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42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提取物,特别涉及一种桑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验研究发现,桑叶总黄酮预给药7天,能有效改善脑缺血损伤小鼠的行为学评分,减小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梗死体积,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并且桑叶总黄酮高剂量(50 mg/kg)和低剂量(25 mg/kg)对脑缺血的预防效果与银杏叶片(198 mg/kg)相似,且总黄酮的剂量更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桑叶总黄酮可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脑缺血性中风的防治药物中,拓展了桑叶的新用途。为防治脑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提供新选择。为防治脑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提供新选择。为防治脑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提供新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桑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提取物,特别涉及一种桑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桑叶,是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Morus alba L.的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寒,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等功效。桑叶含有桑叶中含有绿原酸、芸香苷、阿魏酸、儿荼素、异槲皮苷、多糖、1一脱氧野尻霉素(DNJ)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从而使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抗高血脂、保肝等药理作用。尽管桑叶作为中药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未见桑叶及其总黄酮有效部位减轻脑缺血损伤药效的报道。专利技术首次证实将桑叶提取后纯化获得总黄酮,通过整体动物实验证实桑叶总黄酮预防性给药,能有效减轻脑缺血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桑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桑叶总黄酮是在制备用于防治脑缺血的药物、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0004]技术方案
[0005]桑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0006]所述的桑叶总黄酮提取物由如下方法制备获得:
[0007]按照物料比W/V=1:8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后,浓缩液按照体积比1:1加入石油醚,萃取,收集水层,用1mol/LHCl调节药液pH至5

6,以2BV/h动态吸附上样AB

8大孔吸附树脂,利用1%NaOH检测流出液几乎无黄酮成分后停止上样,4

5BV ddH2O洗脱,之后分别用2

3BV 10%、30%、50%、60%、80%乙醇洗脱,浓缩50%、60%乙醇洗脱液后,将活性炭装入层析柱,药液过活性炭以脱色,检测纯度低于50%,再次2BV/h动态吸附上样D101大孔吸附树脂,先用4

5BV ddH2O洗脱,之后分别用3BV 10%、30%、50%乙醇洗脱,分别按照1BV体积进行收集药液并浓缩,得到30%乙醇洗脱液,浓缩后获得桑叶黄酮提取物,以芦丁为标准品进行含量测定,所述的提取物,黄酮含量为56%。
[0008]在防治脑缺血疾病时,以桑叶总黄酮为活性成分,使用制剂工艺,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或提取物配合成在临床上可以使用的药物。如丸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徽囊剂,软胶囊剂,膜剂,栓剂,注射剂,膏剂,酊剂,散剂,冲剂,气雾剂以及各种外用制剂等。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关键点在于:
[0010]1、桑叶总黄酮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
[0011]2、桑叶总黄酮能减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脑梗死体积;
[0012]3、桑叶总黄酮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
[0013]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实验研究发现,桑叶总黄酮预给药7天,能有效改善脑缺血损伤小鼠的行
为学评分,减小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梗死体积,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并且桑叶总黄酮高剂量(50mg/kg)和低剂量(25mg/kg)对脑缺血的预防效果与银杏叶片(198mg/kg)相似,且总黄酮的剂量更小。
[001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桑叶总黄酮可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脑缺血性中风的防治药物中,拓展了桑叶的新用途。为防治脑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提供新选择;具体的说,桑叶总黄酮在防治脑缺血性中风药物中的应用;桑叶总黄酮在防治脑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桑叶总黄酮在制备防治脑缺氧疲劳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制备防治心肌缺血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黄酮提取物制备流程图;
[0017]图2为桑叶黄酮提取物的纸色谱检测结果;
[0018]图3为芦丁标准曲线;
[0019]图4为桑叶黄酮提取物改善脑缺血损伤小鼠的行为学评分;
[0020]图5为桑叶黄酮减小脑缺血损伤小鼠的脑梗死体积结果;其中A小鼠大脑冠状切片后TTC染色图;B各组小鼠脑梗死体积统计图;
[0021]图6为桑叶黄酮对脑缺血损伤小鼠血清中SOD活力及MDA含量的作用
[0022]图7为桑叶黄酮对脑缺血损伤小鼠脑缺血区域皮质时钟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A

E分别是Per1、Per2、Clock、Bmal1、Rev

erbα的蛋白表达统计图
[0023]图8为桑叶黄酮对脑缺血损伤小鼠脑缺血区域皮质时钟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A为Western Blot结果,B

E分别是Per1、Clock、Bmal1、Rev

erbα的蛋白表达统计图。
[0024]其中图中*P<0.05,**P<0.01vs MCAO;#P<0.05,##P<0.01vs MCAO;aP>0.05vs阳性药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银杏叶片购自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
[0026]实施例1
[0027]1、桑叶总黄酮的提取
[0028]提取分离流程图见图1,按照物料比(W/V=1:8)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液通过纱布过滤和抽滤,重复三次,合并药液,浓缩至一定体积,按照体积比1:1加入石油醚,充分震荡,待明显分层后,收集药液,重复3次。用1mol/LHCl调节药液pH至5

6,动态吸附上样(2BV/h)AB

8大孔吸附树脂,重复3

4次,利用1%NaOH检测流出液几乎无黄酮成分后停止上样,4

5BV ddH2O洗脱,之后分别用2

3BV 10%、30%、50%、60%、80%乙醇洗脱,浓缩50%、60%乙醇洗脱液后,将活性炭装入层析柱,药液过活性炭以脱色,检测纯度低于50%,再次动态吸附上样(2BV/h)D101大孔吸附树脂,先用4

5BV ddH2O洗脱,之后分别用3BV 10%、30%、50%乙醇洗脱,分别按照1BV体积进行收集药液并浓缩,以芦丁为标准品进行含量测定,得到30%乙醇洗脱后半部分黄酮含量为56%,以芦丁为标准测量。
[0029]2、桑叶总黄酮定性及定量检测
[0030]定性检测(纸显色法):吸取一滴样液滴至滤纸上,待干后,再吸取1%NaOH1滴滴于
同一位置,20

30s后,于λ=365nm紫外下检测是否有黄色荧光,显示阳性说明有黄酮成分
[0031]制作芦丁标准曲线,测定黄酮含量:
[0032][0033][0034]酶标仪测定在λ=510nm下的吸光值。以A510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
[0035]3、桑叶总黄酮定性检测及标准曲线
[0036]1%NaOH定性检测总黄酮见图2,显示黄色荧光证明有黄酮成分,荧光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桑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桑叶黄酮提取物由如下方法制备获得:按照物料比W/V= 1: 8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后,浓缩液按照体积比1: 1加入石油醚萃取,收集水层,用1 mol/L HCl调节药液pH至5

6,以2 BV/h动态吸附上样AB

8大孔吸附树脂,利用1% NaOH检测流出液几乎无黄酮成分后停止上样,4

5 BV ddH2O洗脱,之后分别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