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592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浇注的技术领域。所述注料系统设计有一个集中分料槽和若干套相同的独立泵注单元,每套独立泵注单元中输料管的输出端在集中控制系统的统一控制作用和工位切换装置的带动作用下根据需要能够在匀料工位、注料工位、排污工位之间灵活切换。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注料过程从单点、手工、断续操作向自动化程序控制运行的飞跃,能够在注料前实现料头料尾与待注料料浆的匀质化处理,能够在注料的过程中实现多泵同步协同注料和自动化控制注料,能够在注料后实现输料管和泵注机等泵注系统的自动清洗,能够对废水净化处理并回收循环利用。净化处理并回收循环利用。净化处理并回收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浇筑的
,更具体讲涉及一种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以混凝土预制墙板为代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已经成为现代多层或高层建筑中的主体构件之一,混凝土预制墙板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多层或高层楼房的建筑效率。在混凝土预制墙板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如何对沿着生产线依次运行的成组立模群组实现顺利浇筑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瓶颈——常用的注料系统包括布置在搅拌机出口正下方的接料斗、泵注机、连通在泵注机与成组立模模腔注料口之间的输料管,传统的注料工艺就是:接料斗接料——泵注机加压——沿输料管高压泵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传统注料工艺存在下述不足之处:1、每台成组立模都是有若干个成型模腔,传统注料是利用单台泵依次对每个成型模腔进行浇注料浆,由于每个成型模腔在浇注时是不同步的,位于每相邻两个模腔之间的隔板受力则是不均匀的,一旦隔板产生变形则直接影响成型墙板的质量及外观;2、由于受接料斗容积的限制,往往一个注料循环是无法满足同一台成组立模多个模腔的注料需求,就需要多重注料循环来满足,这样在每个注料循环中都存在着料头及料尾,而在泵送的混凝土料浆中由于料头及料尾的粘稠度与中间料浆的粘稠度相差甚远,因此当料头及料尾被注入成型模腔中会极大地影响墙板的成型质量,更为严重的是料头及料尾又非常容易堵塞输料管而影响注料的顺利进行;3、一旦出现输料管堵塞现象时,又必须及时用大量的清水来冲洗输料管,而输料管一般长度达十几米、重量约30~40Kg,需要两三个人去移动,不仅费时费力、操作麻烦大,而且大量冲洗料浆的废水排放不及常常污染工作场地;4、另外在中午休息或者晚下班前,为了防止混凝土凝固而堵塞输料管,也需要及时用大量的清水来冲洗输料管,费水、费料、费时、费劳力。因此急需改进目前的单台注料机顺序泵注系统,设计出一种能够实现多泵同步均匀连续注料、且无堵塞少清洗无污染的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利用本技术实现了注料过程从单点、手工、断续操作向自动化程序控制运行的飞跃,能够在注料前实现料头料尾与待注料料浆的匀质化处理,能够在注料的过程中实现多泵同步协同注料和自动化控制注料,能够在注料后实现输料管和泵注机等泵注系统的自动清洗,能够对废水净化处理并回收循环利用,解决了传统系统中存在的注料不连续、注料不均匀、频繁堵料、清洗麻烦、废水污染等技术问题,从而对生产线中依次运行的成组立模群组实现顺利浇筑、高效浇筑和高质量浇筑。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0005]本技术的一种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包括架设在外部搅拌机出口
下方的集料分料槽(负责对各泵注机供给相对均匀的混凝土料浆——落入集中分料槽内的混凝土料浆经若干个并排间隔设置的落料口进行均匀分流后分别注入下方各自对应的泵注机,是实现均匀注料的前提保证),并排布置在集中分料槽的下方、且与集中分料槽底部间隔布置的落料口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台泵注机(启动泵注机对混凝土料浆加压,让混凝土料浆进入输料管、并沿着输料管泵送到所需工位),输入端与对应泵注机的出口端相连、且输出端安装有快接接头的若干根输料管(是混凝土料浆的泵送通道),带动着输料管的输出端在匀料工位、注料工位、排污工位之间进行位置切换的工位切换装置(工位切换装置带动着输料管的输出端移动到匀料工位,能够在注料前实现料头料尾与待注料料浆的匀质化处理;工位切换装置带动着输料管的输出端移动到注料工位,能够在注料的过程中实现多泵同步协同注料和自动化控制注料;工位切换装置带动着输料管的输出端移动到排污工位,能够在注料后实现输料管和泵注机等泵注系统的自动清洗,并借助废水净化池能够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回收循环利用,解决了传统注料系统中存在的注料不连续、注料不均匀、频繁堵料、清洗麻烦、废水污染等技术瓶颈问题),布置在泵注机和待浇筑的成组立模之间、底部连通废水净化池、作为排污工位入口的集水槽(注料后冲洗输料管和泵注机等泵注系统的废水通过集水槽引流排放到废水净化池中,并借助废水净化池对废水进行沉淀及过滤,水质变清后进行循环往复利用),以及集中控制系统;在所述成组立模中扣封每个成型模腔的对应上盖板的前端均对应设置有作为注料工位的注料口(当输料管输出端的快接接头移动到注料工位并对接扣合到注料口后,能够在注料的过程中实现多泵同步协同注料和自动化控制注料),在每个上盖板的后端均设置有内放感应器的冒口(当混凝土料浆注满对应成型模腔时,会被感应器感知,感应器对集中控制系统发出注满信号,集中控制系统对相应泵注机的泵送开关发出停止作业指令);所述匀料工位位于集中分料槽中各自对应落料口的正上方(当输料管输出端的快接接头移动到匀料工位后,能够在注料前实现料头料尾与待注料料浆的匀质化处理);所述工位切换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的水平导轨、挂装在机架上带动输料管的输出端沿水平导轨前后平移的水平传动机构、安装在水平传动机构上带动输料管的输出端上下升降的气缸;所述泵注机、水平传动机构、气缸、感应器均与集中控制系统以电信号方式相连(通过集中控制系统来统一控制上述各电器元件的启闭,进而协调控制由一个集中分料槽和若干套并排设置的独立泵注单元构成的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对同一台成组立模中各个成型模腔同时同步同压均匀连续注料,能够有效避免隔板产生变形,保证成型模腔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0006]本技术中所述集料分料槽是由集料槽架和固定在集料槽架内腔中的集料槽体构成,所述集料槽体是横截面为倒三角漏斗状、纵切面为T形、且上面敞口的腔体结构,在集料槽体的底板上以间隔方式开设落料口(集料槽体用于接受从外部搅拌机的出口排放的料浆,同时经落料口对混凝土料浆进行均匀分流,使分别注入下方各自对应的泵注机中料浆基本上相等,是实现均匀注料的前提保证)。
[0007]本技术中所述集水槽是纵切面为倒L形、且上面敞口的腔体结构,集水槽的腔底连通废水净化池的入口端(集水槽是排污工位入口,当输料管输出端的快接接头移动到排污工位后,能够在注料后或收工时实现输料管和泵注机等泵注系统的自动清洗,并利用废水净化池的沉淀和过滤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回收循环利用)。
[0008]本技术中所述落料口、泵注机、输料管、气缸、成型模腔、注料口、冒口、匀料工
位、注料工位、排污工位的数量均相等(取单个上述各部件就可以组配成一套独立泵注单元;这样本技术通过集中控制系统来统一控制由一个集中分料槽和若干套并排设置的独立泵注单元构成的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对同一台成组立模中各个成型模腔同时同步同压均匀连续注料,能够有效避免隔板产生变形,保证成型模腔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0009]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
[0010]本技术设计有一个集中分料槽和若干套相同的独立泵注单元,每套独立泵注单元中输料管的输出端在集中控制系统的统一控制作用和工位切换装置的带动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组立模多泵集群生态注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系统包括架设在外部搅拌机(11)出口下方的集料分料槽(1),并排布置在集中分料槽(1)的下方、且与集中分料槽底部间隔布置的落料口(1

1)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台泵注机(2),输入端与对应泵注机(2)的出口端相连、且输出端安装有快接接头(4)的若干根输料管(3),带动着输料管(3)的输出端在匀料工位(A

)、注料工位(B

)、排污工位(C

)之间进行位置切换的工位切换装置(5),布置在泵注机(2)和待浇筑的成组立模(6)之间、底部连通废水净化池(10)、作为排污工位(C

)入口的集水槽(9),以及集中控制系统(8);在所述成组立模(6)中扣封每个成型模腔(6

1)的对应上盖板(6

4)的前端均对应设置有作为注料工位(B

)的注料口(6

2),在每个上盖板(6

4)的后端均设置有内放感应器(7)的冒口(6

3);所述匀料工位(A

)位于集中分料槽中各自对应落料口(1

1)的正上方;所述工位切换装置(5)包括机架(5

3)、安装在机架的水平导轨(5

4)、挂装在机架上带动输料管(3)的输出端沿水平导轨(5

4)前后平移的水平传动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威岳云升朱延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玛纳房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