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臂、泵水机构及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43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淋臂、泵水机构及清洗机,喷淋臂包括本体,本体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底壁与本体的顶壁之间共同围合成用于存储气体的集气腔,喷水孔位于集气腔中,顶板上开有对应喷水孔的喷口,且喷水孔上端与喷口下端之间具有能在水流喷射过程中产生负压的间隙,喷淋臂的顶部和/或侧部开有与集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淋臂,根据文丘里效应,在水流经过喷水孔、喷口射出过程中,可通过二者之间的间隙将集气腔中的空气吸入水柱中,从而使射流中夹带有气泡,该气泡在碗碟或果蔬表面破碎可提高污物剥离力,提高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吸气的方式将气体加入射流中,无需设置气泵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淋臂、泵水机构及清洗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碗碟、果蔬的清洗机中的喷淋臂结构,本技术还涉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泵水机构及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碗机作为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目前市场上的洗碗机一般分为台式、柜式、槽式三种,其中,台式洗碗机即为整体式独立结构,一般放置在台面上使用;柜式洗碗机也是一种独立结构,但需要嵌入到厨柜中使用;槽式洗碗机则是与水槽结合在一起,一般安装在厨房橱柜中使用。
[0003]上述各种形式的洗碗机一般均是通过水泵将水提起并喷向清洗空间中的碗碟从而达到清洗作用。例如,申请号为CN97236119.7的中国专利《微电脑光控全自动洗碗机》、申请号为CN00240098.7的中国专利《一种洗碗机》均披露了类似结构,该类结构中,喷向碗碟的水流冲击力较弱,且不够均匀,当碗碟较多时无法被水流覆盖,导致清洗效果较差。申请号为CN200710306898.5的中国专利《设有可改善去污效果的装置的洗碗机尤其是家用洗碗机》设置了汽化装置,用于产生可被引入洗碗机腔内的流体薄雾,以扩大喷向碗碟的清洗面积及提高清洗介质的均匀性,但是,该类结构仍旧无法解决喷出水流冲击力弱的问题。申请号为201610795828.X的中国专利《一种大型超声波自动洗碗机》设置了超声波发射头装置,并同时向清洗液中输入高压空气,利用超声波发射头装置使输入的高压空气在清洗液中形成气泡,超声波换能器用于提供能量给清洗液,使得清洗液中的气泡破裂产生冲击力,从而提高水流冲击力。但是,该类结构中,超声波与高压气泡之间产生的瞬间空爆现象需要在水中才能维持,当水流被水泵提升并循环喷出时,高压气泡难以到达碗碟表面即发生破裂,无法适用于水流喷射式的洗碗机结构中。另外,该类结构也只适用于大型的洗碗机器,难以适用于家庭用洗碗机中。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1721042431.X等中公开了通过向喷淋臂中加气,使水流中夹带气泡,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的方案。该方案需要设置气泵向喷淋臂中鼓入空气,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自动吸入气体从而使喷射水流中夹带气泡进而提高清洗效果且生产成本低的喷淋臂。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向喷射水流中稳定加气的喷淋臂。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臂的泵水机构。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臂的泵水机构清洗机。
[0009]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淋臂,包括本体,该本体中具有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流道,所述本体底壁上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顶壁和/或侧壁上开有喷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顶板,该顶板的底壁与所述本体的顶壁之间共同围合成用于存储气体的集气腔,所述喷水孔分布在与集气腔对应的区域,所述顶板上开有对应喷水孔的喷口,且所述喷水孔上端与喷口下端之间具有能在水流喷射过程中产生负压的间隙,所述喷淋臂的顶部和/或侧部开有与集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
[0010]优选地,所述本体的顶壁自两端向中间逐渐向下凹陷形成沥水区域,该沥水区域的边缘处开有供水排出的排水口。在喷淋臂向上喷射水流对碗碟进行清洗的过程中,水流在回落时不可避免的会打在喷淋臂上,且喷淋臂表面也始终存在水渍,这样就容易将少量水吸入集气腔中,长期如此不仅会影响集气腔中的存气量,进而影响向喷射水柱中加气体的量,而且集气腔中容易滋生细菌;采用上述结构,可将集气腔中的积水及时排出,从而提高加气的稳定性。
[0011]作为改进,所述本体的中央部位具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集水腔,所述沥水区域位于该集水腔的上方,所述集水腔的顶壁上开有与沥水区域相贯通、用于与动力机构的输出轴相配合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处设置有能防止水自集水腔进入集气腔中的密封圈。开设上述安装孔,可用于容纳输出轴的上端,便于与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上端进行装配;密封圈可防止集水腔中的水进入集气腔中,同时,沥水区域的积水穿过安装孔使密封圈保持润滑,可降低动力机构输出轴转动时上端的摩擦力,从而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过程中,集水腔的顶部会在叶轮转动下产生负压,这有利于将沥水区域的积水吸入安装孔处与密封圈共同形成水封,从而避免集气腔中的气量损失、避免集水腔顶部负压损失。
[0012]为了便于装配,所述集水腔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围绕安装孔外围布置的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于该安装槽中,所述密封圈的中央部位开有与输出轴相匹配的轴孔,所述密封圈的外周壁与安装槽内壁相抵。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装配后安装槽处的密封性。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与输出轴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密封圈的上壁面上开有围绕轴孔外围布置的集液槽,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的下边缘对应该集液槽的上端口布置。采用上述结构,沥水区域的积水穿过安装孔后可进入集液槽中并始终存储在此处,保持密封圈处的湿润,起到润滑作用。
[0014]优选地,所述沥水区域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围绕安装孔外围布置的围边,该围边上开有供围边外的水进入围边内的缺口。该结构利于降低集气腔中的气流扰动,提高加气稳定性。
[0015]优选地,所述排水口开设于本体顶壁上,且所述排水口的底壁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导流斜面,该导流斜面的上端与本体顶壁大致齐平。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将积水快速排出,另一方面,使外界油污不易进入集气腔中。
[0016]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本体端部的侧壁上。所述进气口的底壁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斜面,该斜面的上端与本体顶壁大致齐平。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外界油污不易进入集气腔中。
[0017]优选地,所述本体顶壁上设置有自喷水孔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喷嘴,相应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沿喷口轴向延伸的第二喷嘴。上述第一喷嘴、第二喷嘴有利于对水流进行引
导,从而形成喷射力较大的水柱。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嘴具有沿水流方向依次衔接的锥形段及第一直线段,所述锥形段的内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喷嘴的内径大于第一喷嘴上端的内径。上述锥形段有利于减少流体自流道进入第一喷嘴中的能量损失;根据文丘里效应,受限流体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会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而由伯努利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从而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进而产生吸附作用,本技术的第一直线段意在实现截面变小流速增大的作用,以使集气腔中的气体通过间隙被吸入水流中。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的轴向长度为5~7mm。本技术的第二喷嘴主要用于进行气液混合,第二喷嘴的尺寸决定气液混合后状态的稳定性,第二喷嘴的长度过长会造成射流能量损失、过小会造成气液混合状态不稳定,经验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臂,包括本体(1),该本体(1)中具有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流道(11),所述本体(1)底壁上开有与流道(11)相连通的进水口(12)、顶壁和/或侧壁上开有喷水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设置有顶板(2),该顶板的底壁与所述本体(1)的顶壁之间共同围合成用于存储气体的集气腔(20),所述喷水孔(13)分布在与集气腔(20)对应的区域,所述顶板(2)上开有对应喷水孔(13)的喷口(21),且所述喷水孔(13)上端与喷口(21)下端之间具有能在水流喷射过程中产生负压的间隙(100),所述喷淋臂(a)的顶部和/或侧部开有与集气腔(20)相连通的进气口(154);所述本体(1)顶壁上开设有排水口,以将集气腔(20)中的积水及时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顶壁自两端向中间逐渐向下凹陷形成沥水区域(15),该沥水区域(15)的边缘处开有供水排出的排水口(1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中央部位具有与进水口(12)相连通的集水腔(16),所述沥水区域(15)位于该集水腔(16)的上方,所述集水腔(16)的顶壁上开有与沥水区域(15)相贯通、用于与动力机构(3)的输出轴(31)相配合的安装孔(17),该安装孔(17)处设置有能防止水自集水腔(16)进入集气腔(20)中的密封圈(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16)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围绕安装孔(17)外围布置的安装槽(19),所述密封圈(18)设于该安装槽(19)中,所述密封圈(18)的中央部位开有与输出轴(31)相匹配的轴孔(181),所述密封圈(18)的外周壁与安装槽(19)内壁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7)的内周壁与输出轴(31)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密封圈(18)的上壁面上开有围绕轴孔(181)外围布置的集液槽(182),所述安装孔(17)的内壁面的下边缘对应该集液槽(182)的上端口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区域(15)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围绕安装孔(17)外围布置的围边(152),该围边(152)上开有供围边(152)外的水进入围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瀚郑峰魏本柱姚永磊施郑赞张昌海韩健健姜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