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第二端连接至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连接至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连接至D1的负极,D1的正极与C2的负极相连,并同时连接到内部电源地,C2的正极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D1的负极连接至Z1的正极,Z1的负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C3并联在内部电源正极和内部电源地之间,C1并联在R1的两端,D2负极与内部电源正极连接,正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和Z1的负极,并同时连接至单片机的I/O口。在常用阻容降压电路上只增加了一个二极管,就可以实现为单片机提供电源和过零检测两个功能,电路更加简单,成本更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家电控制器的阻容降压电源方案,更具体地 说,涉及一种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现有小家电控制器的电源方案一般都采用阻容降压 的方式,如果控制器需要过零检测功能,则还要加一个过零检测电路。如图1 所示,图中虚线框内的电路为过零检测电路,虚线框外的电路为常用的阻容降 压电路。这样的电路连接方式,使用了三极管、电容和较多的电阻,成本较大,同 时降低了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子元器件较多 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过零检测 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VCC, 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 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与第二电容的负极相连,并同时连接到内部电源地,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vcc,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第三电容并联在内部电源正极vcc和内部电源地之间,第一电容并联在第一电阻的两端,还包括连接在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和内部电源正极vcc之间的第二二极管,其负极与内部电源正极VCC连接,其正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同 时连接至单片机的1/0 口。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中,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其正极接内部电源地,负极与单片机的1/0 口相连。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中,所述电路输出方波信号到单片机的1/0 口进行过零检测。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中,所述交流市电为220伏或120伏。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中,所述方波 的周期为交流市电的周期。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常用阻容降压电路上只增加了一个二极管,就可以实现为单片机提供电源和过零检测两个功能,电路更加简单,成本更低。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歩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阻容降压电源电路和过零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第一实施 例的电路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第二实施 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交流市电可以是220VAC 50Hz或120VAC 60Hz等。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 第一实施例中,单片机的I/0 口具有对地的箝位二极管,交流市电为220V。交流市电输入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交流市电输入的另一端连 接至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1并联在电阻R1的两端,二极管D2的 正极连接至单片机的I/O 口, 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电容C2的正极,并同 时连接到内部电源正极VCC,电容C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并同 时连接到内部电源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l的正极,二极 管Z1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3并联在内部电源正极VCC和 内部电源地之间。其中电容C1为电容降压,电阻R1为电容C1放电,电阻R2防止电流冲 击,二极管D1用于整流。(1) 当220V交流市电的正半周(上正下负)输入时,稳压二极管Z1的负 极输出电压V1+0.7V,其中V1为稳压管Z1的稳压,0.7V为二极管D1的正 向管压降,同时通过二极管D2给电容C2充电而使C2两端的电压不断升高, 直至升高到V1—0.7V-VCC,用于给单片机系统供电。(2) 当220V交流市电的负半周(下正上负)输入时,由于二极管D2的反 向抑制,使电容C2不能通过稳压二极管Z1放电而继续保持VCC,由于负载 的存在,VCC会有0.5V的波动,可以满足单片机系统的工作,由于此时Z1 两端的电压是下正上负,所以Z1的阴极输出一0.7V—0.7V=—1.4V的低电压, 其中前一个一0.7V为二极管Dl的正向管压降,后一个一0.7V为稳压二极管 Zl的正向管压降。(3) 当220V交流市电正负半周交替加载在上述电路左端时,在稳压二极管 Zl的负极就会有占空比大约为50%的方波,方波的周期为交流市电的周期, 在交流市电频率50Hz时,方波的周期为20mS,由上述(l)、 (2)可知,方波的 高电平为V1+0.7V,低电平为一1.4V。单片机的I/O 口具有对地的箝位二极管时,将上述(3)中的方波信号直接输 入到单片机I/0 口作为过零检测信号。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第二实施例中,单片机的i/o口不具有对地的箝位二极管,因此在稳压二极管管Z1的负极端增加一个对地的箝位二极管。220V交流市电输入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220V交流市电输入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的一端,电 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1并联在电阻R1的两端,二 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单片机的I/O 口, 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电容C2的正 极,并同时连接到内部电源正极VCC,电容C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 连,并同时连接到内部电源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l的正 极,二极管Z1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3并联在内部电源正极 VCC和内部电源地之间。在Z1的负极端增加一个对地的箝位二极管D3, 二 极管D3的正极接内部电源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单片机的I/O 口。其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能产生高电平为V1+0.7V,低电平为一 1.4V的方波,然后将该方波信号输入到单片机1/0 口作为过零检测信号。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VCC,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容的负极相连,并同时连接到内部电源地,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VCC,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第三电容并联在内部电源正极VCC和内部电源地之间,第一电容并联在第一电阻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和内部电源正极VCC之间的第二二极管,其负极与内部电源正极VCC连接,其正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同时连接至单片机的I/O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其正极接内部电源地,负极与单片机的I/0口相连。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 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输出方波信号到单片机的I/O 口进行过零检测。4、 根据权利要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VCC,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容的负极相连,并同时连接到内部电源地,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至内部电源正极VCC,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第三电容并联在内部电源正极VCC和内部电源地之间,第一电容并联在第一电阻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和内部电源正极VCC之间的第二二极管,其负极与内部电源正极VCC连接,其正极连接至交流市电输入的第一端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同时连接至单片机的I/O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西辉,刘建伟,蒋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