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PVC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45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VC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强度PVC薄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纤维芯,所述纤维芯的间隙内固定连接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膜体的外表面设置疏水绒提高该薄膜表面的输水效果,当薄膜表面产生水滴时能够将其聚拢不会导致膜体表面变滑,也能减少薄膜表面产生积水,从而提高该薄膜的可固定性,使其在使用时不容易被掀开,且疏水绒会使其表面摩擦力更大,方便从薄膜辊上找到端口并解开,避免薄膜在薄膜辊上使用不方便,吸附槽能够将能够辅助膜体产生更大吸力。更大吸力。更大吸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PVC薄膜


[0001]本技术涉及PVC薄膜
,特别是一种高强度PVC薄膜。

技术介绍

[0002]PVC薄膜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有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PVC薄膜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在可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
[0003]现有高强度PVC薄膜的缺点:
[0004]1、现有PVC薄膜的表面容易沾水变得光滑,影响使用效果;
[0005]2、现有PVC薄膜韧性较差,抗拉伸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强度PVC薄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强度PVC薄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纤维芯,所述纤维芯的间隙内固定连接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附层。
[0008]可选的,所述膜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疏水绒,所述疏水绒在膜体表面等距分布,通过在膜体的外表面设置疏水绒提高该薄膜表面的输水效果,当薄膜表面产生水滴时能够将其聚拢不会导致膜体表面变滑,也能减少薄膜表面产生积水,从而提高该薄膜的可固定性,使其在使用时不容易被掀开,且疏水绒会使其表面摩擦力更大,方便从薄膜辊上找到端口并解开,避免薄膜缠绕在薄膜辊上使用不方便的情况。
[0009]可选的,所述膜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附槽,所述吸附槽的截面形状与梯形,所述吸附槽的深度小于膜体厚度的一半,所述吸附槽的顶部位于填充层的下方,当将膜体附着在物体表面时,吸附槽能够将能够辅助膜体与附着物产生更大的吸力,使该薄膜的吸附效果更好,从而提高薄膜使用时的牢固程度减少被风吹走的情况。
[0010]可选的,所述纤维芯在膜体内交叉分布,所述纤维芯交叉组成的形状为菱形,所述纤维芯的走向与膜体的延展方向呈四十五度角,通过在膜体内部设置纤维芯增强该膜体的韧性和强度,当人为拉扯膜体时,菱形倾斜的纤维芯能够聚拢变形从而承受更大的拉力,强化该薄膜的耐拉强度。
[0011]可选的,所述填充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所述填充层的厚度大于纤维芯的直径,所述纤维芯的间隙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填充层,利用填充层将纤维芯包裹,强化纤维芯的拉伸效果,并在少数纤维芯蹦断后能够避免其对整体膜体的强度产生影响,使该薄膜在极限拉力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更久。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该高强度PVC薄膜,通过在膜体的外表面设置疏水绒提高该薄膜表面的输水效果,当薄膜表面产生水滴时能够将其聚拢不会导致膜体表面变滑,也能减少薄膜表面产生积水,从而提高该薄膜的可固定性,使其在使用时不容易被掀开,且疏水绒会使其表面摩擦力更大,方便从薄膜辊上找到端口并解开,避免薄膜缠绕在薄膜辊上使用不方便的情况,当将膜体附着在物体表面时,吸附槽能够将能够辅助膜体与附着物产生更大的吸力,使该薄膜的吸附效果更好,从而提高薄膜使用时的牢固程度减少被风吹走的情况。
[0014]2、该高强度PVC薄膜,通过在膜体内部设置纤维芯增强该膜体的韧性和强度,当人为拉扯膜体时,菱形倾斜的纤维芯能够聚拢变形从而承受更大的拉力,强化该薄膜的耐拉强度,利用填充层将纤维芯包裹,强化纤维芯的拉伸效果,并在少数纤维芯蹦断后能够避免其对整体膜体的强度产生影响,使该薄膜在极限拉力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更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材料截面示意图。
[0020]图中:1

膜体,101

纤维芯,102

填充层,103

防腐蚀层,104

耐磨层,105

防水层,106

吸附层,2

疏水绒,3

吸附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强度PVC薄膜,它包括膜体1,膜体1包括纤维芯101,纤维芯101的间隙内固定连接有填充层102,填充层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层103,防腐蚀层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05,防水层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附层106。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膜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疏水绒2,疏水绒2在膜体1表面等距分布,通过在膜体1的外表面设置疏水绒2提高该薄膜表面的输水效果,当薄膜表面产生水滴时能够将其聚拢不会导致膜体表面变滑,也能减少薄膜表面产生积水,从而提高该薄膜的可固定性,使其在使用时不容易被掀开,且疏水绒2会使其表面摩擦力更大,方便从薄膜辊上找到端口并解开,避免薄膜缠绕在薄膜辊上使用不方便的情况。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膜体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附槽3,吸附槽3的截面形状与梯形,吸附槽3的深度小于膜体1厚度的一半,吸附槽3的顶部位于填充层102的下方,当将膜体1附着在物体表面时,吸附槽3能够将能够辅助膜体1与附着物产生更大的吸力,使该薄膜的吸附效果更好,从而提高薄膜使用时的牢固程度减少被风吹走的情况。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纤维芯101在膜体1内交叉分布,纤维芯101
交叉组成的形状为菱形,纤维芯101的走向与膜体1的延展方向呈四十五度角,通过在膜体1内部设置纤维芯101增强该膜体1的韧性和强度,当人为拉扯膜体1时,菱形倾斜的纤维芯101能够聚拢变形从而承受更大的拉力,强化该薄膜的耐拉强度。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填充层10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填充层102的厚度大于纤维芯101的直径,纤维芯101的间隙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填充层102,利用填充层102将纤维芯101包裹,强化纤维芯101的拉伸效果,并在少数纤维芯101蹦断后能够避免其对整体膜体1的强度产生影响,使该薄膜在极限拉力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更久。
[002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8]S1、膜体1表面的疏水绒2将表面的水滴排开,保持表面干燥;
[0029]S2、安装时按压膜体1排出吸附槽3内的空气,使膜体吸附在物体表面。
[0030]综上所述:该高强度PVC薄膜,通过在膜体1的外表面设置疏水绒2提高该薄膜表面的输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PVC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膜体(1),所述膜体(1)包括纤维芯(101),所述纤维芯(101)的间隙内固定连接有填充层(102),所述填充层(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层(103),所述防腐蚀层(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04),所述耐磨层(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05),所述防水层(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附层(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疏水绒(2),所述疏水绒(2)在膜体(1)表面等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PVC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楠芳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