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551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包括竖直配置于清水池内的溢水管,该溢水管底部为进水端,该进水端配置有若干进水孔,且进水端与清水池底部相连,所述溢水管内竖直配置有中央出水管,所述中央出水管的顶端以及溢水管的顶端均为开口,且所述中央出水管顶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溢水管顶端所在水平面,所述中央出水管的底端穿出清水池,且所述中央出水管的底端配置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清水池中的浮渣和底渣具有较好的清洁作用,保证了清水池内储水的水质。保证了清水池内储水的水质。保证了清水池内储水的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方面,水的处理主要分给水和排水,一般清水池主要用于给水处理的末端,用于储存达标的水通过泵组提升至用户;实际运用中,在污水处理的末端也经常使用清水池作为尾水收集,用于检测取样或尾水中水回用。
[0003]通过项目长期实践,目前清水池易出现以下问题:
[0004]清水池进水一般为上进水,同时为了储蓄水,一般采用上部溢流出水,易造成偏流,减少了清水池的停留时间,当需清水池结合消毒等工序时,停留时间不足;偏流造成的死水还易发臭等;
[0005]清水池,浮渣易随出水流出影响出水水质;底渣长期累积底部不易清理;需人工定期清理,费时费力;若不及时清理,长期堆积影响水质;
[0006]当清水池中的水需要中水回用时,若未进行泥渣处理,影响回用水效果,且易堵塞中水回用的过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其对清水池中的浮渣和底渣具有较好的清洁作用,保证了清水池内储水的水质。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包括竖直配置于清水池内的溢水管,该溢水管底部为进水端,该进水端配置有若干进水孔,且进水端与清水池底部相连,所述溢水管内竖直配置有中央出水管,所述中央出水管的顶端以及溢水管的顶端均为开口,且所述中央出水管顶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溢水管顶端所在水平面,所述中央出水管的底端穿出清水池,且所述中央出水管的底端配置有出水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外壁底部配置有积泥斗,该积泥斗顶端穿入清水池内并与进水端底部相连通,所述积泥斗配置有排渣管,该排渣管配置有排渣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溢水管顶部配置有溢流调节套筒,该溢流调节套筒内壁配置有第一调节螺纹,所述溢水管顶部外壁配置有第二调节螺纹,所述溢流调节套筒通过第一调节螺纹和第二调节螺纹套接于溢水管。
[0011]进一步地,若干进水孔均匀分布于进水端外壁。
[0012]进一步地,所述溢水管为不锈钢管或碳钢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溢流调节套筒由PVC材质制成。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溢水管和中央出水管,达到底部与顶部同时排水,使出水不易发生偏流,出水均匀;保证了清水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能够有效对清水池进行浮渣和底
泥排放,且可以设置为自动排泥,减少维护工作;清水池经过去除浮渣和底渣后,用于中水回用时,水质更清澈,渣更少,不易堵塞过滤设备。
[0016](2)本技术通过旋转溢流调节套筒调节高度,从而便于根据清水池的实际情况调节溢水管高度,如根据进水量大小、清水池内水位状况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运行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进水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标:1

清水池,11

进水口,12

回用水取水口,2

溢水管,21

进水端,22

进水孔,3

中央出水管,31

出水口,4

积泥斗,41

排渣管,42

排渣阀,5

溢流调节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去除清水池1浮渣及底泥的装置,本实
施例配置于清水池1内,所述清水池1侧壁配置有进水口11和回用水取水口12,清水通过进水口11进入到清水池1中进行存储,通过回用水取水口12对清水池1中清水进行取用,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竖直配置于清水池1内的溢水管2,该溢水管2底部为进水端21,该进水端21配置有若干进水孔22,且进水端21与清水池1底部相连接,所述溢水管2内竖直配置有中央出水管3,所述中央出水管3的顶端以及溢水管2的顶端均为开口,且所述中央出水管3顶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溢水管2顶端所在水平面,所述中央出水管3的底端穿出清水池1,且所述中央出水管3的底端配置有出水口31。通过配置溢水管2和中央出水管3,实现了对清水池1表面浮渣以及底部底渣的清除,随着清水的进入,当清水池1内水平面高于溢水管2顶面时,由于清水池1水面高于溢水管2顶面,在溢水管2顶部,流水在重力作用下从溢水管2顶部开口自动翻入溢水管2中,同时清水池1表面浮渣随着流水进入溢水管2内,然后从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配置于清水池内的溢水管,该溢水管底部为进水端,该进水端配置有若干进水孔,且进水端与清水池底部相连,所述溢水管内竖直配置有中央出水管,所述中央出水管的顶端以及溢水管的顶端均为开口,且所述中央出水管顶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溢水管顶端所在水平面,所述中央出水管的底端穿出清水池,且所述中央出水管的底端配置有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清水池浮渣及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外壁底部配置有积泥斗,该积泥斗顶端穿入清水池内并与进水端底部相连通,所述积泥斗配置有排渣管,该排渣管配置有排渣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环能德美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