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43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包括带有进口和出口的阀体、与阀体可拆卸连接的阀盖、阀座、阀芯和阀杆,所述阀芯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阀座配合,所述套筒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套筒的设置,一方面,可为阀芯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套筒上的开口可用于调节介质流量,在阀芯远离阀座过程中,进口处的介质可以从开口处流入出口,避免瞬时介质流量过大,引起调节阀的震动。引起调节阀的震动。引起调节阀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气动调节阀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外加能源,利用被控介质自身能量作为动力源引入执行机构,控制阀芯位置来改变流通面积,即可达到改变流量的目的,使得阀前(或阀后)压力稳定。现有的气动调节阀其阀芯通常为硬密封,存在一定的泄漏量,只能起到压力或流量的切断或开启作用,不能用于压力的调节和流量的控制。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气动薄膜调节阀”,其公告号为CN105276268A,具有阀座和阀体以及气动膜室,所述的阀体为中空结构,阀体内设置有阀芯,阀芯与阀杆连接,阀芯经过研磨,研磨后的阀芯与阀座接触严密,阀杆的表面直正光滑,阀杆上设置有推杆,阀杆与推杆之间设置有行程指针,推杆与设置在气动膜室内的膜片连接,阀体与阀座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填料,增加阀体与阀杆之间的密封性能。但该气动调节阀中的阀芯和阀座仍采用硬连接,且无法用于调节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气动调节阀中阀芯与阀座为硬连接,只能用于切断或开启,而无法调节介质流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介质流量的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包括带有进口和出口的阀体、与阀体可拆卸连接的阀盖、阀座、阀芯和阀杆,所述阀芯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阀座配合,所述套筒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套筒的设置,一方面,可为阀芯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套筒上的开口可用于调节介质流量,在阀芯远离阀座过程中,进口处的介质可以从开口处流入出口,避免瞬时介质流量变化过大,引起调节阀的震动。
[0006]作为优选,所述阀盖的上方设有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设有调节膜片,所述调节膜片上方与调节箱之间的部分为上调压腔,所述调节膜片下方与调节箱之间的部分为下调压腔,所述调节膜片与阀杆相连,所述调节膜片上固定设有调节弹簧。调节膜片通过调节弹簧对调节膜片支撑和预紧,当下调压腔的压力大于上调压腔的压力与调节弹簧预紧力之和,则调节膜片向上挤压调节弹簧,此时,阀杆被带动向上移动,阀芯远离阀座,调节阀流量增大,出口压力增大;当下调压腔的压力减小时,下调压腔的内部压力与调节弹簧一起推动调节膜片向下移动,阀芯靠近阀座,调节阀流量减小,出口介质压力减小。
[0007]作为优选,所述阀体进口的上端设有内反馈孔,所述内反馈孔贯穿阀盖与执行机构的下调压腔连通。所述阀体进口上设置的内反馈孔,可以直接将进口的介质传递到执行机构内,若进口处的介质压力大,则执行机构下调压腔内的压力大于上调压腔内的压力,调节膜片被向上抬起,则与调节膜片相连的阀杆向上抬升,阀芯与阀座不再紧密配合或缝隙变大,介质从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缝隙流入出口;内反馈孔的设置减少了外部管路的连接,且
能更真实的反应调节阀内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情况,更及时地做出响应;还有助于减少连接处的介质的泄漏。
[0008]作为优选,所述阀芯的下端面上设有聚四氟乙烯软阀芯层和垫片。所述聚四氟乙烯软阀芯层使得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减少了阀芯与阀座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有助于延长阀芯和阀座的使用寿命;所述软阀芯层的设置可确保在关断过程中,阀芯与阀座之间紧密配合,避免泄漏现象的发生。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内反馈孔的孔径恒定。将内反馈孔的孔径设置成恒定,可有效避免进入下调压腔的介质压力因内反馈孔孔径变化而产生波动,有助于执行机构接收到真实的进口压力。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阀杆与阀盖之间设有填料和O型密封圈。有助于减少阀杆运动过程中与阀盖之间的摩擦,延长阀杆和阀盖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对阀杆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并增加密封性能,避免介质泄漏。
[0011]作为优选,所述填料选用四氟填料。四氟填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摩擦系数低、耐老化等优点。
[0012]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弹簧与弹簧垫片连接,所述弹簧垫片与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垫片中部设有限位槽,所述调节杆中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由于进口介质压力的变化,调节弹簧会被压紧或伸长,而弹簧垫片将随着调节弹簧上下移动,本技术中设置的限位槽及限位块可有效防止调节弹簧在伸缩过程中发生错位,对调节阀的调节过程产生影响,而调节杆可为调节弹簧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调节杆可以对调节弹簧的预紧力进行设置。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在阀芯上设置套筒,可为阀芯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2)在套筒上设置开口,可用于调节介质流量,避免瞬时介质流量变化过大,引起调节阀的震动;(3)内反馈孔的设置减少了外部管路的连接,并能更真实的反应调节阀内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情况,更及时地做出响应,还有助于减少连接处的介质泄漏;(4)软阀芯层使得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减少两者在相抵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有助于延长阀芯和阀座的使用寿命,并在切断时提供优良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阀杆、阀芯与套筒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套筒的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套筒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1、阀体,11、进口,12、出口,13、内反馈孔,2、阀盖,3、阀座,4、阀芯,41、阀芯层,42、垫片,5、阀杆,6、套筒,61、开口,7、调节箱,71、调节膜片,72、上调压腔,73、下调压腔,74、调节弹簧,75、弹簧垫片,751、限位槽,76、调节杆,761、限位块,81、填料,82、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和图4所示, 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包括带有进口11和出口12的阀体1、与阀体1可拆卸连接的阀盖2、阀座3、阀芯4和阀杆5,所述阀芯4上设有套筒6,所述套筒6与阀座3配合,所述套筒6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开口61。所述套筒6的设置,一方面,可为阀芯4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套筒6上的开口61可用于调节介质流量,在阀芯4远离阀座3过程中,进口11处的介质可以从开口61处流入出口12,避免瞬时介质流量过大,引起调节阀的震动。
[0023]具体地,所述阀盖3的上方设有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调节箱7,所述调节箱内设有调节膜片71,所述调节膜片71上方与调节箱7之间的部分为上调压腔72,所述调节膜片71下方与调节箱7之间的部分为下调压腔73,所述调节膜片71与阀杆5相连,所述调节膜片71上固定设有调节弹簧74。调节膜片71通过调节弹簧74对调节膜片71支撑和预紧,当下调压腔73的压力大于上调压腔72的压力与调节弹簧74预紧力之和,则调节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包括带有进口(11)和出口(12)的阀体(1)、与阀体(1)可拆卸连接的阀盖(2)、阀座(3)、阀芯(4)和阀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上设有套筒(6),所述套筒(6)与阀座(3)配合,所述套筒(6)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开口(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的上方设有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调节箱(7),所述调节箱内设有调节膜片(71),所述调节膜片(71)上方与调节箱(7)之间的部分为上调压腔(72),所述调节膜片(71)下方与调节箱(7)之间的部分为下调压腔(73),所述调节膜片(71)与阀杆(5)相连,所述调节膜片(71)上固定设有调节弹簧(7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套筒导向气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进口(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加潮蒋唐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良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