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46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浮板;所述浮板内部中空且浮板上安装有四处栽种盆,浮板中间处开设有一处内槽体;所述浮板的顶面两端各安装有一处固定装置,安装板底端通过固定线连接有一处配重块;所述支架顶端安装有一处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装置能够对浮板进行调整,避免因水面上涨,种植于浮板的栽种盆内的植物整体淹水失去活性;通过驱动装置配合移动架,提高了水区的含氧量,以提高了植物的存活以及净化水源的效益,且能够对湖区的水质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解决了固定于水面的浮板无法根据水面涨幅进行高度调整以及植物的存活以及净化水源效益不佳的问题。以及植物的存活以及净化水源效益不佳的问题。以及植物的存活以及净化水源效益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量不断增多,许多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完善的废水被排入河流、湖泊中,使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水生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恢复水生植物,发挥水体自净功能是治理受污染河湖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浮床种植挺水植物或者沉水植物是一种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并改善水体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0003]就目前传统生态浮床而言,无法通过湖区水面的涨幅,而对浮板与配重块之间的距离进行自动调整,以避免因水面上涨,种植于浮板的栽种盆内的植物整体淹水失去活性;装置上的植物的存活以及净化水源的效益不佳,不易对湖区的水质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其具有轴体配合移动架,连接板外端固定连接的轴体滑动连接于移动架的导向槽上,移动架前端开设有的滑孔滑动连接于支架的长滑杆上,以带动移动架在浮板中间处的内槽体内进行往复运动。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具体包括浮板;
[0006]所述浮板内部中空且浮板上安装有四处栽种盆,浮板中间处开设有一处内槽体,浮板顶端固定安装有一处支架;所述浮板的顶面两端各安装有一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连接有连接线,且两处连接线的底端连接有一处安装板,安装板顶端安装有一处水质检测器,安装板底端通过固定线连接有一处配重块;所述支架顶端安装有一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转动连接有一处连接板,浮板的内槽体处安装有一处移动架;移动架上转动连接有一处转动筒架。
[0007]可选地,所述浮板的支架上设有一处长滑杆,移动架的前端开设有一处滑孔,移动架前端开设有的滑孔滑动连接于支架的长滑杆上。
[0008]可选地,所述滑动杆套上套接安装有一处弹性件,弹性件的内端与滑动杆套的外端面相接触。
[0009]可选地,所述水质检测器上安装有远程传输模块和控制器,且水质检测器内置蓄电池,浮板的顶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线路与水质检测器的内置蓄电池相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处轴体,移动架上竖直方向开设有一处导向槽,且连接板外端固定连接的轴体滑动连接于移动架的导向槽上。
[0011]可选地,所述移动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处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一处转
动筒架,转动筒架为镂空结构且转动筒架内部呈圆环式阵列设有排水板。
[0012]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
[0013]安装筒,安装筒内部中空,且安装筒内固定设有一处内滑杆;
[0014]滑动杆套,滑动杆套滑动连接于安装筒内部的内滑杆上,且滑动杆套上安装有一处连接线;
[0015]滚轮,滚轮转动连接于安装筒的外端。
[0016]可选地,所述支架顶端设有一处支撑杆,驱动装置包括有:
[0017]扇体,扇体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支撑杆的顶端:
[0018]传动杆,传动杆同轴安装于扇体的后端;
[0019]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安装于传动杆的外端。
[0020]可选地,所述转动筒架的两端各设有一处齿轮,浮板上的内槽体两侧各固定安装有一处齿条,且转动筒架两端的齿轮分别与内槽体两侧的齿条啮合传动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内滑杆上开设有一处导线槽,滑动杆套上的连接线通过内滑杆的导线槽经滚轮穿过浮板的导向孔连接于安装板上。
[0022]有益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与传统生态浮床相比,其浮床能够自动根据湖区的水面涨幅,对连接绳子进行伸缩拉长,从而使浮板与安装板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浮板始终浮于水面上,避免因水面上涨,种植于浮板的栽种盆内的植物整体淹水失去活性,通过驱动装置提高了浮板上四处栽种盆中间水域的含氧量,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上种植植物的存活以及净化水源的效益,且能够对湖区的水质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0024]此外,通过滑动杆套滑动连接于安装筒内部的内滑杆上,滑动杆套上的连接线通过内滑杆的导线槽经滚轮穿过浮板的导向孔连接于安装板上,配合滑动杆套上套接安装的弹性件,当湖区内的水面上涨时,弹性件压缩,滑动杆套向靠近滚轮方向运动,使得浮板与安装板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浮板始终浮于水面上,避免因水面上涨,种植于浮板的栽种盆内的植物整体淹水失去活性。
[0025]此外,通过风能带动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支撑杆顶端的扇体转动,扇体通过传动杆带动连接板转动,配合连接板外端固定连接的轴体滑动连接于移动架的导向槽上,移动架前端开设有的滑孔滑动连接于支架的长滑杆上,从而带动移动架在浮板中间处的内槽体内进行往复运动,安装架上转动安装的转动筒架两端的齿轮分别与内槽体两侧的齿条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转动筒架在浮板中间处的内槽体内往复运动的同时转动,转动筒架内部呈圆环式阵列设有的排水板提高了水的流速,同时提高了浮板上四处栽种盆中间水域的含氧量,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上种植植物的存活以及净化水源的效益。
[0026]此外,通过水质检测器能够对水域内的水质进行检测,通过控制器配合远程传输模块能够对水质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了水质检测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8]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在附图中:
[0030]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示意图;
[0031]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俯视示意图;
[0032]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右侧轴视示意图;
[0033]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0034]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滑动杆套的安装示意图;
[0035]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0036]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移动架的安装示意图;
[0037]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移动架的示意图;
[0038]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生态浮床的移动架的连接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列表
[0040]1、浮板;
[0041]101、栽种盆;102、内槽体;103、齿条;104、支架;1041、支撑杆;1042、长滑杆; 105、导向孔;
[0042]2、固定装置;
[0043]201、安装筒;202、内滑杆;2021、导线槽;203、滑动杆套;2031、连接线;204、弹性件;205、滚轮;
[0044]3、驱动装置;
[0045]301、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板(1),栽种盆(101),内槽体(102),支架(104),连接线(2031),连接板(303),转动筒架(404),排水板(4041),固定线(701);所述浮板(1)内部中空,且浮板(1)上安装有四处栽种盆(101),浮板(1)的中间处开设有一处内槽体(102),浮板(1)顶端固定安装有一处支架(104);所述浮板(1)的顶面两端各安装有一处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上连接有连接线(2031),连接线(2031)共有两处,两处连接线(2031)的底端连接有一处安装板(5),安装板(5)顶端安装有一处水质检测器(6),安装板(5)底端通过固定线(701)连接有一处配重块(7);所述支架(104)顶端安装有一处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上转动连接有一处连接板(303),内槽体(102)处安装有一处移动架(4);移动架(4)上转动连接有一处转动筒架(404),转动筒架(404)为镂空结构,转动筒架(404)内部呈圆环式阵列设有排水板(40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有:安装筒(201),安装筒(201)内部中空,且安装筒(201)内固定设有一处内滑杆(202);滑动杆套(203),滑动杆套(203)滑动连接于安装筒(201)内部的内滑杆(202)上;滚轮(205),滚轮(205)转动连接于安装筒(201)的外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风景园林内湖区域模块检测的生态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杆(202)上开设有一处导线槽(2021),所述滑动杆套(203)上的连接线(2031)通过内滑杆(202)的导线槽(2021)经滚轮(205)穿过浮板(1)上的导向孔(105)连接于安装板(5)上。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瑶孙新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