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39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凝胶毡片材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元件、第二移动元件以及浸胶槽;第一移动元件上方设有用于阻挡叠置的纤维片材的阻力板;浸胶槽为内凹的圆弧形,浸胶槽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移动元件、第二移动元件的端部,浸胶槽上方在浸胶槽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的外辊面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围绕圆周均匀布置的拨料条;浸胶槽外部设有原料罐,原料罐通过注入管路与浸胶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叠置的纤维片材分离成一片片地进行连续化浸渍和凝胶化,制得湿凝胶片材。材。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凝胶毡片材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气凝胶毡连续化生产是用卷材基材进行生产,所得产品也是卷材型的,产品包括预氧丝气凝胶、玻璃纤维气凝胶、陶瓷纤维气凝胶。然而客户有时候需要气凝胶毡片材产品,对于这些气凝胶毡片材产品,现有技术中有使用卷材气凝胶产品后续加工成片材产品,但这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此外,现有气凝胶毡片材产品制备工艺还有的采用浸胶槽浸渍的方式,将纤维片材叠置静置于浸胶槽内,将溶胶及凝胶催化剂注入浸胶槽内对纤维片材进行浸渍渗透,之后溶胶凝胶化,制得气凝胶毡片材。但是,由于纤维片材是一片片的,不是成卷的材料,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故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且纤维片材通常是叠置的,叠置的纤维片材用浸胶槽浸渍方式生产气凝胶毡片材产品时往往会因为纤维片材叠置而浸渍不均匀导致最后所得气凝胶毡片材产品质量不均匀、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元件、第二移动元件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浸胶槽;第一移动元件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阻挡叠置纤维片材的阻力板;阻力板具有最靠近第一移动元件和浸胶槽的第一端,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仅能够一张纤维片材通过的第一垂直距离,即一张纤维片材的厚度≤第一垂直距离<两张纤维片材的厚度;
[0006]浸胶槽为内凹的圆弧形,浸胶槽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移动元件、第二移动元件的端部,浸胶槽上方在靠近浸胶槽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连接有驱动电机,第一传动辊的外辊面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围绕圆周均匀布置的拨料条;浸胶槽外部设有原料罐,原料罐通过注入管路与浸胶槽连接;
[0007]第一移动元件、第一传动辊、第二移动元件将纤维片材自第一移动元件向第二移动元件方向传送,第一移动元件带动纤维片材自远离浸胶槽的一端向靠近浸胶槽的一端传送,第一传动辊带动纤维片材在浸胶槽内向第二移动元件方向传送,第二移动元件带动结合有溶胶的纤维片材自靠近浸胶槽的一端向远离浸胶槽的一端传送。
[0008]较好地,原料罐内可以直接储存经凝胶催化剂催化的溶胶,经凝胶催化剂催化的溶胶持续性地注入浸胶槽内,注入量保持浸胶槽内的经凝胶催化剂催化的溶胶在浸胶槽内的液面保持在纤维片材在第一传动辊挤压位置上有溢出,以保证纤维片材能够充分浸渍。此外,原料罐也可以包括储存有溶胶的溶胶罐和储存有凝胶催化剂的催化剂罐,溶胶罐和
催化剂罐分别通过注入管路与浸胶槽连接,溶胶与凝胶催化剂在浸胶槽内混合形成经凝胶催化剂催化的溶胶,与纤维片材复合。
[0009]本技术,所述阻力板优选下面三种结构:
[0010]结构

:所述阻力板为弧形面板,阻力板倾斜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上方,阻力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作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靠近浸胶槽的端部,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一垂直距离,第二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二垂直距离,第一垂直距离<第二垂直距离。
[0011]结构

:所述阻力板为平面板,阻力板倾斜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上方,阻力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作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靠近浸胶槽的端部,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一垂直距离,第二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二垂直距离,第一垂直距离<第二垂直距离。
[0012]结构

:所述阻力板为平面板,阻力板垂直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上方,阻力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作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靠近浸胶槽的端部,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一垂直距离,第二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二垂直距离,第一垂直距离<第二垂直距离。
[0013]结构

和结构

中,阻力板倾斜设置,可以将叠置的纤维片材预分离形成一个自下而上呈梯度排列的状态,第一移动元件继续带动最下方的纤维片材向浸胶槽方向传送,最下方的纤维片材穿过第一垂直距离,进而实现最下方纤维片材的分离。结构

的弧形面板较结构

的平面板,可以使叠置的纤维片材片与片之间预分离的程度更大,更有利于叠置纤维片材的分离。实际生产中,有时候需要传送尺寸较小的纤维片材,针对沿第一移动元件传送尺寸较小的纤维片材,结构

和结构

在使叠置的纤维片材预分离形成梯度时可能会使纤维片材向第一移动元件传送方向的反方向倾倒,进而造成第一移动元件传送事故,此时,可以采用结构

,阻力板垂直设置,可以直接阻挡叠置的纤维片材,最下方的纤维片材在第一移动元件的传送作用下穿过第一垂直距离进入浸胶槽,实现最下方的纤维片材与叠置的纤维片材分离。
[0014]较好地,一张纤维片材的厚度常用规格有2mm/3mm/6mm/10mm,为了满足不同厚度的纤维片材分离使用,阻挡板还包含有用以调整阻力板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的第一垂直距离的高度可调节机构,具体为:结构

和结构

中,所述阻力板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通过高度可调节机构垂直固定在第一移动元件上,第一垂直距离和第二垂直距离可以同幅度调节(同幅度指第一垂直距离、第二垂直距离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距离),也可以不同幅度调节,不同幅度调节时,在不更换阻力板的情况下,原有的阻力板会被迫发生弯曲,那么为了保证阻力板不被弯曲,可以多准备几个不同尺寸的阻力板,根据调节幅度选用与之匹配的阻力板、阻力板与高度可调节机构连接固定;或者结构

和结构

中,所述阻力板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通过高度可调节机构垂直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移动元件上,第一端、第二端不同幅度调节时,在不更换阻力板的情况下,将第一端或第二端拆卸移位后再通过可调节机构垂直安装固定在第一移动元件上;或者结构

中,所述阻力板的第一端通过高度可调节机构垂直固定在第一移动元件上;高度可调节机构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移动元件上均可。
[0015]较好地,所述高度可调节机构包括滑杆、滑槽和定位块,具体地,结构

和结构

中,在与阻力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的位置各自设有两根滑杆垂直固定在第一移动元件上,阻力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可沿滑杆上下滑动的滑槽,定位块穿过滑槽和滑杆并锁定滑槽和滑杆;结构

中,只需在与阻力板的第一端对应的位置设有两根滑杆垂直固定在第一移动元件上,阻力板的第一端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可沿滑杆上下滑动的滑槽,定位块穿过滑槽和滑杆并锁定滑槽和滑杆。
[0016]较好地,在浸胶槽靠近第二移动元件的坡面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二传动辊,第二传动辊连接有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元件、第二移动元件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浸胶槽;第一移动元件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阻挡叠置纤维片材的阻力板;阻力板具有最靠近第一移动元件和浸胶槽的第一端,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仅能够一张纤维片材通过的第一垂直距离;浸胶槽为内凹的圆弧形,浸胶槽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移动元件、第二移动元件的端部,浸胶槽上方在靠近浸胶槽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连接有驱动电机,第一传动辊的外辊面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围绕圆周均匀布置的拨料条;浸胶槽外部设有原料罐,原料罐通过注入管路与浸胶槽连接;第一移动元件、第一传动辊、第二移动元件将纤维片材自第一移动元件向第二移动元件方向传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板为弧形面板,阻力板倾斜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上方,阻力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作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靠近浸胶槽的端部,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一垂直距离,第二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二垂直距离,第一垂直距离<第二垂直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板为平面板,阻力板倾斜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上方,阻力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作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靠近浸胶槽的端部,第一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一垂直距离,第二端与第一移动元件之间有第二垂直距离,第一垂直距离<第二垂直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生产湿凝胶片材的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承潘广镇刘喜宗李静王琰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