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135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由蓄电池E、MOS管、变压器B及控制电路构成,其中蓄电池E的正极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相连,其特征在于:蓄电池E的负极分别与两个MOS管源级S相接,两个MOS管的漏级D分别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端相连接,两个MOS管的栅级G与控制电路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利用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来控制MOS管的导通,使得在负载不工作(空载)时,控制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输出的占空比降低,以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大大降低,而大大降低逆变器的空载损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源逆变器,特别是一种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节能,降低损耗的研究很多。对于一些逆变器输出电压相对较高的负载回路,当接上负载电路在正常输出电压下工作,但是当负载不工作(空载)时,如果还是高电压输出,势必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耗。目前人们设计的有些电路还未考虑到空载损耗,就算是考虑了,但大多一些电路复杂,采用器件众多,有些器件价格昂贵,同时效率也不一定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负载不工作(空载)时,能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大大降低的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以克服上述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蓄电池E(直流电源)、MOS管(场效应管)、变压器B及控制电路构成,其中蓄电池E的正极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相连,其特点是蓄电池E的负极分别与两个MOS管源级S相接,两个MOS管的漏级D分别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端相连接,两个MOS管的栅级G与控制电路输出端相连接;上述控制电路由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互感器L、电阻器R1~R3、三极管T1~T2和电容器C构成,其中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稳定电压输出脚通过电阻器R3与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的脉宽控制脚相连,并通过电阻器R3与并联的电阻器R2、电容器C的一端相接,还通过电阻器R3与电阻器R1的一端相连接;并联的电阻器R2、电容器C的另一端与互感器L的一端相连,并与三极管T1、T2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与互感器L的另一端相连,其集电极与电源VCC和三极管T2的基极相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电阻器R1的另一端相连接;互感器L设置在变压器B次级输出端的负载线路中;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分别与两个MOS管的栅级G1、G2相连接。本技术由于利用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来控制MOS管的导通,使得在负载不工作(空载)时,控制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输出的占空比降低,以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大大降低,而大大降低逆变器的空载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负载正常工作时控制脉冲图。图3为本技术负载正常不工作时控制脉冲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由蓄电池E、MOS管Q1、Q2、变压器B及控制电路构成,控制电路由集成控制器SG3524(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互感器L、电阻器R1~R3、三极管T1~T2和电容器C构成,其中SG3524的16脚输出的是5V稳定电压,通过对9脚电压的控制以实现11和14脚输出脉冲占空比。如图1,当负载正常工作时,互感器L感应电压,使三极管T1导通,则三极管T2截止,SG3524第9脚电压为V9(正)=5V*R2/(R2+R3)=3V,此时通过11和14脚输出控制脉冲如图2;当二次侧空载时,互感器L感应电流为零,三极管T1截止,三极管T2导通,第9脚电压V9=5V*R1*R2/(R1+R2)/(R3+R1*R2/(R1+R2))=2V,此时通过11和14脚输出控制脉冲如图3。把11和14脚接逆变电路图1中MOS管的栅极G作为控制脉冲,正常工作时占空比a1=45%,MOS管Q1和Q2轮流导通,总占空比a(正)=2*a1=90%;休眠时a2=10%,总占空比a(休)=20%。很明显正常工作时输出负载需要电压电路正常工作,空载休眠时输出电压大大降低,减少了空载损耗。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由蓄电池E、MOS管、变压器B及控制电路构成,其中蓄电池E的正极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相连,其特征在于蓄电池E的负极分别与两个MOS管源级S相接,两个MOS管的漏级D分别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端相连接,两个MOS管的栅级G与控制电路输出端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由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互感器L、电阻器R1~R3、三极管T1~T2和电容器C构成,其中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稳定电压输出脚通过电阻器R3与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的脉宽控制脚相连,并通过电阻器R3与并联的电阻器R2、电容器C的一端相接,还通过电阻器R3与电阻器R1的一端相连接;并联的电阻器R2、电容器C的另一端与互感器L的一端相连,并与三极管T1、T2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与互感器L的另一端相连,其集电极与电源VCC和三极管T2的基极相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电阻器R1的另一端相连接;互感器L设置在变压器B次级输出端的负载线路中;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IC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分别与两个MOS管的栅级G1、G2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由蓄电池E、MOS管、变压器B及控制电路构成,其中蓄电池E的正极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相连,其特征在于蓄电池E的负极分别与两个MOS管源级S相接,两个MOS管的漏级D分别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端相连接,两个MOS管的栅级G与控制电路输出端相连接。本技术由于利用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来控制MOS管的导通,使得在负载不工作(空载)时,控制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器输出的占空比降低,以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大大降低,而大大降低逆变器的空载损耗。文档编号H02M7/527GK2917085SQ20062009635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郭万寿 申请人:武汉万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空载休眠功能的逆变器,由蓄电池E、MOS管、变压器B及控制电路构成,其中蓄电池E的正极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中间抽头相连,其特征在于:蓄电池E的负极分别与两个MOS管源级S相接,两个MOS管的漏级D分别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端相连接,两个MOS管的栅级G与控制电路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万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