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64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包括行人潮汐车道,所述行人潮汐车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隐形式凹槽,所述行人潮汐车道的顶端设置有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且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由第一立柱、第一X型护栏、底座、第二X型护栏和第二立柱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固定栏杆升级转变为可以通过遥控感应控制的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可根据早晚高峰客流量不同的情况,通过改变栏杆的位置,调整行人通道数量,提高行人通道的使用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主要客流方向,站内工作人员通过遥控感应设备,使处于行人潮汐车道中心线处的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沿着隐形式凹槽左移或右移,以开放潮汐行人通道。人通道。人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


[0001]本技术涉及栏杆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形成了连接中心城市与周边郊区的规划引导型线路,规划引导型线路带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一大特殊现象:客流“潮汐”现象,因此,在早晚高峰时段内,地铁的地下通道、站内出入口和换乘通道会涌现大量行人且呈现出潮汐现象;
[0003]轨道车站的换乘通道、换乘站厅常常出现不同方向人流交织,且随着列车到达易出现脉冲式密集客流短时间通过通道、楼梯等设施的现象,此时客流需求常常会超过步行设施的通行能力,交织行为必然使有序的人流短时间内转为无序,通道混乱度迅速上升,安全隐患随之出现,当人流量过大且双向流量存在明显差异时,易出现冲突、拥挤,甚至踩踏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人流量过大且双向流量存在明显差异时,易出现冲突、拥挤,甚至踩踏事件发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包括行人潮汐车道,所述行人潮汐车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隐形式凹槽,所述行人潮汐车道的顶端设置有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且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由第一立柱、第一X型护栏、底座、第二X型护栏和第二立柱组成,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设置在行人潮汐车道的顶端,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底端均安装有自动锁扣式滚轮,所述第一立柱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X型护栏,所述第二立柱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X型护栏。
[0006]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时,通过依照不同高峰时间段的不同人流量情况进行交通疏导,提高交通质量,优化人行道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和解决交通安全问题。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外侧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均安装有警示灯。通过红外线感应装置和警示灯的作用能够实现感应周围是否存在行人并进行警示的功能。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的大小均与第二立柱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9]优选的,所述隐形式凹槽位于行人潮汐车道横向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自动锁扣式滚轮和隐形式凹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自动锁扣式滚轮可以沿着凹槽左右移动并自动固定,以保证行人潮汐通道的灵活性和稳固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X型护栏靠近第二X型护栏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吸铁石,所述第二X型护栏靠近第一X型护栏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吸铁石。当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移动到既定位置时,第一X型护栏和第二X型护栏自动展开直至左右护栏两侧第一吸铁石和第二吸铁石相吸。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实现了潮汐时刻的交通疏导功能,通过将传统的固定栏杆升级转变为可以通过遥控感应控制的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可根据早晚高峰客流量不同的情况,通过改变栏杆的位置,调整行人通道数量,提高行人通道的使用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主要客流方向,站内工作人员通过遥控感应设备,使处于行人潮汐车道中心线处的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沿着隐形式凹槽左移或右移,以开放潮汐行人通道,缓解客流压力,疏导人流,在非潮汐人流时段,可使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恢复固定于人行通道的中心线处,从而通过对交通的实时监控和人流交通规律来控制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的位置,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X型护栏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行人潮汐车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2、第一立柱;3、第一X型护栏;4、底座;5、行人潮汐车道;6、隐形式凹槽;7、第二X型护栏;8、第二立柱;9、红外线感应装置;10、警示灯;11、第一吸铁石;12、第二吸铁石;13、自动锁扣式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包括行人潮汐车道5,行人潮汐车道5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隐形式凹槽6;
[0019]隐形式凹槽6位于行人潮汐车道5横向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处,自动锁扣式滚轮13和隐形式凹槽6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0020]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自动锁扣式滚轮13可以沿着隐形式凹槽6左右移动便自动固定,保证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1的灵活性和稳固性;
[0021]行人潮汐车道5的顶端设置有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1,且可移动式潮汐人流
栏杆主体1由第一立柱2、第一X型护栏3、底座4、第二X型护栏7和第二立柱8组成;
[0022]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8外侧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红外线感应装置9,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8的顶端均安装有警示灯10;
[0023]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在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1即将移动时,红外线感应装置9会自动感应栏杆周围是否存在行人,警示灯10在移动前会闪烁以及发出信号提示以警示行人,注意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1的移动方向不要发生碰撞;
[0024]第一立柱2的大小均与第二立柱8的大小相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25]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通过第一立柱2的大小均与第二立柱8的大小相等能够提高其移动的稳定性;
[0026]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8均设置在行人潮汐车道5的顶端,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8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座4,且底座4的底端均安装有自动锁扣式滚轮13,第一立柱2靠近第二立柱8的一侧安装有第一X型护栏3;
[0027]第一X型护栏3靠近第二X型护栏7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吸铁石11,第二X型护栏7靠近第一X型护栏3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吸铁石12;
[0028]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当立柱移动到既定位置时,第一X型护栏3和第二X型护栏7自动展开直至左右护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包括行人潮汐车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潮汐车道(5)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隐形式凹槽(6),所述行人潮汐车道(5)的顶端设置有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1),且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主体(1)由第一立柱(2)、第一X型护栏(3)、底座(4)、第二X型护栏(7)和第二立柱(8)组成,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8)均设置在行人潮汐车道(5)的顶端,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8)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座(4),且底座(4)的底端均安装有自动锁扣式滚轮(13),所述第一立柱(2)靠近第二立柱(8)的一侧安装有第一X型护栏(3),所述第二立柱(8)靠近第一立柱(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X型护栏(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潮汐人流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天意胡妍季瑞童祁俊泽李今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