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中,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开设有电解腔、厌氧腔、消毒腔、沉淀腔、混合腔和净化腔,所述电解腔内设置有电极板组,所述厌氧腔内设置有填料床,所述填料床上设置有厌氧发生器。其有益效果是,该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驱动组件中的第三电机工作,能够带动齿轮转动,借助履带的传动作用,能够实现对太阳能板照射方位进行调整的目的,提高吸热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工作,能够带动绞龙转动,实现对污泥进行传送的目的,避免沉淀池污泥过多,不及时排出影响处理效率。不及时排出影响处理效率。不及时排出影响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公开号:CN211999383U,公开日:2020.11.24,气爆装置可有效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氧化反应效率,石墨管可深度净化沉淀腔中的水,自身可更换,太阳能板为整个设备提供电源,经济环保。
[0004]但是该专利仅设置了太阳能板,无法使太阳能板进行转动,进而不利于保障太阳能板最大程度进行吸热,进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功能单一,无法根据对沉淀池内的污泥进行定时输送,进而极易出现污泥过多,无法进行持续化污水处理,极大的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且无法对净化后的污水进行再次药剂混合净化和过滤,不利于保障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解决了功能单一、处理效果差效率低和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开设有电解腔、厌氧腔、消毒腔、沉淀腔、混合腔和净化腔,所述电解腔内设置有电极板组,所述厌氧腔内设置有填料床,所述填料床上设置有厌氧发生器,所述消毒腔内壁设置有消毒器,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净化腔内壁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在处理箱上,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沉淀腔的侧面固定连接传送组件,所述沉淀腔与传送组件之间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传送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电解腔与厌氧腔之间、厌氧腔与消毒腔之间、消毒腔与沉淀腔之间、混合腔与净化腔之间均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表面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各腔体内部,所述混合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药箱。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转轴表面,两个所述齿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履带,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穿过第一轴承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侧面,所述处理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穿设有绞龙,所述绞龙的轴端穿过第二轴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沉淀腔与混合腔之间设置有连接管。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混合腔内壁,所述第三轴承内穿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轴端穿过第三轴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解腔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净化腔的侧面设置有排水阀。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处理箱的前侧设置有操控面板,所述过滤组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处理箱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驱动组件中的第三电机工作,能够带动齿轮转动,借助履带的传动作用,能够实现对太阳能板照射方位进行调整的目的,提高吸热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工作,能够带动绞龙转动,实现对污泥进行传送的目的,避免沉淀池污泥过多,不及时排出影响处理效率,通过设置电极板组工作,能够实现对水进行电解处理,通过厌氧发生器和消毒器工作,能够实现对污水厌氧处理,气体通过厌氧腔顶部排出,保障处理效率,同时通过消毒器工作,达到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通过搅拌组件中的第二电机工作,能够带动搅拌叶转动,进而实现对净化药剂与水的混合搅匀,保障净化效果,通过活性炭吸附板,能够实现对水除味的目的,通过滤芯,能够达到对水进行再次净化的目的。
[0015]2、该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电磁阀开启关闭,能够实现对污泥进行输送的目的,通过水泵工作,能够将各腔体内的水进行输送,实现对水的传送处理,通过药箱工作,能够实现将药箱内的净化药剂输送至混合腔内,达到药剂混合净化的目的,通过设置密封挡板,拉动密封挡板,能够实现对过滤组件进行便捷拆装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处理箱;2、净化腔;3、排水阀;4、滑槽;5、压缩机;6、曝气管;7、电解腔;8、进水口;9、电极板组;10、太阳能板;11、第一转轴;12、驱动组件;121、齿轮;122、履带;123、第三电机;13、蓄电池;14、厌氧腔;15、第一轴承;16、消毒器;17、输水管;18、消毒腔;19、水泵;20、沉淀腔;21、传送组件;211、第一电机;212、第二轴承;213、绞龙;214、筒体;22、连接管;23、电磁阀;24、排污口;25、排水管;26、单向阀;27、药箱;28、搅拌组件;281、第二电机;282、第三轴承;283、搅拌叶;29、混合腔;30、过滤组件;301、滤芯;302、安装板;303、活性炭吸附板;31、密封挡板;32、操控面板;33、填料床;34、厌氧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内部开设有电解腔7、厌氧腔14、消毒腔18、沉淀腔20、混合腔29和净化腔2,电解腔7内设置有电极板组9,厌氧腔14内设置有填料床33,填料床33上设置有厌氧发生器34,消毒腔18内壁设置有消毒器16,通过设置电极板组9工作,能够实现对水进行电解处理,通过厌氧发生器34和消毒器16工作,能够实现对污水厌氧处理,气体通过厌氧腔14顶部排出,保障处理效率,同时通过消毒器16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开设有电解腔(7)、厌氧腔(14)、消毒腔(18)、沉淀腔(20)、混合腔(29)和净化腔(2),所述电解腔(7)内设置有电极板组(9),所述厌氧腔(14)内设置有填料床(33),所述填料床(33)上设置有厌氧发生器(34),所述消毒腔(18)内壁设置有消毒器(16),所述混合腔(29)内设置有搅拌组件(28),所述净化腔(2)内壁的侧面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过滤组件(30),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5)内穿设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表面设置有驱动组件(12),所述驱动组件(12)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上,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13),所述沉淀腔(20)的侧面固定连接传送组件(21),所述沉淀腔(20)与传送组件(21)之间设置有排污口(24),所述排污口(24)内设置有电磁阀(23),所述传送组件(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5),所述排水管(25)内设置有单向阀(26),所述电解腔(7)与厌氧腔(14)之间、厌氧腔(14)与消毒腔(18)之间、消毒腔(18)与沉淀腔(20)之间、混合腔(29)与净化腔(2)之间均设置有输水管(17),所述输水管(17)表面设置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固定连接在各腔体内部,所述混合腔(2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药箱(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两个齿轮(121),两个所述齿轮(12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转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军,张宇杰,朱文赞,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