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40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包括机身壳体、轮子、机身上盖和机身下盖,机身壳体的外形为中空薄壁且上下开口,机身壳体的两侧至少对称装有两轮子,机身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机身上盖和机身下盖,机身壳体内腔靠近机身下盖处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的上下两端面至少各设置两个减速机接口,控制电路板的中部装有开关按键帽,机身壳体内腔靠近两轮子处分别装有减速机和减速机电机,轮子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与减速机电机相连,在机身壳体内腔中部装有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控制电路板、动力组件、电池和两轮子以集成式布置在机身壳体内部空腔和外部两侧,使本通用机身的内部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可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小型化和轻量化。小型化和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格斗机器人的机身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一方面,机身的内部结构不紧凑,空间利用率不高,无法实现小型化、轻量化设计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机身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均大量使用注塑工艺进行加工成型,因此现有机身的内外部结构的稳固程度及强度均不高。因此,仍需对现有机身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格斗机器人的机身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包括机身壳体、轮子、机身上盖和机身下盖,所述机身壳体的外形为中空薄壁且上下开口,所述机身壳体的两侧至少对称装有两所述轮子,所述机身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所述机身上盖和所述机身下盖,在所述机身壳体内腔靠近所述机身下盖处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上下两端面至少各设置两个减速机接口,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中部装有开关按键帽,在所述机身壳体内腔靠近两所述轮子处分别装有减速机和减速机电机,所述轮子与所述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电机相连,在所述机身壳体内腔中部装有电池。
[0004]本技术通过将控制电路板、动力组件、电池和两轮子以集成式布置在机身壳体内部空腔和外部两侧,使得本通用机身的内部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可实现小型化设计要求。
[0005]本技术通过在控制电路板的上下两端面至少各设置两个减速机接口,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支持两轮、四轮、六轮等任意偶数轮驱动模式。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轮子包括轮胎、轮毂内片和轮毂外片,所述轮胎的内外两侧分别装有所述轮毂内片和所述轮毂外片,所述轮子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减速机一端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轴孔并与所述轴孔之间键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壳体采用金属机身壳体。
[0008]本技术通过采用金属机身壳体可提升机身强度和耐冲击性能,大幅提高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机身壳体采用铝合金机身壳体。
[0010]本技术通过采用铝合金机身壳体可在提升机身强度和耐冲击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重量和提高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上盖采用碳纤维板,所述机身下盖采用透明PC板。
[0012]与现有注塑加工成型的机身上盖和下盖相比,本技术通过采用碳纤维板上盖和透明PC板下盖可在进一步减轻机身上盖和下盖重量的同时,大幅提升上下盖强度和可靠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壳体的外壁和所述机身上盖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和若干安装接口。
[0014]本技术通过在机身外周预留的若干螺纹孔和若干安装接口,可支持多种安装方式且可进一步提高本通用机身对于多种外接武器部件的兼容性。
[0015]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壳体的前侧面上开有若干减重孔。
[0016]所述减重孔可在保证机身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重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本通用机身的轻量化、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包括减速机壳体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机壳体内部装有所述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采用展开式四级圆柱齿轮减速组,总减速比45.7:1,所述减速机壳体采用铝合金减速机壳体,所述齿轮采用不锈钢齿轮,齿轮模数为0.3M。
[0018]所述展开式四级圆柱齿轮减速组可实现四级变速和大减速比,使得操作更加灵活。所述铝合金减速机壳体可确保本通用机身的高强度和轻量化要求,本技术通过采用大模数不锈钢齿轮,可提供更强动力和提高动力结构强度、可靠性,并能大幅提高工作寿命。
[0019]具体地,所述减速机壳体上设置三个电机安装接口,三个所述电机安装接口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三种电机布局。
[002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装有6pin接口或8pin接口,其中2pin用于供电,其余4pin或6pin分别支持配置有至少四种不同武器的所述格斗机器人。
[0021]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壳体采用CNC铣削加工制成或采用3D打印工艺制成。
[0022]本技术通过采用CNC铣削加工制成的机身壳体,可大幅提升机身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
[0023]本技术通过采用3D打印工艺制成的机身壳体,在大幅提升机身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的同时,还具有如下技术特点:成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优良,系统分辨率较高,可制作结构比较复杂的模型或零件。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立体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立体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图2所示实施例中拆除机身上盖的俯视立体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图1所示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图4所示实施例中拆除机身下盖的仰视立体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机身壳体;1.1

减重孔;2

轮子;2.1

轮胎;2.2

轮毂内片;2.3

轮毂外片;3

机身上盖;4

减速机;5

减速机电机;6

电池;7

机身下盖;8

开关按键帽;9

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

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结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设置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为解决现有格斗机器人的机身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如图1

5所示,包括机身壳体1、轮子2、机身上盖3和机身下盖7,所述机身壳体1的外形为中空薄壁且上下开口,所述机身壳体1的两侧至少对称装有两所述轮子2,所述机身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所述机身上盖3和所述机身下盖7,在所述机身壳体1内腔靠近所述机身下盖7处装有控制电路板9,所述控制电路板9的上下两端面至少各设置两个减速机接口,所述控制电路板9的中部装有开关按键帽8,在所述机身壳体1内腔靠近两所述轮子2处分别装有减速机4和减速机电机5,所述轮子2与所述减速机4相连,所述减速机4与所述减速机电机5相连,在所述机身壳体1内腔中部装有电池6。
[0034]本技术通过将控制电路板9、动力组件、电池6和两轮子2以集成式布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壳体(1)、轮子(2)、机身上盖(3)和机身下盖(7),所述机身壳体(1)的外形为中空薄壁且上下开口,所述机身壳体(1)的两侧至少对称装有两所述轮子(2),所述机身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所述机身上盖(3)和所述机身下盖(7),在所述机身壳体(1)内腔靠近所述机身下盖(7)处装有控制电路板(9),所述控制电路板(9)的上下两端面至少各设置两个减速机接口,所述控制电路板(9)的中部装有开关按键帽(8),在所述机身壳体(1)内腔靠近两所述轮子(2)处分别装有减速机(4)和减速机电机(5),所述轮子(2)与所述减速机(4)相连,所述减速机(4)与所述减速机电机(5)相连,在所述机身壳体(1)内腔中部装有电池(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2)包括轮胎(2.1)、轮毂内片(2.2)和轮毂外片(2.3),所述轮胎(2.1)的内外两侧分别装有所述轮毂内片(2.2)和所述轮毂外片(2.3),所述轮子(2)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减速机(4)一端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轴孔并与所述轴孔之间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格斗机器人的通用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1)采用金属机身壳体。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晋魏英达林朝辉王培晨陈友理孙英丽余威
申请(专利权)人:玄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