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02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6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该车门把手组件包括支架、按压板及复位件,支架用于设置于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按压板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在转动的过程中,按压板能够用于与车门锁止机构的解锁杆抵顶,并能够用于驱动解锁杆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以对车门进行解锁;在按压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按压板用于封堵车门外板或车门内板上的把手开口;在按压板处于第二位置时,解锁杆位于解锁位置;复位件用于驱动按压板复位至第一位置。该车门把手组件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对车门的解锁,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制造的成本。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制造的成本。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制造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嵌入式的门把手需要通过手动或者电动的方式对把手进行滑动、按压或者旋转等操作,使把手露出车门外板,操作人员通过拉动把手实现车门的解锁。
[0003]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以按压弹出式的门把手为例,至少需要执行两个步骤:
[0004]1、先按压把手使得把手弹出;2、握住把手并拉动把手进行开锁;操作步骤稍显复杂,不便操作;
[0005]而且,按压弹出式的门把手结构复杂、且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会给在发生紧急情况下的救援造成困难;
[0006]此外,由于把手需要紧握,所以需要一定的厚度,该把手厚度方向上的侧面与门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在冬季结冰的状态下,把手的厚度会导致冰层的厚度也相应的增加,从而使得把手紧贴在门板上,不便于进行操作。
[0007]电动操作的情况下,电动弹出式的把手需要设置电机等部件,成本高;另外,电动弹出式的把手时常存在操作不灵的情况,无法快速有效地将车门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该车门把手组件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对车门的解锁,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制造的成本。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门把手组件,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设置于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按压板,所述按压板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在所述按压板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按压板能够用于与车门锁止机构的解锁杆抵顶,并能够用于驱动所述解锁杆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以对车门进行解锁;在所述按压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按压板用于封堵所述车门外板或所述车门内板上的把手开口;在所述按压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解锁杆位于所述解锁位置;
[0010]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按压板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0011]可选地,所述支架构造为能够罩设所述按压板的罩体结构,且所述罩体结构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把手开口相对设置的罩体开口。
[0012]可选地,所述按压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板本体和止挡结构,所述按压板本体用于封堵所述把手开口,所述止挡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按压板本体伸出所述把手开口。
[0013]可选地,所述止挡结构连接于所述按压板本体的边缘并构造为L形板,所述L形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平行于所述按压板本体并用于与所述罩体开口边缘处的内侧壁抵顶,所述第二板体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按压板本体。
[0014]可选地,在所述按压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L形板能与所述罩体开口边缘、
及所述把手开口边缘之间限定出L形间隙,所述L形间隙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间隙宽度相同。
[0015]可选地,所述罩体开口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开口,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罩体结构内并位于所述罩体开口的下方,且所述转动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0016]所述按压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长边边缘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复位件构造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并能够向所述转动轴施加使其带动按压板朝向第一位置转动的弹性力。
[0018]可选地,所述按压板由塑料材质制成。
[0019]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包括车门外板、车门内板、设置于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之间的车门锁止机构、以及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所述车门内板或所述车门外板上形成有把手开口。
[0020]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门。
[0021]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车门把手组件既可以作为车门内的把手组件,也可以作为车门外的把手组件;在作为车门内的把手组件时,把手开口对应地形成于车门内板上,在作为车门外的把手组件时,把手开口对应地形成于车门外板上。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设置支架,且在该支架上设置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的按压板。在驾乘人员需要打开车门的情况下,通过对按压板进行按压以使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运动的过程中,按压板实现对车门锁止机构的解锁杆的抵顶,并驱动解锁杆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在解锁杆运动至解锁位置的情况下,车门处于解锁的状态;驾乘人员进而向车门施加力的作用,以打开车门;在驾乘人员解除对按压板的按压的情况下,按压板会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对把手开口进行封堵,避免外界杂物的侵入。该车门把手组件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且成本低廉。
[002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把手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按压板处于第一位置;
[0026]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把手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按压板与处于锁止位置的解锁杆相抵顶;
[0028]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把手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按压板与处于解锁位置的解锁杆相抵顶,也即,该按压板处于第二位置;
[0029]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以及图4是从剖面线B剖得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示意简图,该车辆包括车门,该车门包括车门
把手组件。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
支架
ꢀꢀꢀꢀꢀꢀꢀꢀꢀ
11
ꢀꢀꢀꢀꢀꢀ
罩体开口
[0033]2ꢀꢀꢀꢀꢀꢀ
按压板
ꢀꢀꢀꢀꢀꢀꢀ
21
ꢀꢀꢀꢀꢀꢀ
按压板本体
[0034]22
ꢀꢀꢀꢀꢀ
止挡结构
ꢀꢀꢀꢀꢀ
221
ꢀꢀꢀꢀꢀ
第一板体
[0035]222
ꢀꢀꢀꢀ
第二板体
ꢀꢀꢀꢀꢀꢀ
220
ꢀꢀꢀꢀꢀ
L形间隙
[0036]2201
ꢀꢀꢀ
第一间隙
ꢀꢀꢀꢀꢀꢀ
2202
ꢀꢀꢀꢀ
第二间隙
[0037]3ꢀꢀꢀꢀꢀꢀ
转动轴
ꢀꢀꢀꢀꢀꢀꢀꢀꢀꢀꢀ
10
ꢀꢀꢀꢀꢀꢀ
车门外板
[0038]20
ꢀꢀꢀꢀꢀ
车门内板
ꢀꢀꢀꢀꢀꢀ
30
ꢀꢀꢀꢀꢀꢀ
解锁杆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40)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用于设置于车门外板(10)和车门内板(20)之间;按压板(2),所述按压板(2)通过转动轴(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1)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在所述按压板(2)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按压板(2)能够用于与车门锁止机构的解锁杆(30)抵顶,并能够用于驱动所述解锁杆(30)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以对车门进行解锁;在所述按压板(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按压板(2)用于封堵所述车门外板(10)或所述车门内板(20)上的把手开口(100);在所述按压板(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解锁杆(3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按压板(2)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构造为能够罩设所述按压板(2)的罩体结构,且所述罩体结构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把手开口(100)相对设置的罩体开口(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2)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板本体(21)和止挡结构(22),所述按压板本体(21)用于封堵所述把手开口(100),所述止挡结构(22)用于限制所述按压板本体(21)伸出所述把手开口(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22)连接于所述按压板本体(21)的边缘并构造为L形板,所述L形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221)和第二板体(222),所述第一板体(221) 平行于所述按压板本体(21)并用于与所述罩体开口(11)边缘处的内侧壁抵顶,所述第二板体(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修二王亚雄加藤武郎鬼头昌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