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92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废气处理领域内的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箱体的一端设有进风管,箱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靠近进风管的箱体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右侧的箱体内设有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等离子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等离子组件,等离子组件包括若干根等离子管,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之间设有电极净化单元,电极净化单元包括阳电极和阴电极,阳电极和阴电极上分别设有透气孔,阳电极和阴电极之间填充有若干个活性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广大农村及城市的生活垃圾大多采用填埋方式,垃圾没有实现减量化、资源化,严重的二次污染非常持久;而采取简易焚烧炉焚烧方式则严重污染大气及周边环境,城市垃圾一般收集后传送至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由于长期高频率高密度地进行垃圾中转处理,导致许多的病菌残留在空气中,有很多非常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染,而且,垃圾中转站有很大的异味,这些异味残留在空气中,很容易影响到工作者的心情,不利于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0003]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光催化氧化处理器等部件,但是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中各部件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而且,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为了便于有机类废气的分解氧化,需要额外向内注入臭氧等物质,在处理废气后,容易因臭氧残留产生二次污染,臭氧等二次污染物排出后会破坏大气层,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理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此装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进风管,箱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靠近进风管的所述箱体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右侧的所述箱体内设有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所述等离子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等离子组件,所述等离子组件包括若干根等离子管,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之间设有电极净化单元,所述电极净化单元包括阳电极和阴电极,阳电极和阴电极上分别设有透气孔,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之间填充有若干个活性碳。
[0006]本技术中,废气从箱体的进风管流入箱体内,空气先经过滤网,过滤网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过滤掉,然后空气继续流经一个等离子净化单元,等离子管同时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对箱体内空气中的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进行灭菌,同时,正负离子使废气中的微粒原子内的电子转换成带电的离子,有效去除废气中的臭味,然后净化后的废气从阳电极的透气孔流入电极净化单元,阳电极带正电,阴电极带负电,活性碳受阳电极和阴电极的电场作用,每一个活性碳转变为独立的电极,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组份先被活性碳吸附,然后在活性碳表面同时进行电化学氧化和还原反应进行有机组份的分解,将活性碳吸附的有机废气去除,实现二级净化,二级净化的废气再从阴电极上的透气孔流出至下一组等离子净化单元,进一步净化废气,净化后的空气从箱体出风管排出;本技术中等离子净化单元的设置,可对废气灭菌和除臭,净化效果好;电极净化单元的设置,进一步去除废气中的有机废气,处理效果
好;可应用于对废气的处理工作中。
[0007]为了方便更换活性碳,所述阳电极与阴电极之间设有网框,所述网框的上下两侧与箱体内壁相贴合,网框的前后两侧与箱体内壁相贴合,所述网框具有容纳空间,若干个所述活性碳填充在容纳空间内,所述网框的上下两端分别开有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上开口与下开口,网框正上方的所述箱体上设有与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料管,网框正下方的所述箱体上设有与下开口相连通的出料管。
[0008]为了方便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料管的上端经螺栓连接有上盖板,所述出料管向外的一端经螺栓连接有下盖板。
[0009]为了对阳电极和阴电机供电,所述阳电极上设有伸出箱体外的阳极电线插口,所述阴电极上设有伸出想体外的阴极电线插口。
[0010]为了实现等离子管的通电,所述等离子组件还包括连接在箱体内壁上的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设有若干个电源块,所述电源块与等离子管电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盒上设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排布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等离子管可插接在固定孔上。
[0012]为了提高支撑架的支撑强度,稳定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上支撑脚,所述上支撑脚经上连接螺栓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本体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下支撑脚,所述下支撑脚经下连接螺栓与固定盒相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盒上设有若干个与等离子管一一对应的插座,所述插座上开有与固定盒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等离子管安装在插座内时,所述等离子管的电线经安装孔伸入固定盒内与电源块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网框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6为本技术中等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图6的B

B向视图。
[0021]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9为本技术中等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中:1 箱体,101 进风管,102 出风管,103 进料管,104 出料管,2 过滤网,3 等离子净化单元,301 等离子组件,302 等离子管,303 固定盒,304 电源块,305 支撑架,305a 支撑本体,305b 上支撑脚,305c 上连接螺栓,305d 下支撑脚,305e 下连接螺栓,306 固定板,307 固定孔,308 插座,309 安装孔,4 电极净化单元,401 阳电极,402 阴电极,403 透气孔,404 网框,405 容纳空间,406 上开口,407 下开口,408 上盖板,409 下盖板,410 阳极电线插口,411 阴极电线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9所示的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1,箱体1的一端设有进风管101,箱体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102,靠近进风管101的箱体1内设有过滤网2,过滤网2右侧的箱体1内设有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3,等离子净化单元3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等离子组件301,等离子组件301包括若干根等离子管302,等离子组件301还包括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的固定盒303,固定盒303内设有若干个电源块304,电源块304与等离子管302电连接,固定盒303上设有两个支撑架305,两个支撑架305之间连接有固定板306,固定板306上排布有若干个固定孔307,等离子管302可插接在固定孔307上,支撑架305包括支撑本体305a,支撑本体305a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上支撑脚305b,上支撑脚305b经上连接螺栓305c与固定板306相连接,支撑本体305a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下支撑脚305d,下支撑脚305d经下连接螺栓305e与固定盒相连接,固定盒303上设有若干个与等离子管302一一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进风管,箱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其特征在于:靠近进风管的所述箱体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右侧的所述箱体内设有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所述等离子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等离子组件,所述等离子组件包括若干根等离子管,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之间设有电极净化单元,所述电极净化单元包括阳电极和阴电极,阳电极和阴电极上分别设有透气孔,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之间填充有若干个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电极与阴电极之间设有网框,所述网框的上下两侧与箱体内壁相贴合,网框的前后两侧与箱体内壁相贴合,所述网框具有容纳空间,若干个所述活性炭填充在容纳空间内,所述网框的上下两端分别开有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上开口与下开口,网框正上方的所述箱体上设有与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料管,网框正下方的所述箱体上设有与下开口相连通的出料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上端经螺栓连接有上盖板,所述出料管向外的一端经螺栓连接有下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后亮胡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欣恒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