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61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7
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属于新能源汽车端子温度监控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安装不够牢固、安装困难复杂、温度的检测不灵敏、温度的检测不准确以及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至少包括一个端子止件,所述端子止件包括:固定板;两个和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并相互对称的U型定位体,两个U型定位体的底板外表面相对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端子和所述固定板卡接固定并位于所述U型定位体内;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定位体内的卡接结构;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固定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电阻本体侧壁从所述卡接结构侧壁伸出并和端子接触。接结构侧壁伸出并和端子接触。接结构侧壁伸出并和端子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端子温度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座中包含有端子,在使用过程中端子会发生温度变化,为监控端子的温度变化一般采用热敏电子进行温度监控。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监控结构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热缩管安装形式,一种是通过连接件安装形式;参见附图1,通过热缩管安装形式,热缩管1包裹热敏电阻2和端子3,因为热敏电阻2为圆柱形状,容易窜动,热缩管1包裹热敏电阻2安装不够牢固,并且在加热热缩管1时容易影响热敏电阻2的性能,安装困难复杂,耗时较长;参见附图2,通过连接件安装形式;热敏电阻2与端子3间有一定距离,需要做温度补差,热敏电阻2对端子3温度的检测不灵敏,也不够准确,反应时间较长,且其仅仅将热敏电阻2放置在连接件4的孔位处,未设置特别的卡接结构,热敏电阻2安装不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安装不够牢固、安装困难复杂、温度的检测不灵敏、温度的检测不准确以及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至少包括一个端子止件,所述端子止件包括:
[0006]固定板;
[0007]两个和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并相互对称的U型定位体,两个U型定位体的底板外表面相对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端子和所述固定板卡接固定并位于所述U型定位体内;
[0008]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定位体内的卡接结构;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固定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电阻本体侧壁从所述卡接结构侧壁伸出并和端子接触。
[0009]所述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固定槽,所述U型固定槽和所述U型定位体相对设置,所述U型固定槽侧壁内端面相对设置有两个卡条;通过U型固定槽的卡条定位所述端子。
[0010]所述端子包括DC+端子和DC

端子,所述DC+端子和DC

端子中间均圆形的卡环,所述卡环外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U型固定槽以及卡条和所述卡环及卡槽配合卡接固定。
[0011]所述卡接结构包括:
[0012]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侧壁上开有由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槽;
[0013]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筒一端的D型固定端;所述热敏电阻的电阻本体卡接固定在所述固定筒内,所述热敏电阻的线束经所述D型固定端的通孔伸出。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通过卡接的形式对端子和热敏电阻实现快速安装定位,热敏电阻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在U型定位体内部,同时,热敏电阻经固定筒侧壁伸出并与端子结构,实现零接触安装,安装简单、快速、稳固,同时,温度的检测灵敏、准确同时反应时间快。热敏电阻卡接安装,安装简便,安装工序效率提高,降低劳动强度。热敏电阻紧贴端子,精准识别端子温度变化,精准度提高。热敏电阻直接卡接在端子止件上,无需增加热缩管等辅材,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过热缩管安装热敏电阻形式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现有技术中通过连接件安装热敏电阻形式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后视角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前视角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端子止件与热敏电阻配合后视角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端子止件与热敏电阻配合前视角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中DC+端子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热缩管,2、热敏电阻,201、电阻本体,202、线束,3、端子,301、DC+端子,302、DC

端子,303、卡环,304、卡槽,4、连接件,5、端子止件,501、固定板,502、U型固定槽,503、卡条,504、U型定位体,505、卡接结构,506、固定筒,507、D型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5]参见附图3

附图8,本技术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至少包括一个端子止件5,所述端子止件5包括:
[0026]固定板501;
[0027]两个和所述固定板501垂直设置并相互对称的U型定位体504,两个U型定位体504的底板外表面相对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端子3和所述固定板501卡接固定并位于所述U型定位体504内;
[0028]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定位体504内的卡接结构505;通过所述卡接结构505卡接固定热敏电阻2,所述热敏电阻2的电阻本体201侧壁从所述卡接结构505侧壁伸出并和端子3接触。
[0029]所述固定板50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固定槽502,所述U型固定槽502和所述U型定位体504相对设置,所述U型固定槽502侧壁内端面相对设置有两个卡条503;通过U型固定槽502的卡条503定位所述端子3。
[0030]所述端子3包括DC+端子301和DC

端子302,所述DC+端子301和DC

端子302中间均圆形的卡环303,所述卡环303外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304,所述U型固定槽502以及卡条503和所述卡环303及卡槽304配合卡接固定。两个所述卡槽304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卡条503顶面之间的距离,通过卡条503限制DC+端子301或DC

端子302沿U型固定槽502开口方向的位移,通过所述卡槽304沿径向两侧的侧壁和U型固定槽502卡接,限制DC+端子301或DC

端子302沿自身轴线方向的位移。
[0031]所述卡接结构505包括:
[0032]固定筒506,所述固定筒506侧壁上开有由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槽;
[0033]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筒506一端的D型固定端507;所述热敏电阻2的电阻本体201卡接固定在所述固定筒506内,所述热敏电阻2的线束202经所述D型固定端507的通孔伸出。
[0034]端子止件5用于固定DC+端子301和DC

端子302及热敏电阻2,DC+端子301与DC

端子302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座中的端子3,用来充电,在使用过程中DC+端子3012与DC

端子3023会产生热量,表面温度发生变化;热敏电阻2通过感知温度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端子止件(5),所述端子止件(5)包括:固定板(501);两个和所述固定板(501)垂直设置并相互对称的U型定位体(504),两个U型定位体(504)的底板外表面相对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端子(3)和所述固定板(501)卡接固定并位于所述U型定位体(504)内;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定位体(504)内的卡接结构(505);通过所述卡接结构(505)卡接固定热敏电阻(2),所述热敏电阻(2)的电阻本体(201)侧壁从所述卡接结构(505)侧壁伸出并和端子(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座直流端子与热敏电阻零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0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固定槽(502),所述U型固定槽(502)和所述U型定位体(504)相对设置,所述U型固定槽(502)侧壁内端面相对设置有两个卡条(503);通过U型固定槽(502)的卡条(503)定位所述端子(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风徐精精田立业王德军毕金辉侯建峰王建卫马振川刘润男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