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灯、管理云平台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476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灯、管理云平台及其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灯杆、安装支架、充电桩,灯杆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连接有固定块,连接槽内固定设有灯具接线,灯具接线顶端通过支架固定设有主灯具,灯杆设有对称的灯具槽,灯杆内固定设有气缸,气缸上方固定设有稳定管,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伸缩柱,伸缩柱设有限位限位凸台,连接槽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灯具支架,灯具支架连接有副灯具,灯具支架设有第二转轴,限位凸台设有第三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托智慧灯杆杆体及其搭载各类设备和传感器,集诸多功能于一体,基于智慧盒子并及时将数据进行传递至大平台上,且针对于不同应用情景便于对灯杆上的设备进行挂载,解决重复立杆问题,适合推广。适合推广。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灯、管理云平台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智慧灯、管理云平台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新基建的背景下,5G网络建设将面临大量基站建设,同时智慧城市的传 感器建设需求也十分迫切。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 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0003]智慧灯杆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可搭载多种设备感知终端, 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检测、无线通信、信息交互、应急求 助等多功能于一体,它的建设能有效地实现城市整体化、集约化、高效化、数 字化、可视化;同时,挂载4G/5G通信基站、WiFi无线网络、智能节能路灯、 智能安防监控、智能人脸识别、交通诱导与指示、音响与广播电视、无人机充 电、汽车充电桩、停车无感支付、无人驾驶诱导等设备,在ICT技术的赋能 下,可以高效节能地提供市政、交通、安防、环保等多领域的新型公共服务。
[0004]现有的智慧灯部分功能不全面,且对于不同的环境容易造成重复立杆的问 题,无法做到不同场景进行不同组合的具体应用,故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依托 智慧灯杆杆体及其搭载各类设备和传感器,集诸多功能于一体,基于智慧盒子 并及时将数据进行传递至大平台上,且针对于不同应用情景便于对灯杆上的设 备进行挂载的智慧灯、管理云平台及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灯、管理云平台及其系统,依托智慧灯杆杆 体及其搭载各类设备和传感器,集诸多功能于一体,基于智慧盒子并及时将数 据进行传递至大平台上,且针对于不同应用情景便于对灯杆上的设备进行挂载, 解决重复立杆问题,适合推广。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灯,包括灯杆、主灯具、副灯具、 安装支架、充电桩,所述灯杆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有 固定块,所述连接槽内固定设有与固定块相连的灯具接线,所述灯具接线顶端 通过支架固定设有主灯具,所述灯杆位于连接槽下方设有对称的灯具槽,所述 灯杆内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方固定设有稳定管,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 连接有贯穿稳定管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顶端固定设有限位限位凸台,所述连 接槽下端设有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灯具支架,所述灯具 支架固定连接有副灯具,所述灯具支架内侧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限位凸台 固定设有对称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旋转支架与第二转轴固定相连;
[0007]所述灯杆固定设有对称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有贯穿的插入孔,所述插入 孔内侧设有对称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贯穿设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 柱位于插入孔内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动柱另一端延伸出固定环 固定设有第二拨块,所述弹簧槽内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灯杆位于固定环正 下方设有支撑槽,所述灯杆上设有多个
固定环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支撑槽;
[0008]所述灯杆底端固定设有底座,所述灯杆位于底座上方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设 有充电桩支架,所述充电桩支架内部两侧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 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顶端贯穿充电桩支架并固定设有第一拨块,所述滑动架 均匀的固定设有第二滑动柱,所述滑动架位于第二滑动柱处固定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滑动柱另一端贯穿充电桩支架并固定设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顶端固 定设有第二滑块。
[0009]优选地,安装支架固定设有口径与插入孔相匹配的插入柱,所述插入柱对 应第一滑块处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安装支架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 架末端对应支撑槽处,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设有摄像装置,所述安装支架设有 多个,且固定设有不同的功能性装置。
[0010]优选地,第一滑块对应固定环开口处一侧设有对称光滑的第一斜面,所述 第一滑块另一侧为平滑面。
[0011]优选地,充电桩包括无人机充电桩与汽车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对应第二滑 块处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充电桩支架上固定设有接电口,所述第二滑块对称 的内侧设有相互对称且光滑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滑块另一侧为光滑平面。
[0012]优选地,灯具槽在旋转支架贯穿处设有开口,所述限位凸台下方固定设有 支撑板,所述连接槽下方对应限位凸台处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凸台槽。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管理云平台及其系统,使用在所述的智慧灯上,包括 智能照明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感知系统、电缆防盗系统、信息发布系统、 无线覆盖系统、一键呼叫报警系统、窨井盖监管系统、停车引导系统、充电桩 系统,管理云平台设有城市大数据中心、可视化操作平台及大数据展示平台。
[0014]优选地,照明系统包括气缸模块、感应模块、灯具模块,所述充电桩系统 包括充电桩安装模块、充电模块;
[0015]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环境感知系统、无线覆盖系统、窨井盖监管系统、停 车引导系统均设有支架安装模块,所述支架安装模块由固定环及安装支架构成。
[0016]优选地,管理云平台系统由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G等关 键技术集成有智慧盒子,以及搭配各类设备的传感器、控制器构成。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依托智慧灯杆杆体及其搭载各类设备和传感器,集诸 多功能于一体,基于智慧盒子并及时将数据进行传递至大平台上,且针对于不 同应用情景便于对灯杆上的设备进行挂载,解决重复立杆问题,具体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设有副灯具,在通过感应模块感应到环境需求后,根据具体 需求,判断打开主灯具或副灯具,主灯具可拆卸,在主灯具运转的路面,副灯 具可作为临时备用灯具,在不需要主灯具的地方立杆时不安装主灯具,在副灯 具闲置时,其位于灯具槽内,对副灯具进行保护,在需要打开副灯具时,气缸 推动伸缩柱将限位凸台向上推动,旋转支架将灯具支架撑起,限位凸台下的支 撑架将旋转支架压至与地面平行,副灯具打开,以此实现节能减排,及减少因 照明故障引起的交通事故。
[0019](2)、本专利技术设有固定环,在对灯杆上挂载装备进行安装时,将安装支架 上的插入柱插入到插入孔中,在插入的过程中,插入柱底座挤压在第一斜面上, 将第一滑块向两侧挤压,使插入柱被推入在插入孔,在第一固定槽经过第一滑 块时,弹簧将第一滑块复位,使
其对插入柱进行固定,在插入柱完全插入时, 支撑架的一端插入到支撑槽中,从而将安装支架固定,安装支架上具有各种设 备的固定装置,从而实现不同场景进行不同组合,同理,将充电桩插入到充电 桩支架上,并进行固定安装,在需要拆卸时,通过第一拨块或第二拨块向两端 拉动,从而将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中释放,实现快 速拆卸。
[0020](3)、本专利技术设有管理云平台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 物联网、5G等关键技术集成有智慧盒子,搭配各类设备的传感器、控制器,形 成了智慧灯杆云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打破管理和数据孤岛,服务于城市各管理 机构,优化城市运行。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灯,包括灯杆(1)、主灯具(2)、副灯具(3)、安装支架(17)、充电桩(20),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槽(5),所述连接槽(5)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连接槽(5)内固定设有与固定块(6)相连的灯具接线(22),所述灯具接线(22)顶端通过支架固定设有主灯具(2),所述灯杆(1)位于连接槽(5)下方设有对称的灯具槽(8),所述灯杆(1)内固定设有气缸(29),所述气缸(29)上方固定设有稳定管(30),所述气缸(2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贯穿稳定管(30)的伸缩柱(28),所述伸缩柱(28)顶端固定设有限位限位凸台(26),所述连接槽(5)下端设有对称的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固定连接有灯具支架(7),所述灯具支架(7)固定连接有副灯具(3),所述灯具支架(7)内侧固定设有第二转轴(25),所述限位凸台(26)固定设有对称的第三转轴(27),所述第三转轴(27)通过旋转支架(24)与第二转轴(25)固定相连;所述灯杆(1)固定设有对称的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设有贯穿的插入孔(19),所述插入孔(19)内侧设有对称的弹簧槽(34),所述弹簧槽(34)内贯穿设有第一滑动柱(35),所述第一滑动柱(35)位于插入孔(19)内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滑块(37),所述第一滑动柱(35)另一端延伸出固定环(9)固定设有第二拨块(39),所述弹簧槽(34)内固定设有第一弹簧(36),所述灯杆(1)位于固定环(9)正下方设有支撑槽(10),所述灯杆(1)上设有多个固定环(9)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支撑槽(10);所述灯杆(1)底端固定设有底座(13),所述灯杆(1)位于底座(13)上方通过固定螺栓(12)可拆卸设有充电桩支架(11),所述充电桩支架(11)内部两侧设有对称的滑槽(40),所述滑槽(40)内滑动设有滑动架(41),所述滑动架(41)顶端贯穿充电桩支架(11)并固定设有第一拨块(16),所述滑动架(41)均匀的固定设有第二滑动柱(44),所述滑动架(41)位于第二滑动柱(44)处固定设有第二弹簧(45),所述第二滑动柱(44)另一端贯穿充电桩支架(11)并固定设有固定爪(15),所述固定爪(15)顶端固定设有第二滑块(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峥来周冰清桂丽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子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