。并采用了二次火焰检测,大大提高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转气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煤炭是人类的重要能源资源,任何煤都可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把煤置于干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中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成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而非挥发性固体剩留物即为焦炭。焦炉煤气是一种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油漆、染料、医药、炸药等。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铸造,也可用来制造氮肥、电石。电石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化工产品。气化是指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气。低温干馏;把煤或油页岩置于550℃左右的温度下低温干馏可制取低温焦油和低温焦炉煤气,低温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加氢液化:将煤、催化剂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中有机质破坏,与氢作用转化为低分子液态和气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得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加氢液化的原料煤以褐煤、长焰煤、气煤为主。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很大的问题。
[000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包括:煤粉罐、气化反应炉、煤气烧嘴,所述煤粉罐的出料口与气化反应炉的进料口连通,气化反应炉的出气口与煤气烧嘴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煤粉罐顶端设置有进煤口。
[0006]优选的,所述煤粉罐的侧壁上设置有煤粉破包上料系统。
[0007]优选的,所述气化反应炉侧壁分层设置有二次气化风机。
[0008]优选的,所述煤气烧嘴上设置有三次助燃风机,所述气化反应炉的输出端与所述煤气烧嘴通过煤气管道连通,所述气化反应炉上设置有点火涡流风机,所述进煤口上设置有煤粉罐布袋除尘器,所述煤粉罐的出料口与二次燃料供给机的输入口连通,二次燃料供给机的输出端与燃料缓存罐的输入端连通,燃料缓存罐的输出端与燃料供给机的输出端连通,燃料供给机的输出端与气力密封螺旋泵的第一输出端连通,气力密封螺旋泵的第二输出端与煤粉输送罗茨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煤粉输送罗茨风机的输入端与煤粉破包上料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气力密封螺旋泵的输出端与点火涡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煤粉罐侧壁上设置有煤粉提升机,所述煤粉提升机的输出端与煤粉罐布袋除尘器的输入端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煤粉罐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斜板、动力箱、双输出轴电机、第一转轴、切割刀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
[0010]所述煤粉罐的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位于所述进煤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斜板上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斜板下端与所述动力箱顶端连接,所述动力箱侧壁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动力箱内壁上设置有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第一输出轴向下与第一转轴一端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底壁与切割刀片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壳体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第二输出轴向上与圆盘连接,所述圆盘顶端偏心处设置有相互贯穿且垂直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斜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斜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
[0011]所述圆盘左侧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顶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斜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箱底壁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导向口,所述滑轨底壁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二导向口,套管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底端连接,套管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导向口、第一导向口,所述套管内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有伸缩杆一端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底端连接,所述有伸缩杆另一端与刮板连接,所述切割刀片的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刮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斜板另一端与有筛网一端连接,筛网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
[0012]优选的,还包吹气混匀装置,所述吹气混匀装置包括:移动板、电机、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转轴、第一曲柄、风扇、第四转轴、第二曲柄、第三齿轮、内齿轮、连接板,
[0013]所述筛网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能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壳体内壁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一端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有第三转轴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有第三转轴另一端与第一曲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风扇,所述第一曲柄另一端与第四转轴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转轴另一端与第二曲柄一端连接,第二曲柄另一端与移动板侧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套设有内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啮合,两个所述内齿轮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滑轨两端设置有弹性限位块。
[0015]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包括:煤粉罐、气化反应炉、煤气烧嘴,所述煤粉罐的出料口与气化反应炉的进料口连通,气化反应炉的出气口与煤气烧嘴连通。将煤倒入至煤粉罐内,经过粉碎至超细粒径煤粉,通过管道输入到反应内,气化反应炉内控温在950

1050℃,通过二次气化风机分层给风,高温缺氧气化,使得煤粉达到最佳效果,通过管道输送到煤气烧嘴上,通过三次助燃风机提供充足氧气,使得火焰温度控制在1100度以下,燃烧充分稳定,大大减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0016]2.本专利技术采用用上位机(电脑)+PLC+变频+数字传输等先进技术,使操作更简便,故障直观报警提示,数字比例调节,屏幕全方位监控等。并采用了二次火焰检测,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圆盘及滑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罐(1)、气化反应炉(2)、煤气烧嘴(3),所述煤粉罐(1)的出料口与气化反应炉(2)的进料口连通,气化反应炉(2)的出气口与煤气烧嘴(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罐(1)顶端设置有进煤口(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罐(1)的侧壁上设置有煤粉破包上料系统(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反应炉(2)侧壁分层设置有二次气化风机(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烧嘴(3)上设置有三次助燃风机(7),所述气化反应炉(2)的输出端与所述煤气烧嘴(3)通过煤气管道(45)连通,所述气化反应炉(2)上设置有点火涡流风机(46),所述进煤口(4)上设置有煤粉罐布袋除尘器(47),所述煤粉罐(1)的出料口与二次燃料供给机(48)的输入口连通,二次燃料供给机(48)的输出端与燃料缓存罐(49)的输入端连通,燃料缓存罐(49)的输出端与燃料供给机(53)的输出端连通,燃料供给机(53)的输出端与气力密封螺旋泵(50)的第一输出端连通,气力密封螺旋泵(50)的第二输出端与煤粉输送罗茨风机(5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煤粉输送罗茨风机(51)的输入端与煤粉破包上料系统(5)的输出端连通,气力密封螺旋泵(50)的输出端与点火涡流风机(4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煤粉罐(1)侧壁上设置有煤粉提升机(52),所述煤粉提升机(52)的输出端与煤粉罐布袋除尘器(47)的输入端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煤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罐(1)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斜板(9)、动力箱(10)、双输出轴电机(11)、第一转轴(12)、切割刀片(13)、第一滑槽(14)、第二滑槽(15)、第一滑块(16)、第二滑块(17),所述煤粉罐(1)的壳体(8)内设置有第一斜板(9),所述第一斜板(9)位于所述进煤口(4)的下方,所述第一斜板(9)上端与所述壳体(8)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斜板(9)下端与所述动力箱(10)顶端连接,所述动力箱(10)侧壁与所述壳体(8)内壁连接,所述动力箱(10)内壁上设置有双输出轴电机(11),所述双输出轴电机(11)的第一输出轴向下与第一转轴(12)一端连接,第一转轴(12)另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10)底壁与切割刀片(13)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与所述壳体(8)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双输出轴电机(11)的第二输出轴向上与圆盘(44)连接,所述圆盘(44)顶端偏心处设置有相互贯穿且垂直的第一滑槽(14)和第二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6),所述第二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永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乔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