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风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一,所述门框的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二,所述门板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一,所述门板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二,所述门框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液压推杆,所述L型连杆一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所述门板二的侧面设置有紧急逃生装置;防滑杆的转动使齿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方形门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滑动,有利于在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导致自动风门无法打开时可使方形门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滑动,在事故发生时方便工作人员逃生,减少方形门在内置滑槽内壁面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风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
技术介绍
[0002]煤矿自动风门是用以在需要行人的巷道隔断风流或调节风量的设施,由于风门两侧风流压力的不同,尤其是在风流压力较大区域,风门的开启是相当费力,在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导致自动风门无法打开时,工作人员无法穿过风门区域进行逃生,降低自动风门的实用性。
[0003]为此,设计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可以在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导致自动风门无法打开时可使方形门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滑动,有利于在事故发生时方便工作人员逃生,并且有利于保证方形门的竖直移动,减少方形门在内置滑槽内壁面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一,所述门框的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二,所述门板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一,所述门板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二,所述门框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液压推杆,所述L型连杆一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所述门板二的侧面设置有紧急逃生装置。
[0006]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优选的,所述紧急逃生装置包括有方形门、内置滑槽与逃生出口,所述逃生出口开设在门板二的侧面,所述内置滑槽开设在逃生出口的内壁面,所述方形门滑动连接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优选的,所述紧急逃生装置还包括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齿板、蜗轮、转轴、调节槽与蜗杆,所述齿板固定连接在方形门的侧面,所述调节槽开设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调节槽的内壁面,所述蜗轮转动连接在转轴的表面,所述蜗杆啮合连接在蜗轮的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在调节槽的内壁面,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在蜗杆的端部,所述蜗杆通过轴承与门板二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有矩形凹槽和防滑杆,所述矩形凹槽开设在门板二的侧面,且所述矩形凹槽与调节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防滑杆固定连接在蜗杆的端部。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优选的,所述紧急逃生装置还包括有限位卡槽和滚轮,所述限位卡槽开设在方形门远离齿板的一侧,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限位卡槽的内壁面,且所述滚轮的表面与内置滑槽的内壁面相贴合。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优选的,所述齿板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齿板与内置滑槽的内壁面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防滑杆的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在转动时带动蜗轮转动,蜗轮的转动从而使啮合连接的齿板向上移动,齿板的移动从而带动方形门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滑动,有利于在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导致自动风门无法打开时可使方形门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滑动,在事故发生时方便工作人员逃生。
[0014]2.当方形门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滑动时,滚轮在内置滑槽的内壁面滚动,有利于减少方形门在内置滑槽内壁面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且齿板与内置滑槽的内壁面相贴合,有利于保证方形门的竖直移动。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的正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图2A中的放大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限位卡槽与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门框;
[0022]2、门板一;
[0023]3、门板二;
[0024]4、紧急逃生装置;41、方形门;42、内置滑槽;43、限位卡槽;44、滚轮;45、逃生出口;
[0025]5、升降装置;51、齿板;52、蜗轮;53、转轴;54、调节槽;55、轴承;56、蜗杆;57、矩形凹槽;58、防滑杆;
[0026]6、L型连杆一;
[0027]7、L型连杆二;
[0028]8、液压推杆;
[0029]9、承载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
[0032]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包括门框1,门框1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一2,门框1的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二3,门板一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一6,门板二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二7,门框1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液压推杆8,L型连杆一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9。
[0033]本实施方案中:液压推杆8与门框1转动连接,L型连杆一6与承载杆9转动连接,L型连杆二7与承载杆9转动连接,液压推杆8的输出轴与承载杆9转动连接,当该自动风门正常使用时,液压推杆8与电源连接,液压推杆8的运行推动承载杆9移动,从而可使门板一2和门板二3打开,以便于车辆或工作人员通过,在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导致自动风门无法打开时,工作人员无法穿过风门区域进行逃生,降低自动风门的实用性,借此基础上加入紧急逃生装置4。
[0034]进一步而言: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
[0036]结合上述内容:紧急逃生装置4包括有方形门41、内置滑槽42、限位卡槽43、滚轮44与逃生出口45,逃生出口45开设在门板二3的侧面,内置滑槽42开设在逃生出口45的内壁面,方形门41滑动连接在内置滑槽42的内壁面,限位卡槽43开设在方形门41远离齿板51的一侧,滚轮44固定安装在限位卡槽43的内壁面,且滚轮44的表面与内置滑槽42的内壁面相贴合;
[0037]紧急逃生装置4还包括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包括有齿板51、蜗轮52、转轴53、调节槽54、轴承55、矩形凹槽57、防滑杆58与蜗杆56,齿板51固定连接在方形门41的侧面,调节槽54开设在内置滑槽42的内壁面,转轴53固定连接在调节槽54的内壁面,蜗轮52转动连接在转轴53的表面,蜗杆56啮合连接在蜗轮52的表面,轴承55的外圈固定连接在调节槽54的内壁面,轴承55的内圈固定连接在蜗杆56的端部,蜗杆56通过轴承55与门板二3转动连接,矩形凹槽57开设在门板二3的侧面,且矩形凹槽57与调节槽54的内部相连通,防滑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包括门框(1),所述门框(1)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一(2),所述门框(1)的内壁面安装有门板二(3),所述门板一(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一(6),所述门板二(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二(7),所述门框(1)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液压推杆(8),所述L型连杆一(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承载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二(3)的侧面设置有紧急逃生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逃生装置(4)包括有方形门(41)、内置滑槽(42)与逃生出口(45),所述逃生出口(45)开设在门板二(3)的侧面,所述内置滑槽(42)开设在逃生出口(45)的内壁面,所述方形门(41)滑动连接在内置滑槽(42)的内壁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逃生装置(4)还包括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有齿板(51)、蜗轮(52)、转轴(53)、调节槽(54)与蜗杆(56),所述齿板(51)固定连接在方形门(41)的侧面,所述调节槽(54)开设在内置滑槽(42)的内壁面,所述转轴(53)固定连接在调节槽(54)的内壁面,所述蜗轮(52)转动连接在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健,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恒发矿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