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12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子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包括泵盖本体、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所述泵盖本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检修口,所述泵盖本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内部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内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便于工作人员同时按压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从而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从限位槽中取出,进而将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从泵盖本体中取出,使得检修的过程更加方便,更利于使用。更利于使用。更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转子泵
,具体是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转子泵是容积式泵的一种形式,是由旋转的转子与静止的泵体组成,它没有吸入、排出阀,通过转子与泵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工作容积,并借旋转转子的挤压作用排出液体,同时在另一侧留出空间,形成低压,使液体连续地吸入,现有的转子泵的泵盖安装拆卸复杂,容易出现变形,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转子泵泵盖(授权公告号CN203604197U),该专利技术每块耐磨板上均安装七颗紧定螺钉,其中六颗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一颗位于耐磨板的外圆弧而所在圆的圆心,所述的六颗中有两颗位于拼接平面附近,这样,在用较少紧定螺钉的情况下,使得连接更加可靠,但是需要对泵体进行检修时,需要对泵盖整体进行拆卸,使用不够方便,并且安装不够快速方便,泵盖的整体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包括泵盖本体、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所述泵盖本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检修口,所述泵盖本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内部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内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均贯穿在泵盖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泵盖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水平加强筋,所述泵盖本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垂直加强筋,所述泵盖本体前侧的上下均设置有卡块。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外侧的一圈和泵盖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泵盖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均设置有限位槽。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贯穿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压板。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盖本体前侧的上下均设置有一组第一安装孔,所述泵盖本体上靠近卡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安装孔。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盖本体前侧靠近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的外圈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在泵盖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检修口,下端设置有第二检修口,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的内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二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贯穿检修口和压板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同时按压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相触碰,从而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从限位槽中取出,进而将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从泵盖本体中取出,使得当转子泵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将整个泵盖本体进行拆卸,只需根据检修的需要对不同的检修口进行拆卸,使得检修的过程更加方便,更利于使用,同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提高连接杆的使用强度,不容易出现折断、变形的情况,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4]2、通过在泵盖本体前侧的上下均设置有卡块,便于利用卡块与转子泵体上相应的卡槽相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在安装泵盖时,能够将泵盖本体上的第一安装孔和辅助安装孔与转子泵上对应的安装孔快速重合,从而提高泵盖本体的安装速度,安装更加方便,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泵盖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水平加强筋,泵盖本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垂直加强筋,使得泵盖本体的结构性得到加强,整体强度同时得到提高,从而保证了泵盖本体的使用强度,不容易损坏变形,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的后视剖面图;
[0017]图3为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0018]图中:1、泵盖本体;2、第一检修口;3、第二检修口;4、第一密封圈;5、第一安装孔;6、辅助安装孔;7、卡块;8、第二密封圈;9、垂直加强筋;10、水平加强筋;11、压板;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第一加强筋;15、第一限位杆;16、第二限位杆;17、弹簧;1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包括泵盖本体1、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泵盖本体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检修口2,泵盖本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检修口3,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内部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3,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内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6,第一连接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5,第一限位杆15和第二限位杆16的一端均贯穿在泵盖本体1的内部,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之间设置有弹簧17,泵盖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平加强筋10,泵盖本体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垂直加强筋9,泵盖本体1前侧的上下均设置有卡块7。
[0020]在图1和2中: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外侧的一圈和泵盖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
[0021]在图3中: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4,泵盖本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限位杆15和第二限位杆16均设置有限位槽18,便于对第一限位杆15和第
二限位杆16进行限位。
[0022]在图3中: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均贯穿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压板11,便于工作人员同时按压压板11将检修口取出。
[0023]在图1和2中:泵盖本体1前侧的上下均设置有一组第一安装孔5,泵盖本体1上靠近卡块7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安装孔6,能够与转子泵上对应的安装孔快速重合,从而提高泵盖本体1的安装速度。
[0024]在图1中:泵盖本体1前侧靠近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的外圈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保证了泵盖本体1和转子泵安装的紧密性。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在泵盖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检修口2,下端设置有第二检修口3,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的内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2,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5,第二连接杆1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6,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之间设置有弹簧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包括泵盖本体(1)、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所述泵盖本体(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检修口(2),所述泵盖本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检修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内部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内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5),所述第一限位杆(15)和第二限位杆(16)的一端均贯穿在泵盖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之间设置有弹簧(17),所述泵盖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平加强筋(10),所述泵盖本体(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垂直加强筋(9),所述泵盖本体(1)前侧的上下均设置有卡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子泵的泵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修口(2)和第二检修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国华娄炳海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润伟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