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90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4
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属于复合材料部件成型技术领域。框架上表面设置有底部型板,底部型板两端的四个顶角卡紧在四个挡块内,四个挡块与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部型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底部定位块、窗口定位块、两个主定位块及两个镶块;其中:窗口定位块固定在底部定位块的型腔内的前端,两个主定位块和两个镶块分别沿底部型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固定在底部型板的横向板上,两个镶块位于两个主定位块的后方且靠近左右两侧边设置;定位器固定在底部型板的横向板以及底部定位块的上表面;底部型板、底部定位块、窗口定位块、两个主定位块及两个镶块均由代木板N800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型工装用于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型工装用于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型工装用于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部件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无人机机身成型工装,基本上采用殷钢、普通碳素钢等金属材料。其弊端在于重量过重,制造周期长,加工费时费力。此外,传统的无人机机身成型工装结构复杂,组装费时费力,成型时升温、降温过慢,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包括框架、四个吊环及两个叉车槽;所述四个吊环对称固定在框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框架内沿宽度方向对称固定有两个叉车槽;所述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还包括底部型板、窗口定位块、底部定位块、定位器、两个主定位块、两个镶块及四个挡块;
[0006]框架上表面设置有底部型板,所述底部型板是由制为一体的纵向板和横向板组成的T 形板,所述底部型板两端的四个顶角卡紧在四个挡块内,所述四个挡块与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部型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底部定位块、窗口定位块、两个主定位块及两个镶块;其中:所述底部定位块固定在底部型板的纵向板和横向板上,所述窗口定位块固定在底部定位块的型腔内的前端,所述两个主定位块和两个镶块分别沿底部型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固定在底部型板的横向板上,所述两个镶块位于两个主定位块的后方且靠近左右两侧边设置;所述定位器固定在底部型板的横向板以及底部定位块的上表面;底部型板、底部定位块、窗口定位块、两个主定位块及两个镶块均由代木板N800材料制成。
[000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其底部型板、底部定位块、窗口定位块、主定位块及镶块均由代木板N800材料制成,利用该材料对于各种工艺参数的控制更容易把握;工装结构设计合理,组装简易方便、易于维护,制造省时省力,节约了加工及装配时间,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成型时升温、降温可满足设计要求,利用本技术的成型工装能够成型出合格的无人机底部机身产品零件。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的轴测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的主视图;
[0010]图3是本技术的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的左视图;
[0011]图4是本技术的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的俯视图;
[0012]图5是框架的俯视图;
[0013]图6是底部型板的俯视图;
[0014]图7是窗口定位块的俯视图;
[0015]图8是主定位块的俯视图;
[0016]图9是镶块的俯视图;
[0017]图10是底部定位块的俯视图;
[0018]图11是定位器的俯视图;
[0019]图12是定位器7的轴测图;
[0020]图13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14是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15是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23]上述附图中涉及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0024]框架1、底部型板2、纵向板2

1、横向板2

2、窗口定位块3、主定位块4、镶块5、底部定位块6、型腔6

1、定位器7、框定位器一7

1、框定位器二7

2、框定位器三7

3、肋定位器一7

4、框定位器四7

5、框定位器五7

6、肋定位器二7

7、框定位器六7

8、肋定位器三7

9、梁定位器一7

10、梁定位器二7

11、框定位器七7

12、框定位器八7

13、框定位器九7

14、框定位器十7

15、框定位器十一7

16、框定位器十二7

17、框定位器十三7

18、框定位器十四7

19、梁定位器三7

20、梁定位器四7

21、框定位器十五7

22、吊环8、叉车槽9、挡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

图10及图13

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包括框架1、四个吊环8及两个叉车槽9;所述四个吊环8对称固定在框架1的左右两侧(用于工装起吊),所述框架1内沿宽度方向对称固定有两个叉车槽9 (用于工装运输);所述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还包括底部型板2、窗口定位块3、底部定位块6、定位器7、两个主定位块4、两个镶块5及四个挡块10;
[0026]框架1(作为基座)上表面设置有底部型板2,所述底部型板2是由制为一体的纵向板2

1和横向板2

2组成的T形板,所述底部型板2两端的四个顶角卡紧在四个挡块10 内,所述四个挡块10与框架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用于防止在起吊时底部型板2脱离工装),底部型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底部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其中:所述底部定位块6固定在底部型板2的纵向板2

1和横向板2

2上,所述窗口定位块3固定在底部定位块6的型腔6

1内的前端,所述两个主定位块4和两个镶块5分别沿底部型板2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固定在底部型板2的横向板2

2上,所述两个镶块5位于两个主定位块4的后方且靠近左右两侧边设置;所述定位器7固定在底部型板2的横向板2

2以及底部定位块6的上表面;底部型板2、底部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均由代木板N800材料制成。
[0027]代木板N800(NECURON 800)材料特性如下:热膨胀系数为40
×
10

6K

1,热变形温度为65℃,邵氏硬度为70,抗压强度为25N/mm2,抗弯强度为27N/mm2,密度为0.70g/cm2。根据此参数,结合无人机底部机身结构,固化温度为120℃,经过理论及经验公式制定热膨胀
系数为:0.997417232。
[0028]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框架1整体采用Q235

A.F钢焊接成型(焊接后去应力)。
[0029]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图6

图10所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包括框架(1)、四个吊环(8)及两个叉车槽(9);所述四个吊环(8)对称固定在框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框架(1)内沿宽度方向对称固定有两个叉车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还包括底部型板(2)、窗口定位块(3)、底部定位块(6)、定位器(7)、两个主定位块(4)、两个镶块(5)及四个挡块(10);框架(1)上表面设置有底部型板(2),所述底部型板(2)是由制为一体的纵向板(2

1)和横向板(2

2)组成的T形板,所述底部型板(2)两端的四个顶角卡紧在四个挡块(10)内,所述四个挡块(10)与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部型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底部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其中:所述底部定位块(6)固定在底部型板(2)的纵向板(2

1)和横向板(2

2)上,所述窗口定位块(3)固定在底部定位块(6)的型腔(6

1)内的前端,所述两个主定位块(4)和两个镶块(5)分别沿底部型板(2)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固定在底部型板(2)的横向板(2

2)上,所述两个镶块(5)位于两个主定位块(4)的后方且靠近左右两侧边设置;所述定位器(7)固定在底部型板(2)的横向板(2

2)以及底部定位块(6)的上表面;底部型板(2)、底部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均由代木板N800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整体采用Q235

A.F钢焊接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型板(2)、窗口定位块(3)、底部定位块(6)、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的上表面均加工有与无人机底部机身相匹配的型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上均沿竖向加工有扩孔一,所述底部型板(2)上与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上的扩孔一相对应处均加工有螺纹孔一,每个所述扩孔一内均安装有衬套一,底部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与底部型板(2)之间通过穿入衬套一内并与对应的螺纹孔一螺纹连接的螺钉一紧固连接,所述衬套一内灌胶,底部定位块(6)、窗口定位块(3)、两个主定位块(4)及两个镶块(5)分别通过销钉一与底部型板(2)定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定位块(6)的型腔(6

1)开设在底部定位块(6)的中部,且所述型腔(6

1)的后端开设有敞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底部机身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7)包括十五个框定位器、四个梁定位器及三个肋定位器;所述十五个框定位器均设置在底部型板(2)的上表面,十五个框定位器分别是框定位器一(7

1)、框定位器二(7

2)、框定位器三(7

3)、框定位器四(7

5)、框定位器五(7

6)、框定位器六(7

8)、框定位器七(7

12)、框定位器八(7

13)、框定位器九(7

14)、框定位器十(7

15)、框定位器十一(7

16)、框定位器十二(7

17)、框定位器十三(7

18)、框定位器十四(7

19)及框定位器十五(7

22);所述框定位器一(7

1)、框定位器二(7

2)、框定位器三(7

3)、框定位器四(7

5)、框定位器五(7

6)及框定位器六(7

8)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框定位器七(7

12)、框定位器八(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儒龙浩安志东王风岩
申请(专利权)人: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