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527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按钮,且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在装置使用之前,先将上套与下套分别基于两个内套套设于装置主体的外壁,而后通过两个固定机构将上套与下套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如若装置掉落或受到撞击,上套或下套先行接触撞击面,内套或下套受力基于内套相对施压于缓冲弹簧,此时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缓冲弹簧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反向施力,以实现缓冲效果,上套、下套与内套的材质较软,结合多个缓冲弹簧使用可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有效的保障了定位装置的使用寿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
,具体为一种通讯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余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202020685237.9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物联网通讯定位装置,对定位装置进行了公开,其中不足之处在于未对定位装置防摔作出进一步限定以及优化建议,在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因装置本体较小,且内部集成精密电子元件,如若受到撞击,可能会损坏内部元件,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通讯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具备装置防摔、便于拆装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按钮,且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按钮与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套设于装置主体的外壁且与之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上套、内套、缓冲弹簧、下套、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内套分别位于上套、下套的内部,且两个内套均与装置主体的结构相吻合,多个所述缓冲弹簧位于两个内套与上套、下套之间,且多个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内套与上套、下套的相对侧壁,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分别位于上套、下套的两侧且均由其开设。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耳、螺纹槽、通槽与固定螺丝,两个所述固定耳分别开设于上套、下套的相同侧,所述螺纹槽开设于其一固定耳,所述通槽开设于另一固定耳且将之贯穿,且通槽与螺纹槽相对,所述固定螺丝与通槽的结构相契合且与之内壁滑动连接,且固定螺丝与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上套的两侧分别通过两组螺纹槽、通槽、固定螺丝与下套的两侧固定连接。
[0009](三)有益效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一种通讯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在装置使用之前,先将上套与下套分别基于两个内套套设于装置主体的外壁,而后通过两个固定机构将上套与下套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如若装置掉落或受到撞击,上套或下套先行接触撞击面,内套或下套受力基于内套相对施压于缓冲弹簧,此时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缓冲弹簧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反向施力,以实现缓冲效果,上套、下套与内套的材质较软,结合多个缓冲弹簧使用可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有效的保障了定位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2]2、该一种通讯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在对防护机构安装的过程中,先将上套、下套均套设于装置主体的外壁,而后分别将两个固定螺丝通过两个通槽将其二固定耳贯穿并旋入两个螺纹槽拧紧即可,所述固定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且稳固性较高,进一步提高防护机构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讯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通讯定位装置中防护机构的正视剖析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通讯定位装置中防护机构用的固定机构的结构剖析图。
[0016]图中:1、装置主体;2、按钮;3、防护机构;301、上套;302、内套;303、缓冲弹簧;304、下套;305、固定机构;3051、固定耳;3052、螺纹槽;3053、通槽;3054、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具体实施例一
[0019]本实施例是一种通讯定位装置。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按钮2,且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机构3,按钮2与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防护机构3套设于装置主体1的外壁且与之可拆卸连接,防护机构3包括上套301、内套302、缓冲弹簧303、下套304、固定机构305,两个内套302分别位于上套301、下套304的内部,且两个内套302均与装置主体1的结构相吻合,多个缓冲弹簧303位于两个内套302 与上套301、下套304之间,且多个缓冲弹簧3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内套302与上套301、下套304的相对侧壁,两个固定机构305分别位于上套 301、下套304的两侧且均由其开设。
[0021]固定机构305包括固定耳3051、螺纹槽3052、通槽3053与固定螺丝3054,两个固定耳3051分别开设于上套301、下套304的相同侧,螺纹槽3052开设于其一固定耳3051,通槽3053开设于另一固定耳3051且将之贯穿,且通槽 3053与螺纹槽3052相对,固定螺丝3054与通槽3053的结构相契合且与之内壁滑动连接,且固定螺丝3054与螺纹槽3052的内壁螺纹连接,上套301的两侧分别通过两组螺纹槽3052、通槽3053、固定螺丝3054与下套304的两侧固定连接。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通讯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3,在装置使用之前,先将上套301与下套304分别基于两个内套302套设于装置主体1的外壁,而后通过两个固定机构305将上套301与下套304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如若装置掉落或受到撞
击,上套301或下套304先行接触撞击面,内套302或下套304受力基于内套302相对施压于缓冲弹簧303,此时缓冲弹簧303的弹性势能增大,缓冲弹簧303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反向施力,以实现缓冲效果,上套301、下套304与内套302的材质较软,结合多个缓冲弹簧303使用可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有效的保障了定位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305,在对防护机构3安装的过程中,先将上套 301、下套304均套设于装置主体1的外壁,而后分别将两个固定螺丝3054 通过两个通槽3053将其二固定耳3051贯穿并旋入两个螺纹槽3052拧紧即可,固定机构305的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且稳固性较高,进一步提高防护机构3 的使用效果。
[0023]具体实施例二
[0024]本实施例是一种通讯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定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按钮(2),且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机构(3),所述按钮(2)与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防护机构(3)套设于装置主体(1)的外壁且与之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上套(301)、内套(302)、缓冲弹簧(303)、下套(304)、固定机构(305),两个所述内套(302)分别位于上套(301)、下套(304)的内部,且两个内套(302)均与装置主体(1)的结构相吻合,多个所述缓冲弹簧(303)位于两个内套(302)与上套(301)、下套(304)之间,且多个缓冲弹簧(3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内套(302)与上套(301)、下套(304)的相对侧壁,两个所述固定机构(305)分别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伟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清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