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所述软布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袋的外表面两侧,所述限管板的表面从上往下右侧固定安装有多处限管圈,所述引流袋的外侧连接的所述腰带布的右侧表面连接有第二粘贴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通过引流袋两侧的软布套、第一弹性布、第二弹性布可以自适应拉动到合适的长度,配合两侧的第一粘贴片与第二粘贴片可以进行粘贴固定,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收紧程度,从而可以放置固定于患者的伤口适配位置处进行使用,如固定于患者腰间,极大的方便了患者日常生活,通过两侧的限管板的限管圈可以收纳连接引流袋的连接管,能够使连接管有序贴合患者,不散乱于病床上。不散乱于病床上。不散乱于病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
[0001]本技术涉及造瘘引流
,尤其涉及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造瘘术说通俗点,就是把有肿块的那段肠子切掉,包括肿块在内,把上段的肠子从肚皮上重新开个口,拉出来,大便以后就从这里出来,造瘘术目前常见有活瓣管式胃造瘘术,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等等。
[0003]造瘘术患者后续需要使用引流袋,引流袋一般指的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其制作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包装为低压PE袋,主要用于尿失禁患者、手术昏迷病人及行动不便者收集尿液或与其他器械配合用于伤口引流液的收集。
[0004]但是现有的引流袋在给患者使用时,一般都是悬挂固定于患者的病床两侧或放置于病床表面,不能够灵活的适配于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固定放置,并且连接引流袋的插管没有对应的收纳装置进行收纳限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调整位置,不便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袋不能够灵活的适配于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固定放置,并且连接引流袋的插管没有对应的收纳装置进行收纳限制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包括:引流袋;
[0007]软布套,所述软布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袋的外表面两侧,所述软布套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布,所述第一弹性布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管板,所述限管板的表面从上往下右侧固定安装有多处限管圈;
[0008]腰带布,所述腰带布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布的外侧,所述引流袋的外侧连接的所述腰带布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第一粘贴片,所述引流袋的外侧连接的所述腰带布的右侧表面连接有第二粘贴片。
[0009]所述软布套与所述腰带布均为医用可以贴合肌肤的无菌材料,所述第一弹性布为可以贴合肌肤的无菌弹性材料,能够根据需要拉动调节整体长度,通过所述第二粘贴片与所述第一粘贴片可以拉动调节整体收紧程度。
[0010]优选的,所述腰带布的内壁均连接有第二弹性布。
[0011]优选的,所述软布套的内壁表面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均设置有多处透气口,所述透气口整体为六边形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两侧可以通过调节软布套配合所述第一粘贴片与所述第二粘贴片进行贴合粘贴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表面左侧设置有标注尺。
[0014]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上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的头部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插口套。
[0015]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下底面固定安装有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的下底面头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插口套。
[0016]优选的,所述下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合的控制阀。
[0017]所述控制阀为现有的所述引流袋的结构。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通过引流袋两侧的软布套、第一弹性布、第二弹性布可以自适应拉动到合适的长度,配合两侧的第一粘贴片与第二粘贴片可以进行粘贴固定,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收紧程度,从而可以放置固定于患者的伤口适配位置处进行使用,如固定于患者腰间,极大的方便了患者日常生活,通过两侧的限管板的限管圈可以收纳连接引流袋的连接管,能够使连接管有序贴合患者,不散乱于病床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引流袋,2、标注尺,3、上连接管,4、第一插口套,5、下连接管,6、控制阀,7、第二插口套,8、软布套,9、第一弹性布,10、限管板,11、限管圈,12、腰带布,13、第一粘贴片,14、第二弹性布,15、透气口,16、第二粘贴片,17、活动圆扣,18、挂板,19、勾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第一实施例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
[0028]软布套8,软布套8固定连接于引流袋1的外表面两侧,软布套8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布9,第一弹性布9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管板10,限管板10的表面从上往下右侧固定安装有多处限管圈11;
[0029]腰带布12,腰带布12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布9的外侧,引流袋1的外侧连接的腰带布12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第一粘贴片13,引流袋1的外侧连接的腰带布12的右侧表面连接有第二粘贴片16。
[0030]软布套8与腰带布12均为医用可以贴合肌肤的无菌材料,第一弹性布9为可以贴合肌肤的无菌弹性材料,能够根据需要拉动调节整体长度,通过第二粘贴片16与第一粘贴片13可以拉动调节整体收紧程度。
[0031]腰带布12的内壁均连接有第二弹性布14。
[0032]软布套8的内壁表面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均设置有多处透气口15,透气口15整体为六边形结构。
[0033]引流袋1的两侧可以通过调节软布套8配合第一粘贴片13与第二粘贴片16进行贴合粘贴固定。
[0034]引流袋1的表面左侧设置有标注尺2。
[0035]引流袋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上连接管3,上连接管3的头部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插口套4。
[0036]引流袋1的下底面固定安装有下连接管5,下连接管5的下底面头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插口套7。
[0037]下连接管5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合的控制阀6。
[003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通过引流袋1两侧的软布套8、第一弹性布9、第二弹性布14可以自适应拉动到合适的长度,配合两侧的第一粘贴片13与第二粘贴片16可以进行粘贴固定,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收紧程度,从而可以放置固定于患者的伤口适配位置处进行使用,如固定于患者腰间,通过引流袋1的上连接管3与下连接管均分别对应连接支管,通过控制阀6可以进行控制开合,通过两侧的限管板10的限管圈11可以收纳连接引流袋1的连接管,能够使连接管有序贴合患者,不散乱于病床上。
[003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0]通过引流袋两侧的软布套、第一弹性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软布套,所述软布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袋的外表面两侧,所述软布套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布,所述第一弹性布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管板,所述限管板的表面从上往下右侧固定安装有多处限管圈;腰带布,所述腰带布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布的外侧,所述引流袋的外侧连接的所述腰带布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第一粘贴片,所述引流袋的外侧连接的所述腰带布的右侧表面连接有第二粘贴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布的内壁均连接有第二弹性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造瘘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布套的内壁表面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均设置有多处透气口,所述透气口整体为六边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艳,
申请(专利权)人:唐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