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鲜湿米粉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下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辊轴,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辊轴上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左侧的辊轴上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前端设置有收集框,且第二输送带后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后端设置有第一气缸。该鲜湿米粉传送装置第一输送带采用称重式输送带,以便于对米粉重量等额传输,同时该装置通过在第二输送带的底部设置可以向前自动推动的清理板,清理板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侧的清理海绵和清理刮板可以将杂质推送至收集框的内部,随后对杂质内部的固液进行分离,降低清理第二输送带的难度。降低清理第二输送带的难度。降低清理第二输送带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鲜湿米粉传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鲜湿米粉生产设备
,具体为鲜湿米粉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鲜湿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磨浆、糊化成型、冷却等生产工序加工,并未经干燥的米粉;米粉,是指大米经过清洗、磨浆或者是粉碎后,通过挤压等工艺生产加工而成的扁宽状或者条状的米产品;米粉最早起源于中国,距今为止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后流传到国外;在中国,米粉的分类和名称有很多,以地域命名的米粉产品就有百种;榨粉和切粉是依据加工成型的方式将米粉分为两类,市售米粉都可以以此分类命名;以米粉的加工和食用方式又可将米粉分为湿米粉、干米粉。
[0003]目前在生产鲜湿米粉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输送带对粉条进行输送,而由于粉条含有水分,则会导致输送带表面的湿润和残留杂质,不易清理,由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鲜湿米粉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采用输送带输送鲜湿米粉后输送带不易清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鲜湿米粉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下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辊轴,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辊轴上套设有第一皮带,且第一皮带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输送带左侧的辊轴上套设有第二皮带,且第二皮带下端套设在第一输送带右侧的辊轴上,所述第二输送带前端设置有收集框,且第二输送带后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后端设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前端设置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位于第二输送带底部,且清理板与第二输送带底部紧密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为倾斜结构,且第一输送带左侧高度高于第一输送带的右侧高度。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带前后两端的支架上均开设有开口,开口的长度大于清理板的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收集框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且收集框内壁设置有拦截网,并且收集框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拦截网一侧为内陷结构,且拦截网上设置有推板,并且推板一侧与第二气缸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清理板顶部设置有清理海绵,且清理海绵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清理刮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鲜湿米粉传送装置第一输送带采用称重式输送带,以便于对米粉重量等额传输,同时该装置通过在第二输送带的底部设置可以向前自动推动的清理板,清理板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侧的清理海绵和清理刮板可以
将杂质推送至收集框的内部,随后对杂质内部的固液进行分离,降低清理第二输送带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鲜湿米粉传送装置俯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鲜湿米粉传送装置第二输送带仰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鲜湿米粉传送装置清理板俯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鲜湿米粉传送装置收集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输送带,2、驱动电机,3、第一皮带,4、第二皮带,5、辊轴,6、固定座,7、第一气缸,8、第二输送带,9、第二气缸,10、推板,11、收集框,12、拦截网,13、清理板,14、清理海绵,15、清理刮板,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鲜湿米粉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一输送带1采用苏州国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JGC
‑
40型号的通用型称重输送带,以便于对米粉重量等额传输,第一输送带1下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8,且第二输送带8和第一输送带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辊轴5,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8均为表面为凹凸状的输送带,为现有技术,而选择此种输送带则是在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8倾斜输送粉条时也可以避免粉条向下掉落,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8均为倾斜结构,且第一输送带1左侧高度高于第一输送带1的右侧高度,第二输送带8左侧的高度低于第二输送带8右侧的高度,同时第二输送带8左侧的高度低于第一输送带1右侧的高度;第一输送带1的辊轴5上套设有第一皮带3,第一输送带1右侧的辊轴5上套设有第一皮带3,且第一皮带3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第一皮带3左侧套设在驱动电机2的轴上,第二输送带8左侧的辊轴5上套设有第二皮带4,且第二皮带4下端套设在第一输送带1右侧的辊轴5上,从而驱动电机2可以同时驱动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8进行运输,第二输送带8前后两端的支架上均开设有开口,第二输送带8前端的开口则是方便清理板13推动杂质穿过第二输送带8进入到收集框11的内部,而第二输送带8后端的开口则是便于清理板13复位后隐藏,避免清理板13影响第二输送带8运行,开口的长度大于清理板13的长度;第二输送带8前端设置有收集框11,第二输送带8外壳体与收集框11通过螺栓固定,且第二输送带8后端设置有固定座6,第二输送带8与固定座6通过螺栓固定,收集框11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9,收集框11左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气缸9,且收集框11内壁设置有拦截网12,收集框11与拦截网12通过螺栓固定,并且收集框1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6,收集框11与排水管16螺纹连接;拦截网12一侧为内陷结构,拦截网12右侧为凹陷结构,从而可以集中杂质,避免杂质堵塞拦截网12的中间区域,且拦截网12上设置有推板10,拦截网12与推板10接触不固定,并且推板10一侧与第二气缸9相连接,推板10左侧通过螺栓与第二气缸9固定;固定座6后端设置有第一气缸7,固定座6与第一气缸7外壁通过螺栓
固定,且第一气缸7前端设置有清理板13,第一气缸7与清理板13通过螺栓固定,清理板13位于第二输送带8底部,且清理板13与第二输送带8底部紧密贴合;清理板13顶部设置有清理海绵14,清理板13与清理海绵14通过胶水固定,清理板13与清理刮板15通过螺栓固定,且清理海绵14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清理刮板15,清理刮板15和清理海绵14的形状与第二输送带8上的凹凸形状相匹配,从而保证凹陷和凸起面的清理彻底;该鲜湿米粉传送装置通过在第二输送带8的底部设置可以向前自动推动的清理板13,清理板13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侧的清理海绵14和清理刮板15可以将杂质推送至收集框11的内部,随后对杂质内部的固液进行分离,降低清理第二输送带8的难度。
[001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鲜湿米粉传送装置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驱动第一皮带3和第二皮带4分别带动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8上的辊轴5转动,从而使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8开始运行,粉条通过第一输送带1慢慢落到第二输送带8上,当第二输送带8转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鲜湿米粉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下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8),且第二输送带(8)和第一输送带(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辊轴(5),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辊轴(5)上套设有第一皮带(3),且第一皮带(3)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第二输送带(8)左侧的辊轴(5)上套设有第二皮带(4),且第二皮带(4)下端套设在第一输送带(1)右侧的辊轴(5)上,所述第二输送带(8)前端设置有收集框(11),且第二输送带(8)后端设置有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后端设置有第一气缸(7),且第一气缸(7)前端设置有清理板(13),所述清理板(13)位于第二输送带(8)底部,且清理板(13)与第二输送带(8)底部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湿米粉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生,刘霞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品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